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h7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h77

博文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一) 精选

已有 12330 次阅读 2013-11-10 00:30 |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美国, 公园, 国家, 黄石

成立于1872年的黄石公园据说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当年在批准它的文案里是这样说的:为了人民的利益,黄石公园被批准成为公众的公园及娱乐场所,同时也是为了使它所有的树木,矿石的沉淀物,自然的奇观和风景,以及其它景物都保持现有的自然状态而免于被破坏。”——这也基本确立了现行于世界各国的国家公园的宗旨(中国大陆还没有统一明确的国家公园理念,各大风景名胜区似乎都是奔着赚钱去的)。

黄石公园位于怀俄明、蒙大拿、爱达荷三州交界之处,主要在怀俄明。公园最著名的景观是众多的地热泉,据统计公园有3000多处温泉、泥泉和300多个定时喷发的间歇泉!尤其是间歇泉,全世界其他地方所有的间歇泉加起来,其总数还不及一个黄石公园来得多。除此之外,黄石还是美国最大的野生动物庇护地区。作为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享有的巨大声誉是其他很多美国国家公园难以相比的——到了美国如果不去黄石似乎就白来了。我于7月底从洛杉矶出发自驾游黄石,完成了在美国的这一必修课。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图游黄石公园。

 

1.   黄石公园内的主要道路是一个8字形,我们花了两天的时间,沿着这个8字游览了公园的主要景观。第一天的行程是8字的上半部分。


2.    早上,从公园的西边沿着静谧的Madison河驾车进入公园


3.    往公园内部行驶,地热的力量开始显现出来,草地上开放着很多野花,河水水面不时蒸腾起雾气氤氲。这是我们经过的第一处地热泉。初次相见,异常兴奋。

4.    向北沿着Gibbon river,经过一个比较大的景点Artists Paintpots.

5.    从较高的地方看下去,雾气缭绕,远方的森林和山峦清晰可见

6.    大约中午,终于到达第一个较大的景区 Norris Geyser Basin


7.    这是一片较大规模的地热泉,可以经由栈道深入其中,近距离观赏


8.    艳丽的热河


9.    热泉倒影


10.来张黑白的


11.离开Norris景区继续前行,发现路边的一个turnout聚集了一堆人,果断停车凑热闹。经过望远镜一番搜索,熊出没!虽然隔得远,但也算看见了野生熊,离开时满怀激动。


12.继续北上。路边的一个小景点sheepeatercliff,可以看到火山熔岩慢冷却形成的石柱。加州的DevilsPostpiles有更好看的,以后跟大家分享。

13.有趣的是在乱石间有一只Marmot,懒懒的样子超可爱

14.发生什么了?注意前面的石头上还有一只小地鼠哦

15.大约下午2点,达到公园西北的著名景区:mammothhot springs


16.台阶状的热泉沉积,五色斑斓


17.清澈的热泉底好多美丽的结晶


18.Mammoth spring

19.Mammoth spring

20.钙的沉积,洁白如雪

21.Mammothspring

22.8字的西北角向东折行,是一片高山草地


23.经过Washburn的时候,下起雨来。山上野火烧过的树林



24.天气不好,时间也不早了,我们从8字的中间向西横穿公园返回。下午45点再次回到Madison河附近。恰好是骡鹿们觅食的时间。

25.回眸,拍什么拍!

26.唉,别拍了,我闪还不行?

27.风吹草低

28.下午6点半,离开公园,来到门口的Yellowstone小镇。我们住在St.Antony,还有近2小时呢

29.在回程的路上,Henrys湖附近,看到了落日的余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71518-740430.html

上一篇:犹他州印象(五)— Highway 163
下一篇: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二)
收藏 IP: 202.38.198.*| 热度|

52 曹聪 蒋迅 孙启高 许培扬 袁刚祥 李学宽 汤济鑫 吴耿 徐军 史仍飞 陈钢 孙瑜隆 余志伟 李健 张忆文 张能立 陈湘明 罗帆 马仁锋 强涛 李土荣 徐长庆 杨春 陆俊茜 聂广 汪晓军 熊李虎 唐凌峰 尚书勇 鲍海飞 毕重增 陈龙珠 杨正瓴 张永忠 吕洪波 文蓉 王春艳 林中祥 金小伟 刘光银 梁建华 包德洲 张婷婷 高建国 biofans happyspoon goett xialooking blackrain007 yunmu happylittlejoe gief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10: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