||
做科技期刊编辑十多年了,感受最深的一点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十几年来,眼看着中国的科技期刊,尤其是学术期刊一直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挣扎、奋斗和叹息。凡是能考虑全面一点的、眼光开阔一点的和思想深刻一点的人都能看到,整个中国的科研学术环境是不利于国内科技期刊的生存和发展的。尽管有关部门如国家自然基金委、中国科协、中科院等都在为改善和促进中国学术期刊的发展而进行了实质性的投入和支持。但另一些部门的政策导向却与这些部门努力的方向正相反,SCI论文在评价科研机构、科研人员本身的业绩和能力时,在科研项目评审、结题时,在科研人员提职称、博士和硕士毕业答辩时,总是要比国内非SCI论文更顶用,更吃香,甚至在所谓的“三巨头”上发表了论文还可获得数以万计的奖金。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国内作者的高水平论文大多流往国外发表,这样的现象已经持续了近20年了,到目前为止,更是愈演愈烈,决无减缓的迹象。国内的学术期刊编辑在经历了努力、奋斗、建议和反映之后,对此只能望而兴叹。期刊管理部门也一直敦促编辑们要办好科技期刊,要创一流,办精品,但最后得到的结果不过是些精致的“窝窝头”,哪里会有什么“满汉全席”呢?没有好稿源却要办出好期刊来,谁能说不难?!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3-29 01: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