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anxum

博文

消防日,从“11•15上海大火”事故中获取安全基因 精选

已有 10327 次阅读 2013-11-9 09:57 |个人分类:广义安全观|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上海大火


消防日,从“11·15上海大火”事故中获取安全基因

131109  李健

 

再过6天,就是上海教师公寓大火三周年祭日。

2010年11月15日,上海静安区胶州路教师公寓大楼由于施工人员违规电焊作业,引发一起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造成58人死亡、71人受伤,建筑物过火面积12000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1.58亿元。





事故难以避免,但可怕的是事故发生后新闻热炒一痛,而后一切照旧。我们是否建立了相应的事故数据库、预防措施和应对机制,是否从事故中提取了“安全基因”,以防范类似事故的“复制”和“遗传”?遗憾的是,截至目前,网络检索不到可供提取“安全基因”的正式的“上海大火事故调查报告”1,检索出更多的是事故调查得出的寥寥数十字的事故原因和处理结果——被司法机关采取措施多少人、给予党政纪处分了多少人。事故如同一道伤口,遮遮掩掩只会让伤口化脓、坏死,勇于面对事故并剖析事故深层次原因,才能预防下一次事故不再发生。庆幸的是,目前安监部门正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提出“在2014年实现重大事故调查报告全部全文公开”。

这里我们不去探讨引起大火的什么“电焊无证、虚假招标、工程转包分包和监管不力”等模版化之类的原因,因为我们看到公开的所有事故调查原因几乎如出一辙,咀嚼起来实在没什么味道。上海大火后,我跟踪阅读了一些事故报道,并努力从报道中扑捉、整理和归纳事故原因,特别是有借鉴价值的根源原因,今天是我国第23个消防宣传日,籍以此文分享。

 

一、现有标准本身就存隐患,而新标准却滞后

1、现有标准本身就存隐患

近年我国一些部门推广外墙保温节能,项目上得很快,同时外墙保温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厂家也随之迅猛发展(据慧聪网统计数字,全国2001年不到500家,到2010年已超过8000多家)。但外墙保温材料标准低,使用的很多有机保温材料(BPS、XPS、PU等)都是可燃或易燃的,从标准一开始就埋下了“致命炸药”的隐患,而造成此次上海大火的正是聚氨酯泡沫。尽管泡沫可以处理成难燃的,但成本要提高很多,与建筑商追求低成本背道而驰,而低成本势必意味着安全性能的降低。



欧美相关标准是对保温材料和保温系统的燃烧性进行分级,对应应用在不同防火等级的建筑物上,如规定22米以上只允许使用不燃保温材料做外保温,22米以下可使用可燃材料。如中国完全按照欧美标准来执行,将使大量有机保温材料生产商倒闭,而质量过关的不燃保温材料如矿(岩)棉板又供给不足,这会严重影响国内建筑节能的发展。所以,可以由此理解的是,2008年的济南奥体中心体育馆、哈尔滨双子星大厦、深圳舞王俱乐部的先后大火和2009年央视大火后,为什么国家出台相关规定要求提高保温材料的耐火性能,而聚氨酯泡沫等材料仍未被禁用。


央视配楼大火



2、各部门对国家标准采用“有机可燃”材料看法不一,管理乱套

上海大火后,公安部消防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规定杜绝聚氨酯泡沫用于外墙保温和室内装修,必须用难燃的材料代替”。这造成了与住建部外墙保温材料标准上的矛盾——“公安部要防火、住建部要保温”,谁说了算?

3、有机保温材料从源头上就带来了潜在的危险和危害

由于采用有机保温材料做外墙保温,特别是聚氨酯泡沫的燃点仅为130度左右,与普通纸张相同,当其燃烧时,会形成从外部窗口往里面攻击室内的“包裹式”火灾,相当于四周架起柴火堆,人焖在里面烧,高温火焰及热辐射、热气体可在短时间内引起人烧伤、热窒息、脱水等,直至置人于死地。另外,聚氨酯泡沫燃烧时还会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人吸上一口就会死亡。

4、高层住宅建筑消防规范滞后

我国高层住宅建筑一直不是我国消防的重点,消防规范对高层公共建筑要求很严格,但对高层住宅建筑,没有强制要求安装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淋系统。同样,发生火灾的教师公寓大楼也没有安装统一的警报器,许多呆在家里的人都是在大火烧到自家窗玻璃时,才知道发生了火灾,而有的人因此失去了最有利的逃生机会……。另外,过去我国只对建筑物内有消防要求,对建筑的外墙没有消防审核,因为原来的外墙基本上是用混凝土或瓷砖,但现在城市高楼外观设计追求创意,这些创意需要材料来实现,而高层住宅建筑的外墙材料标准没有跟上去,大多还是上世纪80年代制定的。

 

二、应急设施成摆设,消防演习受质疑,居民缺少高层建筑逃生常识

1、有了世界级的超高云梯消防车,高楼大火不一定能应付

上海市消防局在大火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大火时消防部门出动14辆云梯车,云梯高度有53米、63米、67米不等,但90米高度的只有一辆。而这些超高的云梯车在火场发挥作用,需要非常特殊的作业条件,以53米云梯车为例,要求作业地面平坦,作业宽度至少8米,长度十几米,作业时云梯仰角不能超过75度、风力不能超过5级,向上伸展时上方不能有电线、树木遮挡等等。此次大火中,由于楼外的小区入口有许多障碍,使90米云梯车无法靠近作业。致14人遇难的2013年4.14湖北襄阳酒店大火,消防云梯车也是因行道树影响,云梯车无法工作。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消防设施设计和日常维护、检查试压,上海大火救援过程中,发现周边消火栓水压明显不够,即使经过增压,90米云梯车也只喷到六七层楼高(此次大火起火点位于十层楼左右)。同样的案例是2012年12.22延安国贸大厦大火,着火点附近消火栓不够用,水源不足和喷水压力不够,导致大火烧了12个小时,才被扑灭。

2、教师公寓属于普通高层住宅,本来就配备标准不高的消火栓、消防泵和应急灯大火时却失灵

大火发生时,曾有居民使用消火栓灭火,但几分钟后,就没水了,大楼消防室也没人启动消防泵供水,这与普通高层住宅消防设计规范有关,规范只要求在公共通道里有消火栓,而且储水量只能保证喷射10分钟。还有,不知是不是因为平时维修检查不够的原因,大火时应急灯也没亮。

3、居民缺少高层建筑逃生常识,消防演习受质疑




大楼没有警报告知,等居民发现大火时,慌乱中不知道是逃跑还是等待救援,是爬窗外的脚手架还是走安全楼梯,由于平时没有逃生演练,此时逃生只好靠下意识地胡乱选择了。这里有个逃生的误区也造成了人员伤亡,“我们的教育老说,地震来了或火灾发生了躲卫生间,得看是什么样的卫生间,必须是有窗户的卫生间”(北京市消防局副局长李进),可这次是从外往里烧的“包裹式”火灾,即使卫生间有窗户,也不能往里跑了!有经验的居民,了解火灾产生的毒气是在地面1米高(最深50cm),沿着地面匍匐前进而获救。

我们经常搞的日常消防演习在这次大火中发挥作用了吗?大火发生后,跑消防口的上海某报记者介绍说,火灾前6天是11月9日“消防日”,上海市消防局刚刚进行了一场全市规模的、多兵种全方位的消防演习,“演习重点就是高层建筑的灭火,让市民们放心,我们有能力应对高层建筑火灾”,“我们配备的90米云梯,能喷射到300米”(注:教师公寓大楼高85米),该记者说,他对演习中提到的这两个数字印象深刻,可再看看眼前被烧的大楼,多么像一出讽刺剧……。

 

三、系统“着火”了谁来救,我们行动了吗

从1994年开始到2010年,上海十大建筑榜单不断被刷新,如果以GDP和摩天大楼为衡量标准,上海已成为世界一流城市。预计到2015年它将拥有世界第二高的摩天大楼“632米”的上海中心。至2009年底,上海已拥有6000幢高层建筑(24米以上),而纽约才4000幢。在某种意思上,上海只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就成为了世界上高层建筑最多的城市!



我们的摩天大楼世界第一了,我们的标准却是落后的,施工材料是廉价的,工人技艺是原始的,我们居住的大楼里没有火灾报警系统,我们巨资采购的高层灭火设备和“演练纯熟”的救火方案在大火来临时竟不能扭转火灾的命运,我们的老百姓不知如何高层逃生而在火灾时表现出慌乱和无序……。我们过于注重了光鲜的外表,却忽视对系统中尤其是安全性和安全基因的深思熟虑,大火过后,上海城市灾害防御协会副会长火恩杰认为,“城市规划应综合考虑各种‘止灾因子’,不能一味追求商业利润”。

城市管理者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可老百姓要的是“让生活更美好”,不仅仅是居住的温暖舒适,还要有足够的绿地和越来越被改善的空气,更重要的是保障宝贵生命的安全空间。而没有安全保障的“城市”只能使“生活”更危险、更糟糕。

11.15上海大火,烧的不仅仅是一座大楼和逝去的58条生命,还烧出了火灾事故发生链条里的每一个环节以及整个社会系统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大楼着火有消防来救,而系统“着火”了谁来救呢,我们从中获取了多少安全基因?我们行动了吗?

......

 

1911年3月25日,美国纽约华盛顿广场三角内衣工厂高楼发生火灾,造成141人死亡。这场火灾引发了一系列改革,纽约成立了安全委员会,到1914年,纽约州共通过了34项法律,并被看作是“进步时代”最重要的成果。这场火灾后来被写进美国高中历史教材,并嬗变为美国现代主流价值观之一:生命的价值重于财富。

 

 

——

1:上海大火事故调查报告正式名称为《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公寓大楼“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他们提供了有价值的事故访谈和调查,致谢!

“58个生命警示了什么,谁的城市?”/三联生活周刊

外保温防火分级的必要性及建议/黄振利、季广其、宋长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03722-740246.html

上一篇:由北外“阴道独白”想到“事故调查报告公开”
下一篇:“仪征公园游船爆炸系意外事故”有何含义
收藏 IP: 119.114.25.*| 热度|

11 赵美娣 曹聪 刘世民 闵应骅 蔡小宁 袁海涛 罗帆 王守业 范秀山 ddsers songshu12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3 05: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