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lorw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ylorwang

博文

总觉得“全英班”得不偿失 精选

已有 12171 次阅读 2017-1-19 08:13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设计, 环境工程, 英语教学, 全英班, 教学效率

为了提高学校的国际化程度,我们也开办了“全英班”。我担任了环境工程全英班的水处理工程设计这门课。通过这二年“全英班”的教学,及对教学效果与学生能力评估,总感觉在现阶段办“全英班”,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学校都有点得不偿失的味道。

我的英语不算很好,主要是与国外专家,美国工程师一起做工程时学的,应用性还行。工作态度也好,我的课安排在当天早上的第一节课,早上从家里开车到校园至少要半个多小时,正常总是我第一个到教室。为了增加教学效果增加趣味性,除讲一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外,在讲课过程中,我也穿插地讲一些我碰到的,及听说的关于工程上出现的事故及最终的解决方案。由于不是用母语讲述,就难以讲解得流畅,自己也觉得别扭,尽管有些关键的地方我仍用中文“点睛”,我估计学生们也听得云里雾里。当我问他们是否听懂了,存在什么问题时,他们又不提任何问题。

学期结束要考试了,我还安排了一次答疑,参加答疑的学生也比较少,几乎没有提什么问题。我想,大家应该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考完试,改试题时,我就发现不少学生考的成绩极差,虽然考得好的学生,考试成绩也考到近90分的好成绩。但几个考得差的同学,20分都没有拿到!其实我的考题,除了我这门课教的一些知识,还有许多关于水处理工程,水处理工艺的基础内容,考出这样的低分,不仅说明我的课没有学好,前期的一些相关基础课程也学得很差。

偶尔碰到从我校毕业的学生,聊起在大学时学的一些课程,反馈的意见往往有用英语讲授的全英课效果比较差。对于我们老师来讲,不用母语讲述,总觉得讲得没有那么透彻,生动。而对于学生来说,有不少内容可能也是“似懂非懂”。我知道,全英班的初衷是增强学校的国际化能力,为将来能招收国际学生做准备,但连续数届的环境工程全英班,并没有招到几个外国留学生。现在看来对于全英班的同学,唯一的好处是为出国留学做准备。事实上学生在读大学期间或毕业后,找到美国,英国的名牌大学继续深造也不容易;现在大家也知道,在国外找一个野鸡大学,花不菲的钱捞一个所谓的“洋文凭”,在国外也不易找到工作,回国了,在不少国人的眼中,含金量也不抵国内的重点大学研究生毕业。所以,全英班上,毕业后就出国留学的比例并不高。按照教学课程的设计,以及学生掌握的技能情况来看,“全英班”毕业的学生,若毕业后在国内找工作,除英语能力强一些外,没有其它竞争优势。学生们似乎也知道“全英班”不能帮助毕业后找工作,所以,作为本科毕业的班级,找工作的人不多,大部分都去考国内各高校的研究生。按照这些学生课程学习情况,虽然现在考研的成绩还没有公布,我预测他们也不可能考出什么好成绩,有可能我们重点大学的这个“全英班”,考研的录取率都达不到一个普通大学,甚至三流大学的“考研补习班”!

理想与现实总会存在差异,通过几年的运行,我想是该对“全英班”做检讨的时候。我国的高等教育,首先应该是满足国内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不是作为国外留学预科班,为了向国外输送留学人才。考虑到全球化的发展,增加外语,特别是应用外语环节的教学也是应该的,举办“全英班”这样的尝试是合理的。但对其教学效果与成效进行评估,开展学生的反馈与跟踪,如何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探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32399-1028515.html

上一篇:拒稿可能有点小气但也有道理
下一篇:破解“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难题
收藏 IP: 183.240.17.*| 热度|

35 姬扬 冯喆 郑俊 陈楷翰 武夷山 王毅翔 孙华 杨正瓴 彭真明 高友鹤 王春艳 蒋大和 徐绍辉 赵美娣 尤明庆 蔡小宁 王府民 文克玲 王安良 吴斌 吕喆 吉宗祥 罗鸿幸 曾红 肖小敏 穆仕芳 sqcrft wqhwqh333 xlsd qzw lab4502 idealist lan6603 crossing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4: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