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小学期给本科生开设了一门《科技伦理专题》,这门课是我和闫宏秀老师合作的一门课,结业考试,出了一个问题,即如何看待安乐死的问题,最后有一个选项,即要求同学们表态是否支持安乐死,结果还是很令人振奋的。由于这门课是公共选修课,学生群体大多是大一、大二与大三的同学。他们分析了实行安乐死的利弊,以及可能存在立法困难,以及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被安乐死的可怕事情。作为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讲,他们的分析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安乐死目前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伦理问题、法律问题、文化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应该”(或者事实与价值二分)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我在很多场合一直在说,根本不存在什么特色问题,所有人类遭遇的困境我们都将遭遇,一个也绕不过去。中国并没有那种神奇的免疫力!既然如此,我们还不如早点研究,免得到问题大量涌现的时候束手无策。这次问卷结果如下(51人参加考试):支持安乐死:47人,不支持安乐死:3人,未表态的:1人。春季学期的结果与此大致相当。由此可见,年轻一代是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未来的中国还是值得期待的。这就再次印证了普朗克定律:新的观念不是靠说服被接受的,而是因为信奉旧观念的人都老去了。新陈代谢也是一种被动的进步模式!
2014-8-15于南方临屏涂鸦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4 21: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