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新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News 服务职业科学家的传媒

博文

实验室安全探访录

已有 2637 次阅读 2013-6-23 20:31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实验室


北京,东城。


在繁华热闹的某商业街区的商场对面,一栋颇有名望的研究所大楼静静矗立。在其身后十多米,另一座大楼比邻而居,是这家研究所的众多实验室所在。


4月下旬的一天,《科学新闻》记者走入这家隐于闹市的研究机构,探访了几家生物类实验室。


拥挤之患


实验室禁止陌生人进入。记者跟随先前约好的王成功,走进电梯。


门刚要关上,突然跑进一个女研究生。“不好意思”,透过口罩,她笑了笑,伸出戴着白色胶皮手套的手,随手按了一下5层。她的怀里,抱着装有冰块的盒子,里面插着几只红色的试剂小管子。


“按下6层,谢谢。”电梯里还有一个端着饭盆的学生,似乎刚从地下一层的食堂打饭上来。


出了电梯,王成功苦笑着说,研究人员打饭、做实验、运垃圾都要用这个电梯。他在这家研究所工作已逾十年,从硕士、博士直至留所工作。


进入实验区域,走廊一侧摆放着各种实验电器。两个打着圈摇晃的机器引起了记者的好奇——一个平底玻璃器皿中,蓝色的药水正在轻轻荡漾,对一块凝胶进行染色。


用“拥挤”一词形容这个走廊一点都不过分。由于空间资源有限,很多实验室把冰箱、冰柜等大型仪器都放在了走廊上,一个挨着一个,颇有“占地盘”的感觉。


挨着大冰箱的还有个超净台,一个女学生正坐在台前做实验。酒精灯前,她摆弄着手里的试管,很认真,丝毫没有觉察有人路过。


穿过逼仄的走廊,走入一家实验室,实验架和实验台上摆放着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参差不齐。绝大部分空间都已经放满了各种实验仪器、装置和试剂。


贴着墙壁,有一个类似大柜橱的东西。“那是通风橱,”王成功说,“一些挥发性的、有毒有害的有机溶剂都在那里配置。”


毒气之忧


走出这家实验室,记者在走廊里遇见了刘丽,临近博士毕业的她,正在指导低年级学生做实验。


甫一走进刘丽实验室,刺鼻的酸味便让人下意识地捂住了口鼻。


“是冰醋酸味儿。”刘丽笑笑,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原来,刘丽的实验室经常做一些蛋白凝胶电泳的实验,需要用到大量冰醋酸。


“为什么不使用通风橱?”


“实验室太小,而且没钱装。”刘丽表情平静地说道。


确实,刘丽所在的实验室只有三四十平方米,一张实验台将房间一分为二,一边是实验区域,另一边则是学生们读论文、查阅资料的办公区。


环视周围,这家实验室的窗子紧挨着另一幢大楼的墙壁,通风条件并不甚理想。


记者在其他实验室也发现了很多相似的情况,拥挤的环境,充斥着刺激气味的空气。甚至当通风橱闲置时,有的研究人员也并不使用,直接在普通实验台上配置挥发性试剂。


操作之险


一位低年级学生正在刘丽实验室中进行DNA凝胶电泳的实验。


他显然同时在做几件事情,对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EB)操作区中微波炉中已经沸腾的液体并未发觉。经过提醒,他匆忙从微波炉里拿出冒着气的电泳液体,并急急忙忙地加入了1微升的EB。


EB,是一种DNA染色剂。它可与DNA的碱基分子嵌合,导致错配,具有强致癌性,并且容易挥发到空气中。因此,涉及EB的操作,要求十分严格。


“你这样做不会导致挥发?”


这名男学生有些尴尬,想挠挠头,却发现自己未用EB操作专用手套,忙跑到EB专用区取回自己的一次性手套。


刘丽告诉记者,有些学生实验习惯非常不好,乱扔沾着危险试剂的手套;不将沾有如EB的移液器枪头打入特定的区域;更有甚者,还在废物缸中乱翻可能被大意丢弃的有用样品。


记者在几家实验室调查发现,科研人员更重视能使实验成功的操作方法和步骤,而对于实验中涉及的药品、试剂毒害性,以及操作习惯却没有过多关注。


垃圾之虑


通常,实验操作结束并不是一个实验的终点,接下来是实验留下的“战场”的清理工作。


而实验废液的处理,就是其中一项。


某实验室的博士朱明告诉记者,她的实验室配有一位实验清洁师傅,专门负责刷瓶子、试管、培养皿,而对于一些菌液、实验缓冲液、培养基残液等,都是先将其直接倒入下水道,而后将所盛容器浸泡于84消毒液之中,最后用洗涤剂洗刷。也就是说,没有专门的人员来负责实验废液的处理。


一些科研人员也会将一些实验废液直接倒入医疗垃圾桶中。


在王成功实验室, 张华正在水池边刷洗着养细胞用的器皿,记者也没有发现相关的废液处理设施和人员。不一会儿,小张戴上又长又厚的胶皮手套,从实验台下拉出一口盛着满满深绿色的酸液的大缸——专门用来浸泡实验器皿。


“洗不干净的器皿就用这种酸来泡。”小张从酸缸里小心而迅速地捞出器皿,快速地转移到水池里,沥干残液,打开水管,冲走酸液。


刘丽所在的实验室里两个垃圾桶格外惹眼。两个桶都已经很满,但是外表看上去却并无差异。


“为什么是两桶?”原来,按照规定,生活垃圾和实验垃圾必须分开放置。


“其实有时都随便扔了,到底扔进哪个桶里,我们也分不清。”刘丽的一位低年级师妹说道。


记者观察发现,研究所科研楼每层都配有医疗垃圾桶,与生活垃圾桶分开:医疗垃圾是黄色垃圾袋,而生活垃圾则是黑色垃圾袋。当装满垃圾后,清洁工人把袋子收口拎出来,运送到楼下的垃圾站。


这个小型的垃圾处理站位于科研楼的后边,被四周的高楼包围着,很远以外便可闻见垃圾的酸臭味。它每天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周围楼群里的生活垃圾,也包括科研楼、食堂以及周围居民生活区的日常生活垃圾。


记者来到这里时,一辆标有“北京环卫集团”的大垃圾车正在轰隆隆地工作中,搅碎的垃圾正在向垃圾车的后部“输入”着,尘土扑面而来。


而一位从科研楼出来的女清洁工,拎着两个黑色的大垃圾袋径直扔到垃圾车上。当被问及医疗和实验垃圾的去向时,垃圾站的一位年老的清洁工斩钉截铁道:“什么都混在一块儿!开始的时候做实验的垃圾还是装在黄色的塑料袋里,后来就全用黑色塑料袋了。”


“经常看见一些药品瓶子、塑料管子、手套之类的被扔进来。”这位清洁工向垃圾搅碎器那比画着。显然他是知道那些并不属于生活垃圾,可他在铲垃圾的时候却也没有戴防护口罩。


经过沟通,记者得知,这些清洁工人受雇于物业公司,并非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她们多是外地来务工的中年女性,文化程度不高。在她们眼中只有清扫的概念,并不具备基本的生物实验常识。


管理之懈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中国绝大多数的研究所实验室里,低年级的研究生都是通过师兄师姐获得相关实验操作信息的。


这种说法在刘丽处也得到了印证。在该实验室,并没有专人对有毒试剂取用进行统一监管和定期统计。


“在我刚去实验室的时候,都是师兄师姐告诉我该注意什么。老板基本不管这些的,一般只讨论科研课题、想法,关心实验进展,指导修改文章。”


而在王成功眼里,虽然有规章制度,有实验室安全操作手册,但是执行起来不够严格,或者没有专门管理人员来监督,“有毒药品并不需要申请用量,也不可能‘人盯人’”。


有一次做电镜实验,需要用到砒霜。王成功通过所里的药品组代买,在药品组仅仅做一个登记就可以取药了。对药品称量没有要求。


作为有着十年“工龄”的科研人员,王成功有自己的经验和判断,“虽然设置有安全负责人,但多是防火、水、电、爆炸隐患的负责人。如果让一个人去监督每个学生做实验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人名均系化名)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3年第5期 封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5876-702068.html

上一篇:赵文津:必须坚持地块运动与活断层调查研究
下一篇:亲历者眼中的国外实验室
收藏 IP: 106.3.11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0: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