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青年教师初入职场的生存 精选

已有 26833 次阅读 2014-1-16 19:04 |个人分类:人在职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博士毕业、博士后出站,顺利获得教职,用别人的话说,“找到了一个铁饭碗”。一方面,似乎没有“老板”整天给你派活,“自由了”。另一方面,可能日子非常难过:进来后可能就一张桌子,别的什么也没有。没有学生,没有课上,没有实验装置,启动经费也没有及时到位,有种一筹莫展的感觉。这种感觉可能持续好几个月时间。面对这种情况,比较容易进入的一个“陷阱”就是自己选择了在电脑面前看新闻、上网,或者每天早上一杯茶、一张报纸。另一个“陷阱”就是老是抱怨没有条件。其实,“抱怨”只是借口,当你有借口的时候,你自己也不想干活了。所以,想办法do something!无论是备课、向别人借钱买设备、准备将来的项目申请书,还是把以前的实验数据整理成文章。基础打得越厚,今后的发展也越好!

   初入职场,有个重要的单词是politically savy。比如说,悄悄地、渐渐地了解这个院系是怎么运作的,有几种“流派”,各个“流派”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再比如,有时候别人叫你参加一些事情,例如参加系内学生科创的评审、直研面试等。要知道,这些都是和同事增加接触、证明你还存在于院系的机会。如果你老不参加各种活动,到时候评职称时,会吃大亏。两年多前,我首次参加评职称,一个讲师问我有没有把握。我说:“我没有得罪任何人。”他一句话点醒了我:“你是没有得罪任何人,但是也没有人和你关系铁!”果然,失败了,一个教授对我说:“你工作做得不错,但别人还不怎么了解你。”嗨!大家明白了吧?我不是教大家拿着烟酒和现金走后门,那样太俗了!也违反规定。有些事情,功夫也花在平时。比如,你是否中午和同事一起吃午饭聊聊工作和生活?别人有没有请你参加论文答辩、聚会和各种工作上的活动?

   参加各种活动是一把“双刃剑”,搞得不好也会影响自己的工作,特别是科研。一要注意“度”,二要注意“范围”。有些可有可无的事情还是别做,比如当歌会评委之类。初入职场的“菜鸟”要明白,院系考核教师的标准是什么。有个单词叫“工分”,就是说,你做了有些事情“算”的,而你做了别的花花草草的事情“不算”。我不提倡“为了工分而工分”,也不把工分当做自己的追求目标。我之所以提到“工分”这个概念,就是想提醒注意哪些事情是没有价值的!比如说,有的刚入职的教师,把时间花在接待本科生、整理各种表格、整理以前的文章(以前的单位是署名单位)上,如果年底没有没有正规的教学、署现单位地址的文章、科研项目,那么工分就是零!就等于你忙了一年,什么都没干!

   关于“以前的文章”,做科研总有些旧的数据没有整理,等到入职后才开始整理。这件事情本身是“中性”的,没有错的。你爱署以前单位的地址就以前单位的地址,愿意给现在单位加个第二单位也没有错,前提是和以前的导师说好,得到人家的许可(哪怕加上第二单位用处也不大)。关于“以前的文章”,我是这样理解的:入职三年考核时,如果你只有“以前的文章”,而没有“现单位的文章”,这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只有坏处,别人会说你拿着现单位的工资帮别的单位做事,还会说你“没用”。而如果你有“现单位的文章”,就把“以前的文章”也“救活”了。别人会说你三年还是干了不少事,接下去的三年应该能出更多“现单位的文章”。

   最后,想说一说一个规律:刚开始的时候,压力非常大,做什么事情都花很多时间。比如上一门课,每周除了上课以外,几乎都在备课。当时还不知道时间的运作,做了很多审稿、各种活动的事。特别是遇上小孩出生、小孩经常生病、送小孩去幼儿园的事,就更加“雪上加霜”了。但后来,入职3年后,就“熟门熟路”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759759.html

上一篇:在科技职场的生存
下一篇:读研究生,怎么做事就怎么成功
收藏 IP: 101.86.204.*| 热度|

68 陈楷翰 喻海良 王悦 焦豹 张永祥 杨月琴 罗帆 刘立 章成志 李明阳 李天成 赵星 唐凌峰 操金鑫 黄秀兵 曹聪 尔昕悦 吴明火 廖晓琳 张启峰 王善勇 范传刚 陈霄 林中祥 周金元 王晓峰 王威 陆泽橼 闫相相 曹凯 黄彬彬 鞠治成 张卫 张贺 金小伟 文峰 司黎明 梁建华 李汝资 包存宽 谢其峰 薛宇 张一帆 李春发 徐英祺 王加升 彭思龙 高绪仁 王永林 曹贺贺 张久安 吴锦宇 郭力 董焱章 李世玉 陈乾 王秋祥 刘严萍 吕振超 jinchengfeiwu aliala yunmu crossludo zhouguanghui abang aq22 wanglc10 phr200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4: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