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学校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座谈会,会上有教师提出,现在一些新开办的高校,如深圳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等,发展势头迅猛,已影响到我校在广东新招本科生的生源质量,新生录取名次排序增加。这些新高校用优厚的待遇,吸引了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并利用深圳地方政府的高补助,也招收了许多博士后,从而导致发表科技论文,申请国家基金,青年基金等对学校排名比较有影响的显性指标不断上升,故也吸引了一些好的生源。我们也应该用更多的投入,加大引进力度,以避免生源质量进一步下降。对于这观点,我只是部分支持,并持保留态度。
得益于改革开放,深圳是国内发展最快,高新技术产业多,税收丰盈的一线城市。深圳的高校,都是改革开放后陆续新建的高校。一方面地方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大,另一方面历史包袱少,很容易形成“钱多,人少,快来!”的局面。而象我们华南理工大学,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离退休教职工人数,已赶上目前在职的人数,学科众多且齐全,几乎包含了理工科的各大领域。除个别战略性重点扶持的领域应加大引进支持力度,全面开花地支持,还要得到现有教职员工与离退休员工的支持以维持和谐的局面,显然是不现实的,也难以有那种强大的财政实力。
建校时间长了,既会形成文化历史沉积,也会带来历史的包袱。厚重的文化历史沉积,不是短期能建立起来的,也不是通过金钱可以购买的,但若不重视文化历史沉积厚重的底蕴,它就象一些单位的无形资产流失一样而失去应有的价值。与这些财大气粗的新高校竞争,只从给钱,给实验室及设备等硬件条件上与他们比,显然老高校历史的包袱成为其弊端。但能若充分分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一样能吸引到优秀的生源,让老校永保青春,让枯枝老树蜕变为“长青藤”。
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是靠校友来传承的,学校毕业的校友,应成为老学校最重要的资源。在珠三角即现在的大湾区,不少生产企业的主管经理都是华南理工大学的毕业生。我校的学生容易找工作,就业率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与有这些广大优秀的校友分不开的。作为老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为学校的发展服务。不少人一提到校友支持母校的发展,就想到让校友给母校捐款,这种想法不对。支持母校的发展,捐款是一种方法,但给学校提建议,贡献出自己的人生经验,从思路和理念上帮助在校的学生,了解社会的需求,让学弟学妹们在学校拓展自己的能力,将来能更快地适应社会,也许比捐款捐物更重要。学校应设立校友回校日,给回校的校友提供与在校生交流平台,让在校的学生,分享校友成功的喜悦,也可了解校友的失败教训,只要是传播正能量,都可以给他们提供交流的机会。
校友在母校渡过了难忘的青春岁月,作为母校,也应该让校友回到母校能有一种归属感。现在不少高校,动不动就合并,经常更改校名。校内的院,系也常常随领导的意志而不断重组。这样,有时校友返校,都不知道该回到哪个院系,从而破坏了校友们应有的归属感。当然,随着学科的发展兴衰,必要的重组是必须的,但频繁的重组显然没有考虑到将来校友的归属感问题,也没有想到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形成的品牌意识。而这些做法,都会对老校形成的历史文化底蕴的优势打折扣。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校友们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加强校友的联系,校友对母校的支持力度肯定会不断增加。只希望校友们提供捐款是没有大出息的,应鼓励和协助校友们提供奖学金,帮助校友们捐助建设命名的大楼,甚至鼓励和协助捐助命名实验室或研究中心。
美国的所谓“长青藤”学校,绝大部分是私立的百年老校,校友的捐助是学校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他们对校友的服务,让校友们有归属感,且保证学校的品牌价值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个半小时的民主生活会,本来希望每个教师代表讲3-5分钟,让大家都有进言献策的机会。前面有些代表,建议太多,时间就拖延了,会议该结束了,还有不少代表没有发言,只能提供书面意见。我就属于要提供书面意见的。反正要写,就写一篇博文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03: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