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农业技术问题实录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jm9518 记录当前农业生产上发生的问题及相应的解释或解决方案

博文

答当前播麦三个主要问题

已有 5953 次阅读 2009-12-31 21:02 |个人分类:栽培问题|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小麦, 抽穗, 产量, 播种量, 晚播

由于水稻腾茬迟,加上初雪来得早,前一段时间出现持续的低温阴雨天气,江苏有较大面积的田块小麦播种、出苗迟,到12底仍一定面积的田块小麦还没有播种。最近一段时间,仍有较多农民咨询晚播麦的相关问题,主要是现在播种的小麦,以后能不能正常抽穗和取得一定的产量,播种量多大为好,如何进行催芽播种。

现在种麦仍有收成

小麦需要在苗期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期,通过春化作用后才能进行正常的穗分化发育。不通过低温春化,麦苗将长时间处于营养生长阶段,不能正常抽穗和结实。这在冬性小麦品种上表现得特别明显。江苏沿淮地区主要使用半冬性或春性小麦品种,淮南麦区主要使用春性小麦品种。这两种类型的小麦,通过春化对低温绝对值和低温持续时间的要求都不太高,特别是春性小麦品种要求更低,很容易通过春化,即使在冬季播种、早春出苗,仍能顺利通过低温春化而正常地抽穗结实。

另外,小麦属长日照作物,对光照的敏感性通常都很强,在春季日照长度达到一定值时,有一定营养体的小麦即很快开始穗分化发育。因此,在小麦生产上,同类型的品种在同一地区种植,即使播种期和苗期生长相差很大,其抽穗期和成熟期也基本相同,生产上有“早睡晚睡,一起天亮”的形象说法。

从生产上的经验看,江苏沿淮及淮南麦区冬季播种的小麦,只要管理得当,即使到春节过后才出苗,以后抽穗结实仍基本正常,并能取得一定的产量。小麦在冬季低温期播种后,出苗和苗期生长慢,但春季气温回升后麦苗能迅速生长和发育。与适期播种的同类型小麦品种相比,拔节期较迟,但生育进程会加快,抽穗期仅比适期播种的小麦略迟些,能在6月上旬基本与适期播种的同类型小麦品种同期成熟。

在滨海等地,常年一般在11月底以前播种的小麦,产量相对较高;12月份以后播种的小麦,一般到开春气温回升后才能出苗,出苗后生长较快,能与正常栽培的小麦差不多时候抽穗和收获,但通常因田间密度大、生长时间短等原因,秆较矮,穗子小,产量低,亩产在200公斤左右。在南京,2月初播种的春性小麦,能在6月份成熟,只是产量通常较低。

最近几年,暖冬气候明显,冬春季温度较高,有利于晚播麦前期生长和最终产量的形成。像上一年度,苏中地区有较大面积的小麦前期因受异丙隆“冻药害”出现大量死苗现象,部分田块在200812月中下旬至20091月初播种或补种,最终都收到了较高的产量。其中,毁耕后重新播种,管理得当的田块每亩成穗40万左右,亩产量在200公斤以上,高的可超过300公斤;对苗稀处补种的田块,补种苗相对弱小,拔节期和抽穗期较迟,但也能和田间早播种的小麦基本同期成熟,不影响收割,最终产量通常比毁耕重种的高,有的田块产量与正常田块相仿。

据有关方面分析,今年仍属暖冬年份,冬春季温光条件有利于晚播麦苗期生长和营养物质积累。在江苏沿淮及淮南麦区,现在播种小麦,只要管理得当,最终仍能取得一定产量和收益。

播量根据情况而定

过晚播种的小麦苗分蘖少,靠主茎成穗;营养生长期短,主茎叶片数减少,光合产物积累少,通常穗形小、结实率低。为保证有一定的产量,应适当增加播种量,提高基本苗数量和成穗数量至40万左右。

在正常播种后温湿度条件较好的条件下,一般播种0.5公斤种子能出1万苗。生产上晚播麦最高亩播种量不宜超过20公斤,否则成苗数过多,以后会造成田间群体过大,后期容易倒伏,穗粒数也较少,不利于高产稳产。

过晚播种的小麦,播种期温度低,出苗时间长,种子长时间留在土中易滋生霉菌,导致出苗率较低。特别是在播后田间土壤湿度过大的情况下,出苗率更低。此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再适当增加播种量,一般每亩用种量需达25公斤左右。

目前小麦仍没有播种的田块,大多在前期田间土壤湿度过大,不能实施机械作业,部分田块目前田间土壤湿度仍然较高。这些田块,小麦播种后难以保证较高的出苗率,一旦成苗数量较少再无补救机会,因而可以掌握宁多勿少的原则,适当增加播种量,保证基本苗数量,以后根据出苗进行管理。同时应注意配套田间沟系,防止遇雨田间积水使麦种失活。田土较烂的田块,宜板茬播种,播种后用稻草或有机肥覆盖露籽,等土壤墒情较好时及早机开沟,用沟泥覆盖护苗。采取催芽后播种的方法,可以提高出苗稳定性,保证出苗,有利于控制用种量,并有利于晚播麦稳产、高产。

催芽播种利于稳产高产

冬季播种小麦,影响出苗和成苗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温度低。特别是麦种吸水至萌发出芽这段时间,温度对麦种能否正常萌发影响极大。一旦种子萌发,长出幼芽,其成苗能力就显著增强了。

小麦播种后,首先是外部的种皮和果皮以及内部的淀粉等营养物质快速地机械吸水,吸水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种胚很快开始萌动,几乎与此同时,种子内的淀粉酶被激活,将胚乳中的淀粉分解为糖分供种胚萌发生长利用,一直到麦苗2-3叶期,种子内的淀粉才被完全降解和利用,之后麦苗“断乳”,完全通过自身叶片光合作用和根部吸收养分进行生长和发育。

小麦播种后土壤湿度大甚至积水,麦种很快完成机械吸水过程并过度吸水,容易使种子失活,难以萌发或成苗。土壤湿度适宜,麦种很快完成机械吸水过程,但如果此时温度低,种胚不萌动或者萌发速度很慢,种子内的淀粉仍然会在淀粉酶的作用下降解为糖分,出现“饴糖”现象,种子难以萌发或在萌发后难以成苗,种子内糖分外泄,还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致种子腐烂。

温度条件对酶的活性及小麦种胚和幼苗的生理活动影响很大,温度适宜时麦种萌发出苗快,温度低时萌发出苗慢。一般来说,麦种从播种到出苗约需0℃以上积温120℃左右。最适合小麦发芽的温度是1520℃,低于2℃或高于30℃对发芽不利,而且容易感染病害。在1520℃适宜温度下,播种后一般1周左右就出苗了。温度较低时,出苗速度下降。在78℃时播种后2030天才能出苗。温度低于3℃,麦种通常不能萌发出苗。冬季气温稳定在3℃以下时,麦苗地下部生长停止,但根系在0℃以上条件下仍能缓慢生长。春后日平均气温在3℃以上时麦苗开始返青,46℃为返青适宜温度。

近期江苏气温持续较低,日平均气温在3℃以下,播入土壤的麦种萌发出苗缓慢甚至不能萌发。在土壤湿度较大甚至较长时间积水的地块,播入土壤的麦种失活或者腐烂的可能性较大。采取催芽播种的方法,能有效地控制麦种萌发期的温度和水分供应,使麦种在短期内集中萌发,提高麦种萌发率,并有利于控制基本苗。另外,萌发的种子播入土壤后,能有效地感受低温,保证顺利通过春化;能在冬春低温期缓慢生长,提早出苗,在春季气温回升后及早进入旺盛生长期,增加拔节前的营养积累,有利于形成大穗,提高稳产、高产性。

小麦浸种催芽大致可按以下程序进行:(1)浸种。将种子浸没在水中泡24小时左右,使种子吸收适量水分,捞起沥干明水。水温高时可以适当缩短浸种时间。(2)催芽。将浸好的麦种堆放在室内,用麻袋覆盖,保温催芽。催芽温度最好控制在1520℃。种子数量多时,可放在室外,采取覆盖薄膜等增温措施。有条件的可以在温室、大棚等设施内保温催芽。催芽期间翻动两次,使内外温度一致,发芽均匀整齐。温度适宜时,12小时后种子可破胸,再过15小时左右根芽具齐。(3)晾芽、炼芽。麦种鼓嘴露白后逐渐降低温度炼芽,趁冷尾暖头土壤墒情适宜时播种。如果芽比较长,播种前适当摊晾,使芽体变软,减少断芽断根,并在温度逐渐降低的条件下得到锻炼,更能适应播种后的环境。采取机条播的,根芽短一点有利于条播。撒播的,可以在播后田间加开沟,用沟泥严密盖籽,护苗越冬。

水清 2009-12-3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2170-283054.html

上一篇:晚播麦:降湿、覆盖保成苗
下一篇:高温干旱会引起玉米“多穗”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2: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