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现代化研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ishp 当你们都还在想象时,我已经在路上了。这注定是一场一个人的战争吗?

博文

47、“气”的通释

已有 4056 次阅读 2012-12-2 19:22 |个人分类:夸夸其谈|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中医, 道家, 阴阳平衡, 炼气

 

    在中医与道家学术中,“气”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概念,至少可以与“经络”并列为两个最重要的概念。在现代医学、生理学中,与之相近的概念都是没有的。看现代人写的有关文章,其中关于“气”的论述,我觉得大有走入“形而上”、走入神秘主义的感觉。读者可以从我前面转载的钱学森先生的文章中体会一下,这里不重复引述了。百度可以看到大段对“气”的解说。随摘两段:


  气是一种至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宇宙和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气的胜复作用即气的阴阳对立统一,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根源。气和形及其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天地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皆取决于气的气化作用。……

 

    中医学从气是宇宙的本原,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最基本的元素这一基本观点出发,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生命的基本物质,除气之外,尚有血、津液、精等,但血、津液和精等均是由气所化生的。……
 

    我并不是说这些解说有什么错,只是觉得会使人越看越茫然。“至精至微的物质”到底是一种什么物质呢?怎样才能够把握这种“物质”?


    下面我想尽量通俗地谈一谈我对“气”的理解。首先引用南怀瑾先生的一段关于“气”的解说。这是我所看到过的、对“气”的最深刻的一段论述。

 

    经历两千年来的道家炼丹学说,始终不出气的范围,一般想求“长生不老”,效法修道的人们,吞吐呼吸,熊经鹤伸,天天在吐故纳新而炼气,做为修道的张本,那么,道家所谓的气,究竟是什么东西呢?也经常有人问我,服气,应该归纳到哪里才对?或为下丹田(脐下)?或为中宫谓腔部分)?殊不知这个身体,犹如一副内外通风的皮袋,装进许多骨骼,腑脏,全部神经系统,血液与内分泌,牵一发而动全身,到处都是流行无碍的,譬如一个皮球,当你打气进去的时候,你想把气集中停留在皮球的某一固定处所,是可能的事吗?如果不可能,那么,吐纳呼吸的炼气术,等于是通风作用,藉以做到吹扫清洁的运动而已,那里可以积气炼丹,而得“长生不老”的成果呢?印度一部分瑜伽炼气术的理论,认为空气当中,充满了日光能,以及许多不可知的物理养分,可以增加人的寿命。殊不知血气当中,固然存有许多营养人身的作用,譬如氧气,如果过分吸收得多了,它也会变成有害无益的,日光能吸收得太多了,也是会改变人体的形质,乃至可以引起不良的后果。总之,这些理论,都是似是而非的妄语,实际上,都被“依文解义”所膝蔽,并不真能了解道家的意义,所以魏、晋以后的神仙家们,生怕大家误解气字的意义,更独创一格,把这个气字,改写成“炁”字,这样便是后世道家另一派的旁门,专以拆字方式传道的一种先趋。这个从无“无”火而组合成的“炁”,也就是道家,用来说明此气非空气的道理。另有一种观念,把氣、气、炁三个中文的字,做了三层解释,认为有米的这个氣,是指呼吸的氣,不加入米字的气,是指空气的气,只有无火的炁字,才是道家所讲的气。什么才是道家气字的真正含义呢?那便是专指生命本有的一种潜能,并非是电,也非原子的作用,我们站在现代的观念,借用现代的知识,只能为它借用一个物理学上抽象的名辞--“能”,做为暂时的解释而已。由此而知,所谓吐故纳新等炼气的方法,并非说它对于健康养生没有用处,只能说道家用吐故纳新的呼吸术,不过像是借用一根火柴,靠它来点燃自身潜能的一种方法而已。

(摘自南怀瑾先生著《禅宗与道家》/第二部道家与道教/五、道家与道教学术思想的内容/(二)道家神仙修炼的学术思想/2.方士思想的影响/(2)养气与炼气论者的先声)

 

    南师文中谈及的“氣”与“气”,仅繁简之别而已,不论。以后仅用“气”字。但是“神仙家们……把这个气字,改写成‘炁’字” ,应该说是把“气”字中,跟中医与道家有关的那部分内涵分离出来,用“炁”字来表示;剩余部分内涵,仍旧用“气”字表示,就是呼吸的“气”、空气、氧气的“气”。本文下面部分,就按这两个定义,分别论述下“炁”与“气”的异同。

 

    文中“炁字……专指生命本有的一种潜能……借用现代的知识,只能为它借用一个物理学上抽象的名辞--“能””。这个“借用”很好,不过说的不够详细。

 

    很多人用过或看到过“柴灶”。“柴灶”里面的基本要素是“柴”与“火”,“柴”是物质,“火”是能量。“柴灶”要燃烧得好,“物质”与“能量”的搭配必须要有一个适当的比例。如果“物质”多“能量”小,那么“柴灶”就会浓烟滚滚,不容易烧起来;反之如果“能量”大“物质”少,“柴灶”就会在一阵剧烈燃烧之后很快灰飞烟灭。

 

    人体系统与柴灶极为相似,二分的话就是“物质”与“能量”。骨骼肌肉、脏腑器官、血液津液都是物质。我要特别提醒的一点是:呼吸的“气”,空气、氧气的“气”,,也是“物质”的一种。一般人执著于“看得见摸得着”的才是“物质”,只是一种懒于用脑的习惯思维而已。中小学的常识课都告诉人们,气态是物质三态之一。“气”是“物质”,“炁”是能量,这是二者的根本区别。佛教中将组成人体的要素分为“地、水、火、风”四大,“地、水、风”对应物质三态,“火”对应能量。其中“风”就是“气”了。

 

    人体系统中,“物质”与“能量”有一个平衡点。处于这个平衡点时,人体呈现最旺盛的生机,人只要吸入最少量的空气就能满足整个身体的需要,既不闷满又不劳乏,人的感觉最舒服。但这个“平衡点”是动态的,理论上它是转瞬即逝的。“平衡点”被打破之后,当“能量”大于“物质”时,是为“阳病”;当“能量”小于“物质”时,是为“阴病”。

 

    假如将“物质”与“能量”都量化的话,上面的“平衡点”是从“物质”与“能量”的相对性来说的。另外,“平衡点”又有它的“绝对性”意义,它可以处在不同的层次上。“物质”与“能量”之和决定了这个层次的高低。它也是动态的,理论上它也是转瞬即逝的。它也有一个“平衡点”。为了以示区别,就把它叫做“平衡层”吧。

 

    对应现代医学的理化指标,本文所述“能量”,我觉得有点接近于“血液粘稠度”这个概念。当然,准确地说应该是“能量/物质”这个量化指标接近于“血液粘稠度”这个概念。以后就简称其为“能质比”吧。另外有“能量+物质”这个量化指标,我觉得它有点接近于“血液总量”这个概念。以后就简称其为“能质和”吧。当然,这个“血液总量”必须是在某一固定“血液粘稠度”条件下才有意义,或者定义为去除所有水分后的血液成分总量。

 

    “能质和”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的,它的“平衡点”就是前面说的“平衡层”。我认为“炁”就是指“平衡层”以下的能量。“平衡层”以上的能量有“火”(“六淫”之一)等专门术语称谓。(本文是试图尽量通俗地解释一下“炁”的含义。实际当中,“炁”的内涵与外延要复杂的多,至少与整个“六淫”都有关。这牵涉到更全面的中医理论,有点跑出本文主题了。)


    因此,“炁”是永远只能“补”而不能“泄”的。需要“补炁”时人体是什么感觉呢?就是胸闷气短、呼吸困难。风寒感冒时也会鼻塞流涕、呼吸困难,也具一定程度的“炁虚”。“炁虚”时相对来说就是“气余”,也就是呼吸之“气”太多了。大家鼻子堵得死死的,空气吸都吸不进去,是太少了吧?怎么还会过多?很多人可能就是在这个地方,不假思索地把“炁虚”与“气虚”等同起来,从而把“炁”与“气”等同起来的吧?

 

    岂不知感冒鼻塞正是人体的一种“自激反应”,就好象人受寒时会起鸡皮疙瘩,收缩汗毛孔,从而减少人体热量散发一样。感冒时是身体“气”太多,鼻塞是要帮助你减少“气”的摄入,从而维持你正常的生命状态。所以以后大家感冒鼻塞时再也不要恨鼻子了,那样做太不知好歹、忘恩负义。我们生活在大气的环绕之中,空气无处不在,见缝就钻。我们大多数时候是“炁虚”而不是“气虚”。

 

    南师文中“譬如氧气,如果过分吸收得多了,它也会变成有害无益的”这句话,陈述的是一个基本事实,但是我在其它地方很少看到过类似的论述。我觉得在现代大多数人的观念中,“氧气”对于身体健康来说,似乎是个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东西。医院里面收治的危重病人,个个鼻孔上插着氧气管。另外还有更大型、复杂的“高压氧舱”。这都为一般不懂医学的人增添了这种印象。

 

    “炁”与“气”虽然不是同一样东西,但二者之间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不管是从普通物理学定律,物体热胀冷缩,受热后固态变液态、液态变气态,受冷后气态变液态、液态变固态来说,还是从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E=MC2来说,能量E与质量M的关系都是极其密切的。人体作为一个物质三态混合体,并不能脱离这些物理定律。但人体能量与各态物质变化的相关性,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固态物质变化的速度最慢、程度最低,气态物质变化的速度最快,程度最高;液态物质居于二者之间。

 

    人体发生的各种变化,经络气机的流注、各种症状、感觉的产生,都一定会伴随能量的变化的。“能质比”与“能质和”的变化,绝不仅仅意味着人体液态物质的变化,它同时也会包含固态物质与气态物质的变化的。其中气态物质的变化量可能是固态物质变化量的好几个数量级。一般情况下,对修道者来说,感知极微量身体固态物质的变化是很难的。气态物质就不一样了,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体积变化率巨大。空气在人们鼻孔里或呼噜呼噜,或呼啸而过,很容易被人们听到。捏住鼻孔不让它过,那更是一件要命的事,引发的感、知觉之强烈,无与伦比。


    另外我们知道,两件事情相继发生的时间距离越长,越难以判断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反之越容易判断其因果关系。人体发生各种变化时,固态物质跟进的变化速度是最慢的,而气态物质是最快的。假如在“能质比”与“能质和”发生微量变化后几天、几月,固态物质才发生变化,谁能搞清楚这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啊?而气态物质,它很可能在几分钟、几秒钟之后甚至即时就发生了足可以感知到的变化。


    在我的上篇博文《46、求道的方法_医理研究必经之门》中,我提到“治疗行为”的“配对假设”,它的基本目的是要搞清每起“治疗行为”中“症状、感觉”、“治疗(药物或非药物方式)”与“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其中“反应”是衡量“治疗行为”价值的一个标杆。由于我的研究原则是决不为做试验而试验,而是在治病(“阴阳平衡”的调节)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累积“研究资料”,所以“反应”决定了各起“治疗行为”是被保留还是被淘汰。由“气”引起的感觉,始终及时、快速地伴随着“治疗行为”的过程中,也是“反应”中的主要要素。由于它的快速性与易感性,因此成为判断“治疗行为”价值的最最重要的“价值指标”。

 

    用“气”来表征“物质三态”,用最容易最快速感知到的局部,而不是用很难很慢感知到的局部来表征整体,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假如车站、码头的搬运工都戴着黄帽子,穿着黑袜子,人们要唤他们时,一定会叫:“嗨!那个‘黄帽子’过来下!”,而不是叫:“嗨!那双‘黑袜子’过来下!”。因此,用“物质”表征“能量”,变成了用“气”来表征“能量”,最后变成了用“气”来表征“炁”。
 

    记得小时候看《红楼梦》,什么也不懂,可是对里面“周瑞家的”这个名字印象深刻,且一直觉得怪怪的。过了好多年,突然有一天恍然大悟:原来那是指周瑞的老婆!……古人只说“气”、不说“炁”,也是出于同样的心理吧。不过也实在是太懒了点,不想另外取个名字,起码也应该用个“气它家的”以示区别吧,也不至于引起这么多麻烦。

 

    “炁”通过“气”的表征,成了一个能引起人体种种“症状、感觉”的东西,再通过对应的药物、非药物对治手段,又被赋予了更具体的意义。因此,“炁”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可以感知、可以把握的东西,绝不象某些人描述的那样,玄而又玄、虚而又虚、充满宇宙虚空大地、不可观察、难以言说之物……

(此文完)

 

 

(本文首发于: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d0d3de01019qpu.html

首发时间:2012-10-23 16:03:4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5323-638512.html

上一篇:45、悼南师怀瑾
下一篇:48、中医现代化研究步骤计划
收藏 IP: 219.134.25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15: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