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hyf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thyfan

博文

潜移默化学国学 精选

已有 4584 次阅读 2016-5-7 15:2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上周五一节,我们一家就近找了个地方带婳婳出去玩。

路上经过一条河,大型的挖掘机正在清淤挖河道,我想起来前些日子看到一个新闻:未来,北京市每条河都将设置“河长”,负责河湖生态环境,如果河道污染,将追究河长的责任。

我开玩笑说,河长这个名字不好,应该叫河伯。婳婳爸爸也乐了,婳婳也跟着乐。

我问婳婳,你乐什么啊?你知道河伯是谁吗?

婳婳说,我知道啊,河伯就是河神,投巫救女西门豹,赁浣逢妻百里奚嘛!《笠翁对韵》里我不是背过么?

我第一时间托住我的下巴,乖乖啊,我也背过这个,我跟婳婳一起背的,我真不记得了。西门豹、百里奚的故事我都知道,但是这句话我真不记得了。

原来,每天有一搭没一搭地背这些,婳婳真的记住了。我的国学教育计划已经显出成绩了。

国学,现在在很多人眼里,已经是一个怪胎了。

似乎国学的门槛太低,是个人都能讲国学、教国学,挂上国学大师的头衔。

很多打着国学教育旗号的培训机构,讲师也许初中都没有毕业,但是一点也不妨碍他们招生赚钱。如此一来,国学教育已经沦落成骗子和传销那种性质了。

但是,就我自己而言,我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些是非常有价值的,对现在的孩子而言,接受一些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很有必要,所以我从婳婳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有意识地教她国学知识。

由于那些国学培训机构良莠难辨,花钱再买不高兴不值得,而有些所谓国学大师的解读也不靠谱,完全就是凭空臆想。按照我的理解,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就是死记硬背之后融会贯通,于是我就自己想得起来就让婳婳背一些国学启蒙经典,我和她一起背,有时候解释解释,有时候连解释也没有,生背。

在和她一起背诵这些经典的时候,我根本没有特别指望她能记住。毕竟现在的语境已经和一百年前不一样了,死记硬背住就算很厉害,要是能活学活用简直就是超额完成任务。

我自己从小喜欢背诗词,说话的时候也喜欢掉书袋,所以婳婳从小就跟着我读小诗,从“离离原上草”到“春江潮水连海平”,只要我知道的诗词,我再一次跟她一起背诵。

到了五六岁的时候,婳婳已经能背很多古诗,我把她背的《将进酒》作为我的手机来电铃声,毛主席的几首《沁园春》都能流利地背出来,《春江花月夜》也是她的拿手背诵节目,能够一口气憋着背,背完后自豪地大喘气。

几岁的时候她也就是背背而已,跟我比赛获得成就感。随着她上学,跟着老师正式学习,对背过的那些诗词歌赋开始有了活学活用的意识了。

比如,在跟我聊天的时候,她时不时会蹦出一些押韵对仗的词汇,有的就是直接是诗句。

有一次晚上写作业太久了,回家后已经月上中天了,我不由得跟她说,你看,今天的月色好好啊,连星星都没有几颗,婳婳说,月朗星稀,乌鹊南飞!

我说我最喜欢的还是辛弃疾的那首诗,婳婳就纠正我,辛弃疾的那不是诗,是长短句,妈妈你是不是说明月别枝惊鹊啊,我也很喜欢哦!然后我俩就你一句我一句抢着背下来。

前天婳婳写家庭作业,有抄写诗句,婳婳抄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时候问我,妈妈你知道这首诗是谁的吗?我怎么没有背过?

我一愣,不会啊,我肯定说过这首诗,中秋月圆之夜文艺青年怎么能不念念这首诗呢?估计是她忘记了,又重新跟她讲一遍。

婳婳又问,张九龄是不是就是九岁写的这首诗啊?这脑洞开得也太大了啊!我问她为什么说这个,她说甘罗十二为丞相啊!你说张九龄也当过丞相,九龄不就是九岁么?好吧,我也解释不了了!我经常就这么哑口无言的!

在和婳婳一起背诵古诗词,我并没有一首一首地独立背诵,而是在她差不多能理解一些的时候,有意识地把背景差不多的诗句放到一起让她背。

比如同样是在船里写成的诗句,我知道的就有《宿建德江》、《泊船瓜洲》、《泊秦淮》、《早发白帝城》、《江雪》、《江上渔者》等,后来她还知道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乃至《春江花月夜》,我把这些都放在一起让她背,告诉她为什么古时候有这么多在船上写的诗句,因为古时候交通不便利,很多长途旅行都是走水路,很慢,所以诗人就容易留下诗句了。并且把这些诗句放到一起,婳婳对于江景的描写就非常清楚了,更加能触类旁通了。

现在婳婳能跟我一起,就同一件事物背诵不同的诗句,比赛看谁知道得多,甚至有些时候我不如她,为了教她,我都是重新抢记,已经不如她记得牢了。

在跟她一起背诵的过程中,尤其是把有一些相关联系的诗篇放到一起的时候,我对小时候囫囵吞枣背下的诗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有时候我想,为什么现在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教育为什么不能这样呢?把有一定联系相关性的诗句放在一起教,应该会有更意想不到的效果。

同样是《卜算子.咏梅》,把毛主席的“风雨送春归”和陆游的“驿外断桥边”放在一起,就能很清楚地比较出两者的意境不同,气魄不同,抱负不同了,也更能理解陆游一生坎坷的境遇了。顺带又让婳婳背一遍《示儿》,她就更清楚了。

自从婳婳清楚地告诉我河伯,告诉我西门豹投巫救女的故事,我总算理解那些老先生为什么什么话也不说,就拿一把戒尺逼着幼童们摇头晃脑地背了。

国学教育并不在于报个班去听讲,而是孩子自己日积月累的过程,指望一朝一夕就学成是不可能的。

国学也许在未来的生活中并没有什么作用,但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一定要拿回报率和性价比去衡量,做一些看似无益的事情,有时候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至少以后,婳婳看到美好景致的时候,不会词穷,只能说,哎呀,太美了啊!她还知道用美好的词汇去匹配美好的景致,去抒发美好的心情,那就够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18488-975601.html

上一篇:中文科技专著,你真的会写吗?
下一篇:母亲,您教会我做母亲
收藏 IP: 106.34.71.*| 热度|

19 武夷山 郑小康 黄永义 姚伟 曹长青 周健 陈敬朴 袁贤讯 王春艳 张士宏 李颖业 罗帆 fnfeifei zhouwangpu momowu zjzhaokeqin shenlu ron1969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6: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