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ag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ditage

博文

2018 ISMTE 亚太会议后记

已有 3325 次阅读 2018-4-16 17:36 |个人分类:来自Eddy博士的发表专家的信息|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本文首发于意得辑专家视点:学术出版专家在2018 ISMTE 亚太会议吐露他们的肺腑之言

转载请联系小编,图片所有权归意得辑所有


【意得辑专家视点主编 Clarinda Cerejo 于上月底参加了在新加坡举办的 2018 ISMTE 亚太会议,以下是 Clarinda 所分享的会议后记。】

ISMTE_2018-Asia-Banner.gif

我在 3 月 26、27 日出席了 ISMTE 在风光明媚的新加坡所举办的亚太会议,跟我一起的还有两位意得辑的同事,美国公司负责人Don Samulack 和研究沟通服务部门主管 Satyajit Rout 。这次我是会议筹划委员会的成员,在会前便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讨论议程、讲者、组织等相关事宜,因此特别迫不及待想看到我们在背后的心血付诸实现的样子,当然,我个人对新加坡的喜好也是加分项之一!

这次的会议特别有亲近感,有许多在全球学术出版产业熟悉的面孔,有许多引人思考的对话,还有激励人心的话语。推特上的 #ISMTE2018 标签也实时更新了许多花絮,我、Donald、Satyajit 也决定用视频花絮加入社交网络上的对话,我们邀请了多位专家还有与会人员分享他们的想法。

会议由菲律宾大学的 José Florencio Lapeña 教授带来的主题演讲揭开序幕,他详述了他在第八届国际同行评审会议中学到的东西,第八届国际同行评审会议于 2017 年 9 月在美国芝加哥举行,在三天的会议中有关于同行评审、道德、期刊编辑部流程、困扰学术沟通的议题等主题的密集讨论。Lapeña 博士的演讲为后续的议程做了很好的铺垫,特别是在他的演讲材料中,有许多取材自意得辑专家视点所发布的国际同行评审会议报告系列,让我觉得非常荣幸,他在演讲的  PPT 中多次致谢意得辑专家视点更是让我喜不自胜。

Lapena.png



接着,早上的第一个座谈会是由 bioRxive 和 medRxiv 共同创办人 John Inglis、美国化学学会全球期刊发展副总裁 Sarah Tegen 博士和西澳大学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学系的 Michael Wise 所带来,完整介绍了我们必须要知道的预印本伺服器知识。看到预印本在各个学科都取得稳定的成长,甚至已经跨出预印本起源的硬科学领域,是很有意思的发展。


接下来是我在这次会议中最喜欢的课堂,也是全球出版界最近的最热话题:在传统期刊论文之外,更有效地传播科学。在这堂座谈会中,我们意得辑的 Satyajit Rout 携手施普林格自然大中华区学术关系总监颜帅博士与《Annals of Laboratory Medicine》助理编辑 John Yang 博士一同进行,讲述如何用创新的形式,例如视频摘要、信息图和白话简介,通过微信等主流渠道,让研究跨出学术界的崭新可能性,让包含一般大众在内等更广泛的团体一同参与,开启了我们的新眼界,相当振奋人心。

随着中国于近日成为世界研究产出第一大国,微信也变成中国出版社和学会的重要沟通渠道,因此期刊如何使用微信与用户互动成为这堂课最吸睛的环节,而之后的课堂中也持续出现与微信相关的提问。



在当天的午餐和茶叙时间,我、Donald 和 Satyajit 抓紧机会请早上的课堂主讲人为我们录制简短的视频,谈谈他们对 2018 年的展望,并分享一些建议给研究人员,下面是我们在这段时间内获得的成果:

Satyajit Rout 与颜帅博士的对谈

Satyajit Rout 与 John Yang 博士的对谈

Donald Samulack 与 John Inglis 的对谈

Clarinda Cerejo 与 Sarah Tegen 博士的对谈

享用完充满亚洲风味的丰盛的自助餐后,所有人便精神满满地迎接下午的议程。Wiley 亚太区同行评审高级经理 Heidi Allen、World Scientific Co. Pte. Letd. 的 Laxmi Narayan 和 Sarah Tegen 博士带来了一堂精彩的课堂,讲述在编辑部办公室的职业生涯发展,接着 Taylor & Francis 亚太区区域期刊编辑部总监 Lyndsey Dison 针对如何开办新期刊带来了非常实际的分享,她以为何不要发行新期刊做为开头,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Lyndsey 也是接下来座谈会的主讲人之一,搭档意得辑的 Donald Samulack,谈论出版商如何在研究周期中培育作者社群,让大家注意到作者与出版商之间的互动,已经超越投稿发表的交易性沟通,而出版商已经开始接受研究生态概念,提供作者全程支持。能看到实际上有许多出版商嵌入第三方平台和产品,与作者服务提供商合作,以满足科研人员不断扩增的需求,非常有启发性。


Lyndsey 接受我的邀请,录制了下面这段视频,在这段谈话中,可以清楚感受到她面向作者的强烈观点:

会议第二天的内容不仅实用,信息也相当丰富。我们在元数据演进课堂学到了:(1)Crossref 发起的元数据新项目;(2)中国首个接入 ORCID 的出版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以及(3)永久识别码节:PIDapalooza。





每每有克服研究传播的创新出版工具出现总是令人兴奋,会议的最后一堂课就是如此,Kudos 业务发展主管 Peter Shelley 和 StatReviewer 首席科学家 Tim Houla 为我们介绍了给期刊编辑部利用的新工具。



以上,又是一个精彩的会议,为期两天,充满了引人深思的对话,向学术出版专家们学习了很多。

我们也请到了 ISMTE 主席 Julie Nash、ORCID 亚太区区域总监 Nobuko Miyari、、本次会议议程主席 Tony Alves、Kudos 业务发展主管 Peter Shelley 和 World Scientific 的 Rick Lee 来说几句话。

Clarinda Cerejo 与 Julie Nash 的对谈

Clarinda Cerejo 与 Nobuko Miyari 的对谈

Satyajit Rout 与 Tony Alves 的对谈

Clarinda Cerjo 与 Peter Shelley 的对谈

Donald Samulack 与 Rick Lee 的对谈

最后,意得辑赞助了大会团体照摄影,让所有的与会人员都能带着漂亮的纪念照开开心心地回家!



******  ******

WeChat signature design_201803_Dark.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69813-1109320.html

上一篇:《科学数据管理办法》出台,中国数据开放共享时代即将来临
下一篇:做好文献综述工作的 5 个技巧
收藏 IP: 115.113.12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02: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