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海洋的远航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ying 系统科学与数学水手札记

博文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争论(含解答) 精选

已有 38024 次阅读 2013-2-27 08:05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数学, 智力, 趣味

前几天科学网上讨论数学的作用,我在几个跟帖里强调:“数学是研究逻辑能够走多远的学问”。很多人以为数学就是整那些谁也闹不懂,没什么用处的问题;以为学数学就是记住几个公式定理,在论文中装饰一下,实践中未必有用。其实数学训练中最重要的,是概念把握和逻辑推理,而不是怎么计算。你学习数学时如果只对付考试,也许就忽略了这最重要的功能。这个解题能力并不是要考虑很高深的问题时才会遇到,其实在生活中也很常见。这里有三个简单的问题给你一个测试。

 

问题1:有人问葱多少钱一斤?卖葱的说:1块钱1斤,这是100斤,要100元。又问葱白跟葱绿分开卖不卖?答:卖,葱白7毛,葱绿3毛。买葱的人都买下了。切段称了下,葱白50斤,葱绿50斤。最后结算,葱白50x0.7=35元,葱绿50x0.3=15元。35+15=50元。给50元就走了。卖葱的人纳闷了,为什么原来100元的葱,拆开就卖50元呢?

 

另一个是:

 

问题2:猎人看到树上一只松鼠,猎人绕着树走一圈,松鼠趴在树后面也跟着转一圈,始终没让他看到它背后。问:猎人绕树转了一圈是不是也绕着松鼠转一圈?一个观点是:当然了,绕着树转一圈也就绕着树上的松鼠转一圈。另一个说:既然他绕着松鼠转一圈,为什么即使没有被树挡着,猎人也看不到它的背?

 

再算一道题:

 

问题3:一个商人骑一头驴要穿越1000公里长的沙漠,去卖3000根胡萝卜。已知驴一次性可驮1000根胡萝卜,但每走1公里驴要吃掉1根胡萝卜。问:商人最多可卖出多少胡萝卜?

 

也许有人见过这些题,作为科学网里的数学讨论题,还是要有点新意的。大家可把自己的答案贴在评论。如果想过了这问题还好奇还有什么新意,后天再来看这个帖子更新后贴的解答

 

【声明】文中的题目是有目的那样叙述的,因为要在后天揭晓,所以一般不回复评论。谢谢!

 

————————————

【解答】贴于评论74,点击6268

 

感谢大家热情的参与和解答,不少朋友已经有了很好的或近乎正确的答案,但还是有不少落入博文设计的目标,或启发了兴趣,这让我写下面的博文,不会是无的放矢。

 

博文中的三道题是为了说明:“数学训练中最重要的是概念把握和逻辑推理”,这里给了从很简单的混淆概念、不明定义到怎么应用逻辑的问题,来引发大家思考。下面的引文不是针对跟帖评论中的任何人,只是编辑典型的事例来说明观点。

 

有人说:“这葱白和葱绿一样重,可能吗?有这么傻分开卖的吗?这不是来自生活实践的问题!”

 

那说成葱白10%和葱绿90%,猪肉切开按部位卖,问题的本质有什么不同?数学抽象的训练让我们只关心问题的本质,有能力忽略掉不相干的细节,直接思考有意义的内容。

 

“这也能叫数学问题?数学最基本的‘概念、条件’都没说清楚。。。数学是严谨的科学!”

 

这是我最想表明的:数学的训练是让你自己能够发现、把握这个“概念、条件”,而不是像应试那样等着考题来规范。考试题目的严格规范,是为了测试你对课本内容的记忆和了解。生活和工作是应用学到的知识,这要求你有能力把各种问题,规范成能用数学解决的概念(模型)和条件。

 

更多的评论,在下面解答这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里展开。。

 

问题11块钱1斤的葱,拆成葱白7毛,葱绿3毛,是指1块钱的葱分成两部分,其中葱白值7毛和葱绿值3毛钱,而不是葱白单价17毛,1斤葱绿3毛。这卖葱的混淆了价值和价格两个概念,所以计算出错。100斤葱里,如果是对半分成葱白50斤和葱绿50斤,那它们的单价分别应该是146毛。谁都知道那结果荒谬,但错不在于故事是否真实,而是故事演示一些逻辑给你看,让你准确判断错在哪里。概念清楚了,计算才不会出错。

 

问题2:什么叫做“绕着转一圈”,在这问题里两种观点没有一致的定义。科学网上很多问题的争论也像是这样,概念含糊不清。日常生活中许多词都是含糊的,没有确切的定义。威廉·詹姆斯在《实用主义》书中以这个“猎人和松鼠”的例子说明,很多争论其实只是语义上的分歧,一但含糊不清的术语被精确地定义,激烈的争论就变得很无谓。数学训练的基本功是抽象能力,争论时应该善于滤去形容词、副词、情绪话语直达内容的本质,讨论有明确定义论点上的分歧。

 

问题3这个问题网上有各种答案。性急的,说这是伪问题,1000公里驴子把驮的都吃完了,还卖什么?脑筋急转弯的,说先把驴卖掉,拿钱坐飞机把胡萝卜运去,这就能卖出3000根。讲爱心的,说这事要问驴子怎么看。虚心的,弱弱地问:“老大,驴子为什么要吃胡萝卜?”把它当作计算问题的回答是:

先运1000根到200公里处,放下600根,驮200根够吃的返回。再运1000根,到了200公里处补足吃掉的200根前行333公里,放下334根,返回到200公里处,取了200根吃着回家。第三次再运1000根,到200公里处扫底补足了路上吃掉的,到达333公里的第二站,这时离目的地还有1000-200-333=467公里,这里共有1001根胡萝卜,装上1000根,扣去路上吃的,运到时还有533根。

 

有人抗议:“你没告诉我沙漠可以停,堆在那儿也不怕兔子咬狐狸叼被人偷了呀?”

 

这是应试教育出来的书呆子,脑袋被门夹了,想问题时太呆,找借口时又太活络,就是不能整出点有意义的东西

 

有人笑了:“还没有证明533根是最多可以运到的胡萝卜吧?”

 

对头!这才是学了数学要提的问题。回答这问题,许多跟帖和外帖也给出不错的解释。我自己的思路是这样的:

 

用数学解决问题,合适的抽象化往往带来效益,这时若有特殊例外先记下来,然后检验或补救。这样一般都能事半功倍。我们先弄清楚优化的必要条件:

 

运输会消耗资源,要运最多的资源到终点,每次运输必须满载(例外:不可避免时),将不再回返地点的资源耗尽,来挪前其他的。不难证明,不满足这条件的方案一定还有改进的空间(例外:不能园整的小数部分)。所以最优方案就是消耗一些资源,把其余的全部往前移。

 

基于上述的要求,如果资源只有1000根胡萝卜,驴子满载走完这1000公里,也把它吃完了,运了0根。如果资源不仅如此,就能消耗一些建立中转站,最后的中转站离目的地不到1000公里,满载从这里出发扣去路上消耗的就是运达的数量。最大化运达数量,就是想办法让这最后的中转站,尽量靠近目的地。

 

考虑有1000N资源,这里N>1是整数,因为要满载及把留在出发地的资源耗尽,所以要运N次,往返共2N-1趟。要让下一程每次都能满载,这一程要消耗1000资源(不是1000的倍数,下程不能满载,多于1000的倍数,不如放在下一程往返更少的路程消耗,可以走更远),这得出这一程走的距离是1000/2N-1)公里(例外:出发地离终点少于这距离时)。假定驴子一次要吃一整根胡萝卜,这个里程数必须是把小数去掉的整数部分,记为[1000/2N-1]

 

因为这N次的运输已经把1000N的资源全部运离出发地,途中消耗了1000,所以将剩下的1000N-1)的资源全部运近了[1000/2N-1]公里处的中转站。只要不遇到例外的情况,重复应用上述的方法,不浪费资源地把剩余的全部移近目的地,到了N=1,可以将∑[1000/2n-1]n=2,…,N数量的资源运达目的地了。

 

将算法用到这具体的例子。不难验证它都不会出现例外的情况,那答案便是[1000/3]+ [1000/5] =533

 

这是一个构造性的通解,运法在证明中。优化的思路清晰,让你很容易进一步算出2000资源最多可以运达3334000675500078660008767000952,到8000时就会遇到最后一程可以走两次情况。这也不难就这一程考虑优化算法。至于更一般情况,出现了其他例外的情形时也不难在这基础上加细考虑。应用数学解决现实问题,按照需求不断加细才有效率。

 

“等等,题目中,没有说驴子是怎么一公里吃一根萝卜的,我在最后一个中转站让它先吃一根胡萝卜,然后驮1000根上路,这样到达时就运了534根!”

 

也对。既然题目没有局限,这说法有道理,也是个好答案。这想法也可用来细化通解。

 

“到底是533还是534正确?那卖驴空运的答案也在题目没有局限处,为什么就不行了?”

 

这个不同数字很重要吗?也许对考试是如此,但对做研究或应用,有意义的难点都在533的答案中解答了,它们的区别只是在没规范之处的细节处理不同。现实中的问题并不只是有一种答案,它们的区别只在于有没有意义。如果是找乐子的,搞笑的回答最好,如果是商业应用,实用性最有意义,脑筋急转弯欣赏创意,如果是数学问题,那就要有挑战性,能出漂亮的结果。

 

“这些问题都是些没什么意义的诡辩,来点有难度的真正数学问题,别耽误了我学习微分方程的时间!”

 

确实,想这类问题对考试,提职称没多大帮助,做出来了也不算什么成绩。但这是磨砺头脑的练习。连最基本的概念、逻辑、思想的严谨都分不清,还不屑一顾的,多是说数学没有用的人。这样的态度学了再多的微分方程,数学定理,不是用错了就是懵懂。最后还会怪用数学的方法都不灵。

 

数学其实就是告诉你从一组假定中,按照逻辑能够走多远。所以,第一,数学告诉你怎样进行严格的推理,推理的技巧和套路。第二,纯数学的研究是探讨非常基本观念(定义)和假设(公理),并以此为出发点,推出各种与之不矛盾的结果(定理)和系统(如微积分)。应用数学的人,如物理和工程,以事实或猜测为前提,抽象具体的问题成数学模型,用数学方法和系统,看看依逻辑能够走多远。或以此结果作为原来知识的推论,或是用实验检验之,来判断前提假设的正误。这就是数学在科学里的位置。从这个角度来看,数学永远不会过时,只要人类还用逻辑就需要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6653-665454.html

上一篇:往事追忆录:窈窕淑女
下一篇:开关管灯的设计逻辑
收藏 IP: 50.131.158.*| 热度|

40 戴德昌 李伟钢 魏东平 张鹏举 朱晓刚 李学宽 马建敏 武夷山 王春艳 鲍海飞 何宏 曾杰 鲍得海 戴小华 陈冬生 曹聪 田云川 夏磊 刘赋永 平文丽 段云峰 魏玉保 李宇斌 王曌燚 李文浩 魏强 张能立 熊德国 赵凤光 白艳杰 李盟盟 zhanghuatian CCEMR biofans sowhathen lmshspring liyunpengg wliming wangyu1989 fireComput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2: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