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与美国,一个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另一个是最大的发达国家,近年来人员交流越来越密切。今年美国又给予中国公民十年多次往返签证,且只要证明自己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到美国去是准备花钱消费的,往往都容易获得美方的签证。中美二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二个经济体,将来的互动也将越来越密切。
这次为参加孩子在美国的毕业典礼去美国呆了二周多,也跑了美国的不少地方,从我自己的观察了解,写一点在美国的见闻与感受。在美国为了方便出行,也在几个城市租了车。总体上感觉美国人开车比较遵守交通规则,也能相互谦让,虽然现在美国的年度汽车销售总量冠军的桂冠让给了中国,但由于历史沉积的原因,美国的汽车保有量仍远远大于我国,路上的车很多,在高速公路上车速也很快,但发生的交通事故是极少的。在不同的城市,碰到许多美国人,往往都彬彬有礼,在街上看到相互争吵的都非常少。报纸上常有美国发生严重枪击事件的报导,难以与在美国看到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国内也许因人口密度大,人们的压力普遍较高,脾气也相对火爆一点,在街上看到吵架甚至动手的现象是常有的事。我想,若我们不控制枪,也象美国允许人人都持有枪,那将是一幅多么可怕的场景。
在美国,大学生研究生毕业后找工作,最容易找工作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及其应用专业(CS—Computer Science),好象这二十多年来,一直是这个专业容易找工作。记得当年我不少研究生同学到美国留学,后来留下来在美国工作的,绝大部分都改到了这个专业,并利用电脑方面的技术,找到了留在美国的工作机会。从平均薪酬来看,做与电脑相关工作,且有美国学位的人,正常年薪在十万左右,资历久一点,年薪更高。这种与电脑相关的工作,绝大部分并不是做电脑相关业务的公司,而是这些公司必须利用电脑收集与分析客户的信息,电脑规划或组织物流,电脑协助公司的评估与管理等等。有人做了一个并不是很精确的比喻,如一个食品生产公司,可以招一批中学毕业的员工做操作工,几位与食品或机械等相关的专业人员做生产技术管理,而在市场信息收集分折、组织货源、生产管理等方面需要数据处理与电脑相关的人员几十人。更不用讲银行、金融等整天与数据打交道的公司,以前目前迅速扩张的互联网销售相关的公司。这也是学与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人,市场需求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而学其它工程类专业的留学生,找工作相对困难一些,最难找工作的应是文科类专业,且起薪也较低。与找工作相对应,收入方面,研究生同学中大部分都转到了与电脑相关的服务行业,一般应都有年薪十万美元以上,但若仍在大学的实验室,给大教授老板做研究工作,则年薪低一些。
在美国期间,去了几位已成为美国人的朋友家。在美国一般只要有正式工作,往往都喜欢在城市的郊区买一套房子,尽管他们买房子,不少是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而不象我们往往一次性用现金支付全部的房款。但一般美国家庭的房子都比较大,使用面积在300-500平方米不等,往往带有房前屋后的大草坪。美国人对各家草坪还是有要求的,要求做到绿草坪象地毯一样没有杂草,不少家庭还在草坪上点缀一些漂亮的小园花。我也向他们问了一个比较蠢的问题:若我家草坪不打理会怎样?他们的回答是邻居会不高兴,且社区也会来干涉,因为这有可能拉低整个社区的房价。要达到这种美化程度,草坪要用化学药剂除草,杀虫剂除虫,施加化肥,还要定期剪草。我曾经在国内参加过一个高尔夫球场的污染问题评估,我想这漂亮的草坪,其产生的污染与高尔夫球场的污染是类似的。美国人的平均寿命据统计达到历史上最高的78.8岁,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美国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一般认为环境污染也比美国严重得多,但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也达到76岁,也许象漂亮的草坪一样,漂亮的表面下往往也存在严重的污染。若能用更自然和环保的方式处理草坪及其它事项,也许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人的寿命可能更能延长呢。
美国家庭的住宅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住在我同学相同的社区,克林顿的房子与社区中其它房子还是有一点差异的,这个社区其它的房子差不多都是开放式结构,可能为了安全考虑,克林顿的家则有比较高,且封闭的围栏,外人正常只能看到大门与围栏,一般看不到其家人在自家院子里的活动,且大门上也能看到视频监控系统。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纽约郊区的住宅
美国中产阶级居住的社区,夜晚是安静的,走在社区内部的路上,只听到虫鸣及偶尔社区外围公路上呼啸而过的车辆噪音,路灯都没有,光污染也较少,能看到满天闪烁的繁星。真让我有回到农村的感觉。我们好不容易从农村,随着城市化走进城市,可美国人却从城市走向农村了,这真验证了“螺旋式发展,波浪式前进”的社会发展规律。我也想起网上曾经流行过的一个有趣的段子:乡下人开始吃得起肉的时候,城里人要吃蔬菜了;乡下人开始穿得起料子衣服时,城里人却开始穿布的了;乡下人开始用纸擦屁股时,城里人用纸擦嘴了;乡下人开始吃得起糖时,城里人开始尿糖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3: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