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名工人拿下了冶金科技奖!
150913 李健
在上周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志华认为中国制造2025(注:中国版工业4.0)和德国工业4.0的不同点很多。首先,二者的战略定位不一样,德国目前是由制造强国向超级强国转变,而中国,仅仅是处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过程中。并且,中国现在“大而不强”的很重要原因在于产品的质量。“德国在2.0的时候已经解决了质量问题,质量已经作为文化融入到了他们的骨髓中,而中国急需改变的就是产品的质量。”
换句话说,从产品质量方面,中国制造2025或只相当于德国工业2.0的水平。如何提高产品质量?
1年投入1600亿与1年投入500万?为什么我们连马桶盖都要跑到邻居那抢购?
仅从国家投入研发经费方面看,两个相差悬殊的数据比较(或不是一个口径):仅2010年一年国家财政投入高校和政府所属研究机构的科研经费1600个亿(来源:吴飞鹏老师博文,201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而按国家有关计划,从2010年到2020年底,国家将在企业建成1000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每个工作室投入10万元作为资金支持,20年国家财政总投入为1个亿,平均每年500万。
1年国家投入高校和政府研究机构1600亿与20年国家投入企业技能大师的1亿之对比,提高产品质量的责任谁担当?中国制造2025旗帜谁扛起?考核ROI(投资与回报),下面说的获奖工人,国家仅投入10万,却为企业(国家)创效6000多万,不知那1600亿创效如何?除了“造”文章,效益“造”了多少?!
从“中国制造”到“优质制造”需要“大国工匠”,更需要工匠精神!
拿下冶金科技奖的鞍钢一线工人
2015-09-11摇篮鞍钢
厂房里,年届不惑的王国光正埋头点检设备。随身携带的工具袋早已经磨得发白发亮,在鞍山9月的秋日映衬下格外显眼。不久前,由他主导完成的“热轧分卷线钢卷内圈无划伤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得冶金科技奖二等奖。他也成为鞍钢历史上首位获此荣誉的一线职工。
点检员王国光所在的鞍钢股份热轧带钢厂1780平整分卷机组生产线是钢卷出厂的最后一道工序,是产品质量控制的终端。而他的工作恰恰就是负责维护、检修这些设备,好比这条线的“主治医师”。“王国光是个‘把创新的事情做到百分百’的实干派”,工友这样评价他。
“沉得下心,难题就不难了。”王国光说。1780生产线投产后,钢卷在卸卷过程中,存在卷筒扇形板划伤钢卷内径表面的现象。看着钢卷上道道毫无规律的划痕,外方设计者束手无策。
是被动地接受现实,还是主动解决问题?不声不响的王国光开始自己的“大计划”。由于没有引进技术图纸,没有详细零件图,王国光无法详细了解、分析设备技术结构。为此,他利用一次次到卷筒厂家修复设备的机会,了解设备结构。“300多个大大小小零件让人眼花缭乱”王国光说。
王国光回忆得轻描淡写,但是工友们知道他当时的艰辛。为了攻关,他在设备前一待就是几个小时。为此他还自学电脑软件知识,进行上百次的试验,绘制图形放大比对、状态模拟。在此基础上,他对卷筒扇形板外表面结构等进行大刀阔斧革新,成功研制出世界上首台“多曲率结构外廓形状的分卷平整机组生产线卷取机卷筒”,使钢卷划伤问题“销声匿迹”。
专家认为,这项发明创立了一种新的卷筒设计理念,开创了国内外平整分卷机组生产线卷取机卷筒外形为多曲率结构外廓形状的先河,解决了钢卷内圈划伤,超越国内外同类设备设计技术。
很多人不会想到,这个成果出自一名只有高中文凭的一线工人。“搞创新就是要脚踏实地,敢于挑战,善于思考。”王国光颇有心得地说。30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全段各条干线,由他主持或独立完成的大小技术创新成果累计已有90多项,累计为鞍钢创造综合效益达6000多万元。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4: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