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rlmyl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rlmylt

博文

农科专业硕士培养中的问题 精选

已有 6923 次阅读 2015-8-12 09:05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立秋以后,临近秋季开学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昨日,收到一个科学网认识的QQ好友发来的短消息:她想毕业后直接工作,决心放弃北方某院校农业专业硕士的录取资格。故事如同大凉山最悲惨的作文的主人公一样老套和惊人的相似:姑娘现年25周岁,出生于北方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家中排行老大,下面有二个弟弟,一个正在读高中需要支付昂贵的学费,一个正在筹办婚礼需要建房、准备天价的彩礼。女生的母亲生病在床,欠下一笔数量不小的医疗费,父亲在家种地,守着几亩薄田。读了四年的农学专业,大学毕业感觉什么也没有学到,为躲避就业所以考了农业专业硕士。录取后回到家乡,看到家中因读书而致贫的凄惨光景,再耳闻目睹村里出来的大学生在城市打拼的艰辛历程,觉得硕士毕业也没有好的发展前程,再考虑到一笔不菲的学费和年龄的关系,于是打了退堂鼓。

    QQ空间,我这样提醒她:农学专业属于生物学领域,除了考取公务员、事业编外,在人才市场上并没有多少竞争力,从事低端的商品推销、保险代理,对于一个性格内向、体质文弱的农村出来的女生,是很辛苦的,而且没有什么发展前景。她说,准备考偏远山区的特岗教师、村官。看到她决心已下,我只好这样安慰道:你现在已经成年人了,相信所做的每一步决定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社会大学也很能锻炼人的。我的高中很多同学,毕业后也没有考上大学,我的大学同学毕业后绝大部分没有读研究生,他们也能凭借自己的双手,过上虽说不上富贵、但温饱有余的生活。

事后我沉思:昔日高大上、令人羡慕的研究生文凭,如何贬值到不如一份薪水低廉、临时过渡性质的特岗教师、山区村官地步?从农业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上,也许可以找到一点端倪。

客观评价,在设立科学硕士的同时,扩大专业硕士的招生规模,初衷是好的。然而,在培养计划、指导教师选聘、实践环节、实习基地上缺乏配套的措施,导致培养出来的专硕在科研能力上不如科硕、动手能力上不如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尴尬境地。在东部某农业院校,与科硕国家奖学金评比的残酷竞争相比,分配给专硕的指标因为无人发表论文而无法完成。据另一所农业院校一份内部就业统计资料,该校农科硕士的7月份就业率约为40%,专硕与科硕相比,没有任何优势。更为糟糕的是,由于科研素质差,动手能力弱,专硕毕业后改行的比例高于科硕。

在很多农林院校,农业专硕的导师绝大部分为从事基础研究、擅长论文写作的科硕导师,第一年的学习时间为广而泛农学普及课程所填塞,第二年名为半年实践、半年论文,实际上半年找工作,半年应付简化的高大上的理论研究论文。糟糕的是,由于培养时间短,科研素质差,很多导师对专硕的培养并不上心,给研究生所选的课题经常为既非实践课题、也非真正理论研究的虚拟的“伪”研究课题。最为短腿的是实践环节。名义上每个院校都有很多实习基地,但那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最终的结果,是导师托亲戚朋友的忙,胡乱找了个与毕业论文、研究方向八竿子打不着的实习单位,签字盖章了事。

 近几年,在一些农林院校,由于性价比太低,农业专业硕士报考人数少,经常需要调剂才能勉强完成招生计划。在录取的学生中,报到率低、退学率高的现象时有发生。当昔日光环无限的硕士与临时工岗位的农村特岗教师、山区村官的同台竞争中,竟然毫无优势的时候,当贫困山区农家子弟无法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时候,是应该反思农业专业硕士这一改革事物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14548-912420.html

上一篇:那山、那树、那人
下一篇:国防科工系统科研管理体制的启发
收藏 IP: 180.102.35.*| 热度|

15 陈楷翰 柯浩 姬扬 黄永义 霍艾伦 蔡小宁 秦克周 刘智 王继华 农绍庄 杨洪强 zzxjw chenansb xzjcn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8 21: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