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本文初发时是2019年元旦凌晨。这文内容与元旦没什么直接关系。根据我的微信群近日讨论的内容,这文原本是想发在微信群里的。写好后又改变主意了,还是发在这没人看的博客里吧。)
我觉得修行,不管是学佛,还是修道,还是研究医理,都可以用一件事来比喻,那就是车船驾驶。还有飞行器。这里就用车辆驾驶比喻好了。
本来,地球上人人“坐地日行八万里”,加上地球公转,太阳自转、公转,“坐地日行”就远不止八万里了。人体与环境之间,无时无刻不在像车船那样行驶着。
行驶的每一分路程,都会在我们的身体上引起反应的。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辨别这些反应,并加以对待处置,就是治病、养生和修行。
车辆驾驶,是一个典型的“控制系统”。跟所有的“控制系统”一样,要达到控制目的,需要完成三个步骤:1、确认系统当前状态;2、与系统理想状态进行比较,得出偏差;3、改变系统输入变量,以消除前述偏差。
对车辆驾驶来说,就是1、确认车辆位置;2、与道路正中间进行比较,得出偏差;3、改变方向盘等操作工具,消除偏差。
驾驶室里的器材工具,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路况、车况的指示器,包括直接向外看的窗体,反光镜,车速指示仪,油量指示仪。。。另一类是控制车辆的操作器,如方向盘,油门,刹车,离合器。。。等等。
要完成驾驶任务,还有一个要素,那就是目的地。不管是要去长安,还是要去罗马,驾驶员都要有这个目的地意识。
但目的地在远方,我们当前不能直接看到或体会到。这就要求我们确定一些驾驶原则,只要按照这些原则驾驶,最终就一定会到达目的地。
这个原则就是始终要行在路的正中间。修行的路只有两个方向:天堂(佛果道果)、地狱。只要我们生命的车辆不撞上甚至驶出路边的护栏,每一分一秒都是尽量向路中间靠近,那么结果一定是(离)天堂(最近)。
用中医医理来说就是要保持阴阳平衡。身体种种症状,感觉,要分辨出它是表示“偏左”还是“偏右”,从而决定操作器方向盘的使用。
正常健康时,有正常的“吃喝拉撒睡”等生理现象作指示器。其实还有一种生理现象---呼吸,气,就是“炁它家的”,比上面五种现象能更灵敏地指示身体状态。只是一般人对“吃喝拉撒睡”的感觉都很迟钝,更不用说对“气”的感觉了。
那个理想状态,“路的正中间”是什么样,需要经过长期训练才能形成那个概念。而且它永远是理想中的,而不会成为现实。现实可以无限靠近,但不能取代。“吃喝拉撒睡气”对“道路正中间”“缠绕”得越紧扣,它们就交替轮流得越平稳有序。
同样的“吃喝拉撒睡气”,不同的人解读它的敏感性是不一样的,也就是估计其偏离道路正中间的程度与速度是不一样的。从认知心理学上来讲,就是每个人的“知觉加工”,其来自于“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信息比例是不一样的。
我在我的博文《双盲试验的盲区》中已经表达过这个思想观点了。西医,现代医学发展的瓶颈,就在于他们无法确定一个“人体健康”的理想状态,从而无法确定一个与“病态”进行比较后得出的偏差,一个衡量治疗效果的“价值函数”。
衡量偏差大小的度量叫“精度”。因此西医诊断病情的“精度”是很低的。测量仪器的最小刻度叫“分辨率”。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西医诊断病情的“分辨率”是很高的。但精度低分辨率高没用。洗衣粉就是迷失在把分辨率当精度上了。
修道修行或研究医理的人,虽然不一定使用这些名词,但需要掌握的概念是一样的。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在处理“长时间记忆”时,有两套编码系统:语义编码系统与表象编码系统。处理来自自己身心的信息,使用的是后者。人们会在心里用一些符号给这些概念编码(命名)。这些符号只有他自己懂,说出来谁也不懂。
人在不同的阶段,指示器与操作器的内容会发生改变。对老病衰的凡夫俗子来说,指示器内容以病理症状、感觉为主,操作器以药物为主,包括对身体的控制:动静,营养,制欲,练气等。
对修行者来说,指示器内容,包括正常生理现象“吃喝拉撒睡气”,与对自己的心理情绪的觉察,以及种种新出现的“境界”。操作器的内容,包括生理上的,身体的动静、营养、制欲,以及“心法”的运用。如念佛,持咒,数息,修观。。。等等。
上面我提到了“练气”,也就是“气功”。这是一种很特别的“操作器”,很难说它是纯心念方面的,还是纯身体(生理)方面的“操作器”。加上与指示器“呼吸状态”紧密相连,所以需要仔细分辨,运用。这个以后再说吧。
总而言之,说一千,道一万,不管是老病衰的凡夫俗子,还是修行到一定程度的贤达,要操控自己的生命,都要能够掌握以下三个要素:驾驶室里两种器具:指示器,操作器,再加一个理想状态概念、意识。
或者总结为下面两个要点:
1、一切关于修道、研究医理的学问知识,都必须在自己身心中能够寻找到相应的感、知觉。因为此感、知觉相当于车况路况,为下一步的“操作措施”提供指示。寻找不到相应感、知觉的知识,属“说食不饱”的知识,“于尔无益”;
2、采取“操作措施”后,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大约在几个小时至1、2天内,能够寻找到新的感、知觉。将“操作”前后的感、知觉加以对比(操作反馈),以此对“操作措施”作出评估,“操作”是对错好坏的评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