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guoxu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guoxue

博文

中药与“成分论”

已有 4919 次阅读 2014-6-17 09:1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药, 成分

近年来中药所谓的“安全问题”很多,别如几个月以前,英国研究人员在某个国人携带的中药材中发现了“有毒物质”而拒绝其入境。

 

比较奇怪的是,近年来,面对层出不穷的“安全问题”,很多中医界人士不仅不重视,而且很鄙视。

 

就这个现象我曾经请教过一个中药师。他给我讲的很清楚,外国人包括中国科学界的一帮人分析中药主要看的是化学成分,成分对人的影响大致分两种,有效成分和有毒成分。首先,外国科学家分析的有效成分很难全面反应出中药的功效。 

 

比如虫草,传统药典记载:“虫草得阴阳之气既全,具温和平补之性可知。因其活泼灵动,变化随时,故为虚疟、虚痞、虚胀、虚痛之圣药,功胜九香虫,且至冬而蛰,德比潜龙。凡阴虚阳亢而为喘逆痰嗽者,投之悉效。”这段论述中使用了中医理论的一些特有名词,如阴阳、虚、阴虚阳亢、温、补等,并特别指出了其“活泼灵动,变化随时”的特性,这个特性不是用化学成分能够解释的。

 

虽然现在已能分析出虫草的成分为粗蛋白、脂肪、D-甘露醇、维生素B12等,但具有的补肺、益肾、止喘嗽等功效却很难通过化学成分来说明。虫草的一些功效需要十分严格的自然气候、地理等条件才能生长出来,中医历来是从中药的形、色、气、味、质、时、地、性等诸方面来研究论述中药药性的。即使今天有人说什么“虫草的营养成分与蘑菇差不多”,但中医绝不会因此而将二者等量齐观。

 

再比如麻黄,按中药“四气五味”理论来认识,它味辛性温,有发汗、平喘、利尿三个功效,按照科学家的观点,麻黄的有效成分是麻黄碱,麻黄碱只有平喘的作用,没有发汗利尿的作用。提取合成了一个有效成分,反而失去了两个功效。

 

至于有毒成分,就更让他难以接受。

 

按照传统药典的分类,一般将中药分为上品、中品、下品。仅以传统的观点来看,在这三种分类中,完全无毒的也在少数,是药三分毒,无毒不入药,没有毒怎么治病呢?如果完全按照一些科学家的说法,有毒的都不让用了,那基本没有什么中药是可以用的了,中药在治疗中发挥的作用将大打折扣。中药大多是天然生长的植物,即使是单味药,由于所含成分复杂,其功能与主治都是多方面的,不可能仅限于一种。中药治病,往往只利用其诸多功能与主治中的一部分,其他未被利用的部分就属于“与用药目的无关”,会带来不良影响是正常的,而且这不良影响也远远低于西药。

 

药物中毒多是因为服食剂量或方法不对,如砒霜、胆矾、马钱子、乌头等毒性较大的药物,用量过大,或时间过长可导致中毒;乌头、附子等煎煮时间太短,或服后受寒、进食生冷可致中毒;甘遂与甘草同用可致中毒。但如果用法得当,有毒药物也可用来治病,如砒霜有剧毒,但却是治疗寒痰哮喘、梅毒、痔疮、癣疮等疾病的良药。我国最早的本草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明确提出:“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中药是用多种药材混合在一起用水煎煮后服食,各种药材相生相克。因此,评价中药毒性应从总体入手,并不能因为其中一种成分有毒性,就判定它对人体有害。

 

我提到了关木通的问题,他却反问我,按照化学家的说法,食用含马兜铃酸的关木通、细辛之后的患者一段时间内就会出现严重的肾病,龙胆泻肝丸在中医界一直是常用药方,为什么大多数中医师的患者食用之后都没事呢?因此有些标准未必是正确的,中药中毒错在庸医而不在药。

 

简单总结了一下这次谈话,我得出的结论是,在一些中医界人士看来,科学家的一些观点不仅代表不了先进,而且是非常落后和幼稚的。简单地采用西方标准不仅无助于中药发展,而且是削足适履的愚蠢行为。

 

翻阅了一下新版的中华药典,很多药材都有了分子式了,但就中医界反映出来的问题来看,只能说中国科学家对传统药材的研究还处于“在路上”的阶段。我个人对中药学不太了解,但对中医理论却能扯上两句,我以为相比注重物质的现代医学理论,中医理论更注重功能,科学家用元素代替阴阳,用微观代替宏观、代替整体,用物质代替功能与状态,会不会是一种误区呢?

 

科学应该是发掘与解释客观世界客观问题的学科,科学家们不该自欺欺人的引导客观世界的一些客观问题去适应科学,然后美其名曰:相信科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82964-804009.html

上一篇:站在外行的角度说说黄荣彬教授的“有效检验”
下一篇:康熙等满清帝王是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主要责任人
收藏 IP: 27.115.112.*| 热度|

13 王荣林 蔡小宁 郑永军 赵美娣 李土荣 张忆文 孙平 曾新林 王继慧 JIANHUN zhngshai yzqts DXY1234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6: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