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同梦”一词,由陈龙珠老师创造,特此说明,免得说我“学术不端”(松子语)。
其次,嵇教授作为一个行为艺术家,一会来一会去,实际上既没来也没去,不是很正常?为什么松子每天宣传动保,黄小邪每天演小品,YCMM每天风花雪月就可以,嵇教授演个打擂台兼飞去来兮就不可以?当然,我也支持包括林中祥老师等等对嵇教授的火药味十足的争论,也支持陈安同梦继续骂他臭不要脸,因为“来而不往非礼也”!反正我也被嵇教授拉黑,有人臭他不是好事?行为艺术嘛,讲的就是个平衡。
但是,北川被洪水淹是不是事实?到底跟以前地震对地质状况的影响有没有联系?给北川重建的钱花得合不合理,要不要讨论?水军比不比得过洪水?
科学网,作为一个全球华人知识分子的平台,要不要关注这件事?
当然,我们应该关心刚刚发生的地震,应该关心芦山地震的后续问题。但是应不应该通过讨论北川的问题,以便更好地讨论马上要处理的问题?
陈龙珠老师通过他的博文追踪了北川纪念馆花费的有关报道,希望大家能够关注。
另外,陈老师对我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在你自己的博客上指名道姓地瞎嚷嚷什么呢?我已新闻追踪基本弄清了汶川地震纪念遗址投资数额的问题,对你们在争吵于区域规划安全问题根本就没发言过。既然你关注,说3点吧:(1)那个问题在科学网看似是陈桂华首先提出来的,最好你去向他请教是否有更深入的计算分析而不只浅表的点评;(2)汶川八级地震大致是几百年还是几千年一遇的大震?如此大震时现在他们担心的那几处之地质稳定性严重恶化了还是基本维持于稳定?(3)汶川大震造成极震区岩土体损伤,雨季滑坡和泥石流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多发,并引起相邻河道淤积或堰塞继而引发水灾,后续投资整治河道是否应该?(4)工程问题是科学分析与权衡利弊后决策的产物,不可能保证绝对正确和安全,遇到意想不到的事,及时处置才是正道。就写这些吧,得知去年这时我去考察山区农居的甘肃天水地区刚发生了6.6级地震,还不知道损失如何呢。”
地质俺是外行,但作为一个公民,根据common sense,综合陈老师意见,我的提问如下:
(1)地质稳定性的定义是什么?如何测定?(不要跟我讲统计模型,不客气地说,我对统计模型比大多数人要熟,不管你换个什么人名说某某发明的模型之类,或者发了Nature子刊之类。我关心的是,你看了哪些参数,如何测定的,为什么?)
(2)北川的地质稳定性是如何考证的?
(3)当时建馆考虑洪水没有?考虑堰塞湖没有?整治河道是不是应该先行?
(4)我是学工程的,所以当然知道利弊权衡,但是问题是首先考虑到利和弊没有?考虑是否够周全?如果不够周全,其原因是什么?
我想,有很多人跟我一样,对以上问题,期待专业的解答。我们有权利知道答案,因为这片土地,既属于你,也属于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