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现代化研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ishp 当你们都还在想象时,我已经在路上了。这注定是一场一个人的战争吗?

博文

53、从认知心理学看中医科学性

已有 2535 次阅读 2018-3-29 11:47 |个人分类:夸夸其谈|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从认知心理学看中医科学性



中国近现代以来,中医可以说是中国人当中最富争议的一个话题了。爱的爱的要死,恨的恨的要命。争论的焦点就是“中医是否科学”。特别是到了现在的网络时代,网上一见面,一提起中医,正反双方便立刻唇枪舌剑,厮杀起来,大有恨不得将对方生吞活剥的感觉。从院士教授,到无名小辈,莫不一场混战。争论的结果,往往跟争论之前没有两样。该支持的仍旧支持,该反对的仍旧反对,白浪费一番口水。


反对中医的人,都是指责中医不“科学”。其实绝大多数人自己也不懂“科学”的具体涵义,只是用它作大棒,将中医打成“骗术”“巫术”而已。捍卫方也说不出几句有力的反驳来,免不了一些老话翻来炒去。

双方都弄不清争论,分歧的要点到底在哪里,往往都陷入意气之争,立场保卫战。


我今天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就是从“心理学”(主要是“认知心理学”)方面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相信从这篇文章入手,可以彻底解决“中医之争”的问题。


考虑到很多读者并不太了解“心理学”,同时也为了增加可信度,下面会引用很多“心理学”原著的图片书页。



一,先看看“心理学”中关于人类“感觉”的论述:



图53-01彭3



98感觉74.JPEG

图53-02彭74



99感觉75.JPEG

图53-03彭75



100感觉76.JPEG

图53-04彭76



143感觉119.JPEG

图53-05彭119



144感觉120.JPEG

图53-06彭120



1_副本.png

图53-07曹目录1



2.png

图53-08曹目录2



114_副本.png

图53-09曹114



120_副本.png

图53-10曹120



157_副本.png

图53-11曹157



158_副本.png

图53-12曹158



关于人类“感觉”,我粗略总结几个要点:


1,“感觉”是人类认识世界(包括自身)最初的来源,是人类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


2,“感觉”的种类远远不止平常所说的“视听嗅味触”五种,而是有很多种,但它们在心理学意义上的地位是平等的;


3,在对“感觉”的多种分类方法中,有一种方法是将“感觉”分为“外部感觉”与“内部感觉(机体觉)”。这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分类,直接关系到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的主旨:中医到底是不是“科学”?后面我将详细分析。



二,关于人类“知觉”与“模式识别”。


8_梁1.JPEG

图53-13梁1



9_梁2.JPEG

图53-14梁2



42_梁28.JPEG

图53-15梁28



43_梁29.JPEG

图53-16梁29



72_梁58.JPEG

图53-17梁58



73_梁59.JPEG

图53-18梁59



74_梁60.JPEG

图53-19梁60



78_梁64.JPEG

图53-20梁64



79_梁65.JPEG

图53-21梁65



4_陈3.JPEG

图53-22陈3



5_陈4.JPEG

图53-23陈4



6_陈5.JPEG

图53-24陈5



43_陈42.JPEG

图53-25陈42



44_陈43.JPEG

图53-26陈43



45_陈44.JPEG

图53-27陈44



64_陈63.JPEG

图53-28陈63



65_陈64.JPEG

图53-29陈64



66_陈65.JPEG

图53-30陈65



67_陈66.JPEG

图53-31陈66



通过对上面内容的阅读,相信大家对“知觉”与“模式识别”有了足够的了解。

略为总结几点:


1,知觉是人脑对多种感觉的组织整理,并对其加以说明,赋以意义与内在表征的过程;


2,知觉过程,既需要“感觉刺激”,也需要个人的“经验知识”;


3,根据“感觉刺激”与“经验知识”在知觉过程中的重要性的不同,大致可分为“数据驱动(自下而上)型加工”与“概念驱动(自上而下)型加工”;


4,“模式”是知觉的对象。


5,“模式识别”是知觉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


6,“模式识别”过程大致可分为“分析”“比较”与“决策”三个过程;



三,关于“语义记忆”


陈111语义情节记忆.JPEG

图53-32陈111



陈112语义记忆.JPEG

图53-33陈112



171_梁157.JPEG

图53-34梁157



172_梁158.JPEG

图53-35梁158



173_梁159.JPEG

图53-36梁159



174_梁160.JPEG

图53-37梁160



175_梁161.JPEG

图53-38梁161


简单说明:


1,长时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与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中又分为语义记忆与情节记忆;


2,语义记忆是是我们关于词义的永久性知识,包含我们使用语言时所需要的全部信息。




四,关于“语言”


242语言概述梁228.JPEG

图53-39梁228



243语言概述 梁229.JPEG

图53-40梁229



244词梁230.JPEG

图53-41梁230



245人类语言获得梁231.JPEG

图53-42梁231



256语言理解梁242.JPEG

图53-43梁242



259词汇理解梁245.JPEG

图53-44梁245




262词的语义分析梁248.JPEG

图53-45梁248



147语言与理解陈146.JPEG

图53-46陈146



149传递知识陈148.JPEG

图53-47陈148



150语言表面与意义结构陈149.JPEG


图53-48陈149



151语言表面与意义结构陈150.JPEG

图53-49陈150



略为总结一下:


1,语言是人类社会活动产生的,是约定俗成的;


2,词是语言中能够被独立应用的最小单位;


3,对语言的理解,依赖于各人的经验知识;


4,语言是传递知识的工具;


5,语言有表面结构与意义结构的不同。



五,关于“概念”


268概念梁254.JPEG

图53-50梁254



275概念梁261.JPEG

图53-51梁261



陈175概念.JPEG

图53-52陈175



陈176概念.JPEG

图53-53陈176



1497970253_艾345.png

图53-54艾345


略为总结一下:


1,概念是用词来表示的;


2,概念是将刺激物中具有相同属性、特征的部分,归为一个范畴;


,3,概念具有抽象、概括、辨别、间接的性质,含有大量信息;


4,概念的本质特征,并不都需要自己去发现,往往是在学习别人的概念描述时,加以同化、掌握;


5,概念是分层级的,越往上的概念,信息量越少,区分度越大;越往下的概念,信息量越多,区分度越小。




六,关于“知识重构”


196_梁182.JPEG

图53-55梁182



197_梁183.JPEG

图53-56梁183



198_梁184.JPEG

图53-57梁184


小结:


1,知识最初的建构:是人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抽取其经验规则,扩展到记忆信息中的过程;


2,知识重构:知识在被被传播交流时,被另一个人理解,解释,并与其原有知识进行整合后,才可能被运用,才可能成为新知识;


3,由于知识就是由概念及其相互联系构成的,因此在知识重构后,概念的外延与内涵往往会发生变化;


4,人们在某个领域的知识,往往都是在相同制约条件下建构获得的,因此很类似;


5,一个人在获取新领域的知识时,旧领域的知识几乎派不上用场。我的理解,如果能够将两个领域的知识整合、重构成新知识,那是很稀罕的创新。


**********


以上将《认知心理学》中,与我要讨论的“中医问题”有关的部分,扼要摘录了一下。下面言归正传。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在论述“模式识别”时,作者都会反复强调必须依赖个人的“经验知识”?但人最初的经验知识怎么来的?具体来说,某一个“模式(概念)”,第一次是怎么进入人的“长记忆”中的?肯定不是娘胎里带来的,对不对?我没有看到作者们在任何一个地方论及。也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因为太“平常”了。


比如某甲,一辈子还从来没有见过,听说过,吃过苹果。某一天某乙拿了一个苹果递给他,并说:“吃个苹果吧!”。某甲看了,摸了,嗅了,吃了苹果,于是“苹果”这个模式(概念)便“不费吹灰之力”进入了某甲的长记忆系统里。


仔细分析,完成这个过程,其实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苹果”这个词,与实物苹果必须同时出现在某甲的感觉里。设想一下,如果对某甲,从小就不允许“苹果”这个词,与苹果的任何刺激(实物苹果或其变相刺激如照片影视,苹果汁等)同时出现在他的感觉里,那么某甲一辈子也建立不起“苹果”这个概念。他如果吃过苹果,他也无法向别人表达吃过的这个东西。


俗话说“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也是因为他无法将“黄连”这个词,与黄连之“苦”的感觉刺激,同时(绑定)传递给其他人。


因此,某甲要从某乙处获知某个概念,必要条件就是同时从某乙那里获得表达此概念的词,与此概念代表的实物的感觉刺激。


此条件中其实还包括了一个没有明说的条件,那就是某甲与某乙所受到的感觉刺激,必须双方“公认”是同一个刺激源。(时间先后可以错开一点点,但不能长到发生误解)。


这个问题好像也不值一提,因为太平常了。不过,在一定条件下,它就不平常了。在《心理学》关于感觉的论述中,我们知道有“外部感觉”与“内部感觉(机体觉)”的不同类别。能够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公认”是同一个源头的感觉刺激,只能是“外部感觉”;而“内部感觉”只能一个人“独享”。这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又知道,感觉刺激是人类一切知识的最初来源。在人类当今的所有领域学科知识中,其最初的感觉刺激,几乎都是“外部感觉”,只有(以)中国的“道家”及由此创立的“中医医理”(为代表的)学问知识,其最初的感觉刺激,是来自于“内部感觉”。


上面《认知心理学》的论述说明,当一件事物(模式)的感觉刺激,不能被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人“共享”时,由此形成的该模式的内部表征,难以“约定俗成”,也就是难以形成语言中的词语。即使勉强采用了一些词语来表征,但表征的概念的外延与内涵,各人相差会很大。这种差异,又给每个人在相互学习、重构此领域的知识时,带来很大的困扰。这就是“中医学”至今不能像其它学科那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得越来越完备的根本原因。


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中医知识的获得,过程大致如下:从感觉开始,假设知觉模式,与“环境”(药物及其它治疗措施)互动,检验假设知觉,重新决策……经过多次反反复复的分析、归纳、总结,最后得出规律,形成“知识”。(祥见我的博文《感觉的辨认与定位----“求道”与医理研究的方法》,我以后打算用现代心理学名词概念,对此文内的种种具体心理、思维操作过程加以解释)。


那么,“中医”到底是不是“科学”呢?一方面,与现在世所公认的“科学”如物理学,现代医学相比,除了最初的“感觉刺激”不一样外,后续的信息加工过程并没有本质差别。因此可以说,“中医”是“科学”。因为毕竟没有人给“科学”下一个定义,其中包含这样的句子:源自于“外部感觉”所创立的学科知识之一部分。


另一方面,由于“内部感觉”与“外部感觉”极其不同的特性,使得中医医理研究过程,与其它从“外部感觉”创立的学科知识,有很大的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机体感觉”中,极其微弱、模糊的刺激,甚至情绪、心情这一类难以言表、貌似纯心理活动,实则与生理有密切关系的刺激,也被纳入“研究素材”。其次就是相互交流、沟通的困难。因此也可以说“中医”不是“科学”。


综上所述,现在的“中医学”到底是不是“科学”,实在是个很难说的问题。但说中医是“骗术”“巫术”的人,可以住口了。


相关的话题,还有很多话要说。不过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话要一段一段地说。关于中医为什么会被争论不休的话题,今天就暂谈到这里。找出问题症结所在,这是第一步;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是第二步。



(注: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对本博主题有兴趣的朋友加本人QQ554240962,注明“科网博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5323-1106299.html

上一篇:52、宇宙膨胀之我见
下一篇:54、再谈中医现代化路径
收藏 IP: 219.133.17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4 10: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