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学徒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bohua

博文

吴天明说:你当导演可以超过张艺谋

已有 4451 次阅读 2008-9-20 05:32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

吴天明说:“你当导演可以超过张艺谋”

有幸家住美丽南非开普敦,今天没事来到蔚蓝的大海边,懒洋洋地躺在白色的海滩上,闭上眼,任凭和煦的海风吹过,什么都不想,忘掉一切的学术难题,什么湍流、什么微机电系统、什么量子物理、什么定向声波能武器。。。,太可怕了必须忘掉,回到儿童的状态,什么都不想。。。

可人的脑子完全不思考几乎不可能,就是睡觉还有梦不是吗?

看到大海中的远洋轮船,我的思绪将我带动2万多公里以外的深圳《文博会》期间。

由于我有位兄长罗欣是中国电视剧商业化的第一人,所以在影视界有很多的联系,也曾支持和资助过许多的朋友。有一天,我们与世界著名导演吴天明到深圳参加《文博会》,推动《华侨三部曲》大型电视连续剧(计划90集)的活动。

期间吴大哥(这是影视领域对其领袖地位的尊称,曾获得第一届终身导演成就奖),就突然对我说:“你可以当导演,五年可以超过张艺谋。” 并说:“我现在在推动一部描写中关村海归创业的连续剧,我当总导演,你做执行导演。”说实在的,如果是你也会觉得不可思议!但吴大哥反倒很认真,说你有经历,而且是张艺谋那个时代的人完全没有的经历,做一名好的导演很简单:就是要有经历,会讲故事。

罗兄也觉得不要怀疑吴老大的眼光,不妨试验。果然第二天,吴大哥就用电子邮件发来了四百多页的剧本。要求我尽快写出指导电视剧拍摄的《导演阐述》。说实在的,当时我这个自然科学学子真不知如何下手。

为了速成,我即迅速到广州书城购买了所用有用的电影书籍并在网上订购了中央电影学院所能出版的导演系专业书籍,快速恶补,迅速看完剧本,马上应用,写出我的第一篇《导演阐述》。给吴导发去,反映很好。但遗憾的是由于投资方的原因,这个剧就暂时还进入拍摄。不过,我的确觉得导演是“好当”,几天自学就几乎成就了一个大导演,相比还是做科学研究最难啊!

但回想起来,觉得如果真的进入这个行当又应验了吴大哥的推测,那我们就不就少了一位科学学徒了吗?或者说不准被选做什么大“奥”型活动的总导!

但后来看完本山大叔的段子:“那谁敢,否则就给你带走”,又庆幸还没有去当导演,否则…,我这时不自觉的掐掐大腿还能有感觉,那就放心了:我思故我在! 

那就尽情的享受美丽的生活吧,让我们来一次海上“五月花”号的大Party!

^_^哈哈。

×××××××××××××××××××××××××××××××××××××

附件:


二十集电视连续剧

《情归中关村》导演阐述

【孙博华    2006年6月11日星期二】

关于剧本、剧情和时代

“袁焜抚摸着艾珊的肩膀,艾珊看着小船,眼里闪动着泪花,“多美啊!”众人目送着“五月花”号小船,慢慢地驶向远方……” 《情归中关村》应该说是一个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描写“海归”创业的现实主义作品。看过这个剧本,我恍惚也跟剧中的袁焜一起回到了熟悉的清华、北大、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北京师大、美国硅谷、纽约唐人街、阳光灿烂的美国加州,仿佛看到了北大未名湖、清华近春园、斯坦福大学大门的椰子树林、大草坪、钟楼,和似乎很熟悉的人物中间。

《情归中关村》以海归精英、本土人杰和美国出色人才之间的感情纠葛、悲欢离合为主线,以海归企业成功缔造中国芯片,连手民营企业购买美国知名公司为副线,将中关村作为主要背景,穿插硅谷、斯坦福大学等海外场景,深刻表现主人公的曲折命运和心路历程。全剧情志相容,人生风月与时代风云并蓄,通过展示新世纪中国企业与世界接轨的崭新篇章,抒写经济转型时期当代人情感的漂泊与回归、执着与困惑、寻觅与失落、 挫折与成功。

这个故事进入到了留学生在西方社会生活的实景和回国创业故事中。我们时时刻刻能感受到中西文化在具体的生活细节中的冲突和融合,也时时刻刻能感受到在海归这种风光背后所深埋着的辛酸、眼泪、奋斗、成功。最重要的是,通过男主角袁焜留学和情归中关村的经历,以及在他的亲人、同学、同事之间所引发的种种具体事件和情感冲突的背后,我们阅读到一群高尚灵魂。 

我们这个故事以袁焜、艾珊、赵达川和刘倩蓉为核心的留学生群体的生涯为剧情框架,展现了新一代留学生在西方生活和学习中所遭受到的种种困境和为改变自己命运所作出的种种努力。这四个人物的关系发展和变化,以及在友情爱情的模糊换位中,已经不是这四个特殊个体灵魂挣扎的经历,而是这一代年轻人都可能在自己生命历程中必然要遭遇,必然要面对的选择。在这四个人的命运中,我们阅读到了什么是高尚,什么是自私,什么是善良。 

《情归中关村》描述的人物、场景、及他们的友情、亲清、爱情、创业、奋斗,已使我这个名海归产生强烈的共鸣和共振,是有感染力的,它的感染力在于它适于每个人。袁焜所表现的创业精神和昂扬正气,同样是进步的,所以说《情归中关村》不仅仅是袁焜的创业梦,它应该是所有的人的梦。当这部作品和大家见面的时候,我相信这个梦能够萦绕我们所有人,萦绕所有的观众,去审视自己,再一次发现自己的创业潜能。

主人公身上浓缩了在海外留学和回国奋斗的海归的性格、情感、历程。我深深的被吸引,对友情、亲清、爱情的种种体验,使我成为主人公的一部分,与他们一起感动、奋斗及享受成功的快乐。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将引发出观众对剧情发展的渴望,主体思想符合整个时代背景,符合中国走向世界愿望。这部电视剧将一定能感动所有海归,还将激励打算回国的海待沿着袁焜的道路去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再次创造知识财富的神话。

我们对这样的人物要用吟唱圣歌般的虔诚去颂扬他们。 

主题

对爱情的执着、知识的渴望和对财富的追求是这部戏的主题。东西文化的交流是陪衬。

风格

阳光灿烂的美国加州、知识创新的美国伯克利大学、斯坦福大学校园、发达富有的美国,充满希望的中国、高速发展的中关村、中国明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北师大。
简单说:浪漫、阳光、不怕困难、充满希望、和蓬勃朝气、现实主义风格。

导演

在这部戏当中,语汇首先是电影视听语言的流畅,动静结合的分寸,内部调度和外部调度的衔接,客观强调和主观感受有机的转换,运动与静止的节奏,东西文化的交流,并利用美国音乐的渲染,勾勒出故事所需的国际空间。在不知不觉中,传达出创作的意图,不留痕迹,把整个的主创的工作隐到镜头后,一切从故事出发,一切从人物出发、一切从美的追求出发,不拘泥某种风格样式,兼容各种流派的创作方法,不过分强调它的外部形式,一切从内容出发,以人为本。

把握“海归”和“土鳖”的形象,东西文化差异的疯狂性爱到热爱中国文化的发展,母性的执着,初恋的激情,西方文明的冲击等。

演员

对于演员的选择上有明确的要求,男演员要健美、智慧、深邃的眼光,女演员要美丽大方,文雅、性感。表演的人很多场景都是英语,要求中英文好.

可以选具备以上条件的年轻演员,可以是没有如何名气的青春偶像型,最好是有留学经历。

提倡现场去观摩,通过这种观摩,找到一种人物之间的联系,找到这种家的血脉感、同学的亲情和恋人的爱情。创作的主攻方向,放在人物内心的分析和寻找,以角色的内涵外延出的感觉,是表演的生命力,真实的表演,才具有感染力。强调人物感情上的逻辑合理,任何不符合逻辑的表达都会破坏角色的真实性。要用心找感觉,不要用力,切忌装模作样。我们只有走进了角色的内心世界,才能找到这个角色在剧中的所有行为与动作的根据。敢用世界级的表演水平,作为我们创作的参照标尺,敢于向最高的境界看齐,敢于否定自己,敢于出新,在不断探索中,在不断思考中,赋予每个角色鲜活的生命力。 

摄影

现有的电视剧都在冬天拍摄,棉衣棉袄,建议在中外的拍摄都选择阳光灿烂的日子来拍摄,避免剧情的压抑感,在整个气氛上应非常阳光;在人物的衣服上,非常具有模特效果的衣服,反映中国在国外是高等的生活,不要像《中国人在纽约》的生活,不要像受苦的感觉。
要有较多的镜头以便剪辑,在节奏处理上应用中快的速度,时不我待的感觉,显示出主人公的奋发向上和中国高速发展的活力。

在拍摄以抒情为主体的段落时,要以缓慢的轨道移动和升降运动方式为主体的表现形式。少量穿插人物中景的关系镜头和有意境的大全景。近景特写都比较主观,加上缓慢的镜头运动,形成带有痛感的抒情风格。表现创业奋斗的镜头要强调光感,造型感,有形式美感,运动镜头有旋律感。其构图,光线,造型和人物细微的表情成为表现主体。人物间细微的交流要通过剪辑来完成。 

我觉得镜头运动节奏的把握,注重光造型的表现力,气氛的营造,非生理视角与黄金视角的结合,美的精致的画面、构图、及流动感受与静止绘画魅力,是摄影和灯光照明设计优先考虑的因素。创业是激动人心的过程,节奏比较紧张,保持快节奏,朝气蓬勃,与中国实际情况吻合。在外景拍摄的时候,可以使用长镜头,如在清华、北大、斯坦福等大学的校园,触发留学人员的情感,描写他们在国外的成功学者形象。

美国旧金山湾区是我们这个戏中一个独特的环境元素,这个城市有着美丽的风光和人文景观。但是我们不是去拍一部风光旅游片,对景的使用要有高度的控制,但要反映成功留学人员的美好生活。我希望我们对旧金山的展示是综合的,它与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生存状态紧密相连。在景的使用上,我们的最高追求是:景语皆情语。 

色彩

不管在美国还是中国,风景都应美好,颜色以代表西方文化的海兰色为主色。
在海兰色中有黑色(T衫黑色红边,西服,礼服)、红色、白色(连衣裙)。要阳光灿烂。

服装

服装上需国际化,在重要场合显示西方特色,男士打领带、领结、女士黑色晚礼服(在国内活动),或旗袍(在硅谷的舞会)。女士连衣裙白色透明。

美工

尽量利用实景加强真实感。强化场景中真实和美的成分,强调场景色彩的存在,形成亮点,形成点缀,形成层次,打破平面呆板。优先采用独特造型的服饰和道具,强调色彩的搭配,反对服装戏剧化,注意服饰与服装的搭配,注意服装与环境的搭配。在场景的选择上,摒弃过分的粉饰,去夸张,去把握,可以是公司的实景。强调美、突出美、表达美。 

音乐

对音乐的处理,不要以中国的民乐,要以轻松快乐充满活力的美国音乐为主。希望对创业主人公写出音乐形象。在关键场合,音乐要控制准确,不要各种视听元素堆积,音乐要稍滞后于剧情的发展。在一些特殊的场景,烘托场景使用昂扬的主题歌。要用《我的中国心》哄抬气氛。

剧本修改的一些建议

看了这个剧本之后,感觉有学多的人物和事物都比较真实和感人,但作为海归,我想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见,供大家修改时参考:

增加出国之前的剧情

本剧本只从国外留学写到回国创业,可是对于海归来说,须经过三个重要阶段:一是出国前的经历及艰辛,二是在国外求学发展,三是回国创业;这对所有留学人员都是必经的阶段,疯狂学习英语,参加考试,到处联系导师申请奖学金,得到批准之后,艰辛办理出国手续,特别是申请美国签证,都是非常有意思的,但这些在很多电视剧都没很好地得到反映,其实是很好的艺术创作机会,其中在戏里涉及的人物:清华男生、北大女生、首都师院,在舞会相识,产生恋情,以及出国之前感情、肉体上的结合,都十分浪漫,这和现实吻合,可以增加故事的娱乐性,不仅勾起海归的回忆,也可在高校学生中产生共鸣,用爱情化的手段来描写他们的感情,甚至发展到以身相许。表现当时青年大学生互相认识的过程(舞会相识,在未名湖散步,对出国的憧憬、以身相许等),满足观众的口味。

在主人公那个时代,中国当时的社会是很落后的,当时自费出国的人从来没想过回国,也从来没有回国创业的词,当时是出国基本上就是在海外定居发展,这应该着重描写,为了表达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能达到出国的愿望,非常的兴奋,把过去获得的奖状都烧掉,这种情节也是很具有戏剧性的,能形成学成归来的情形,形成鲜明的对照。回国是由于中国的发展。

在美国留学的剧情

不要为了宣传创业,把留学生在国外的生活描写得太悲惨,贬低海外学生在海外的生活;实际上,海外留学生发展速度和水平不一,很多人在海外生活优越,在剧情上不应过分渲染在海外生活不佳学生的生活,这并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据我个人的了解,外国人一般都比较文明,很少讲脏话,不会以貌取人,势利眼;主人公的教授去世后,断去了奖学金来源,不符合实际,美国是法制国家,奖学金由学校提供,不可能因为导师出世而失去奖学金,这种说法欠妥;即使导师去世,也不会立刻断了奖学金,至少一个学期以后才会断奖学金。应该将打工描写为:为了贴补家人和支持女友出国陪读去挣钱,了解美国社会;打工的动机不单是没有奖学金;在美国,汽车很便宜,留学生到了国外可以花几十美金买一两二手车,留学生不可能不买不起二手车,在旧金山的坡路上送外卖通常是开车,骑自行车可能不多。

通常我们理解创业都是这些人在国外都没有去开公司,或者只是开研发性的公司,回国后在创业园创业实现自己的科研产业化过程。剧中主人公已在国外成立上市公司,像其他华侨一样回国投资,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创业,只是高科技产品而已,和其他生意的投资本质上无区别,如果把创业的模式和更多的创业的例子经历吻合,表现他们的创业经历,就能让大部分海归产生共鸣。据我了解回国创业的海归很少在国外已拥有上市公司;这有悖于创业的概念。

人物描写

对于男一号袁焜的描写,太完美;观众更能接受不完美的人,符合现实社会,一个人在国内,势必在情感上可能对于异性有好感,甚至有些表示,这样才有血有肉,甚至去桑拿按摩,才符合中国的国情,他们也是一个人,对异性有追求,甚至有亲密的接触,造成人物和平常人物并存。

第二男主人公赵达川,是清华毕业生,经商,发展成民营企业家,并不是一个粗俗出生的人,这种在国内产生的企业家本来就是儒商,而不应描写成没文化的民营企业家,通晓商界、政界的情况,通过许多手段,包括色情手段达到目的;事实上,这是许多民营企业家的写照,可触发他们的同感。

两位男主人公共同追求的刘倩蓉,首都师范学院毕业英语系毕业留校的女生,水性杨花、活泼性感,符合北京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刘对这两位男士的情感变化,偏爱留学出国的伴侣,同时由于她的性感,我觉得她有可能在爱情的发展中,有以身相许的情况,以及包括她之后的发展,与其他人的关系,我觉得是非常鲜明的,这样的人物在挑选演员的时候要以美丽、性感、开放的形象。

艾珊,美丽典雅,外柔内刚,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出生,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是职业女性,在选择演员的时候,要以美丽典雅,充满职业女性的气质。

语言

北京人、山东人,在中文的对话里面,应突出北京人的幽默和侃侃而谈,山东人的方言;剧情里面因为很多场景的对话是全英文的,有的时候应用英文,有的时候可以使用中文,即使老外也可以用中文,虽然说的英文,但是配音为中文,如果以字幕的形式出现会减低剧情的娱乐性,建议应用同声中文。一定要选择会讲很漂亮英语的演员,要选择英文口语很好的演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2754-39664.html

上一篇:南非散记【转】
下一篇:《傲慢与偏见》的作者Jane Austen(演讲稿)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4 04: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