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天道是否酬勤,真正的科研人尊重“失败者”
已有 4227 次阅读
2012-12-16 21:38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科研, 价值, 失败者, 运动员
可蕾同学发出
惊"天"之问:天道是否真的酬勤?我十分理解她的难过、郁闷、迷茫。如果她正等着好的结果写论文拿学位,那尤其需要她导师真诚的鼓励和安慰。情稳之后,我们仍会回到一个问题,可蕾同学的努力是否真的毫无价值?
早年某教授还未当选院士的时候,他办公室墙上就贴着一幅"科学上没有第二"的励志标语。固然我们需要争当第一,但无数的第二第三和第N都是需要被敬重的。可惜的是我们成者王侯败者贼的文化(时髦的话也可说是"体制")抹煞了所有第二者们的努力和价值。当然,在科研上,我们所说的第二不是那些只是重复跟踪别人科研结果的山寨货,而是本着同样的目标努力却不幸成为第二名的选手。但我相信,抛开可恶也无奈的评价体制不说,真正具有科学精神和科研道德的科研人员,会尊重第二者们的劳动,就像真正的冠军会尊重亚军季军甚至无牌运动员。
举个例子。Krieg于1995年在Nature发文提出具有CpG框架的DNA序列具有很强的免疫刺激活性,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寻找识别CpG DNA的受体,Krieg的团队自然先行一步,三个postdoc两个技术员全力以赴。但实际上当时世界上好几个团队都各显神通,志在必得。等到2000年,Akira实验室在Natue报道CpG的受体是TLR9,其他所有团队的努力都算白费,连当第二的机会也没有啊。但我们能说他们都是失败者么?
尊重无效劳动,不是"失败者"的自我安慰,更不是弱者的乞悯,而是自以为"胜者"或强者应有的胸怀和品德。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止住我国学术造假风气日盛的势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68890-643349.html
上一篇:
一位SCI杂志主编对中国学者科研和论文的看法,令人汗颜哪下一篇:
学写罗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