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士毕业、博士后出站,顺利获得教职,用别人的话说,“找到了一个铁饭碗”。一方面,似乎没有“老板”整天给你派活,“自由了”。另一方面,可能日子非常难过:进来后可能就一张桌子,别的什么也没有。没有学生,没有课上,没有实验装置,启动经费也没有及时到位,有种一筹莫展的感觉。这种感觉可能持续好几个月时间。面对这种情况,比较容易进入的一个“陷阱”就是自己选择了在电脑面前看新闻、上网,或者每天早上一杯茶、一张报纸。另一个“陷阱”就是老是抱怨没有条件。其实,“抱怨”只是借口,当你有借口的时候,你自己也不想干活了。所以,想办法do something!无论是备课、向别人借钱买设备、准备将来的项目申请书,还是把以前的实验数据整理成文章。基础打得越厚,今后的发展也越好!
初入职场,有个重要的单词是politically savy。比如说,悄悄地、渐渐地了解这个院系是怎么运作的,有几种“流派”,各个“流派”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再比如,有时候别人叫你参加一些事情,例如参加系内学生科创的评审、直研面试等。要知道,这些都是和同事增加接触、证明你还存在于院系的机会。如果你老不参加各种活动,到时候评职称时,会吃大亏。两年多前,我首次参加评职称,一个讲师问我有没有把握。我说:“我没有得罪任何人。”他一句话点醒了我:“你是没有得罪任何人,但是也没有人和你关系铁!”果然,失败了,一个教授对我说:“你工作做得不错,但别人还不怎么了解你。”嗨!大家明白了吧?我不是教大家拿着烟酒和现金走后门,那样太俗了!也违反规定。有些事情,功夫也花在平时。比如,你是否中午和同事一起吃午饭聊聊工作和生活?别人有没有请你参加论文答辩、聚会和各种工作上的活动?
参加各种活动是一把“双刃剑”,搞得不好也会影响自己的工作,特别是科研。一要注意“度”,二要注意“范围”。有些可有可无的事情还是别做,比如当歌会评委之类。初入职场的“菜鸟”要明白,院系考核教师的标准是什么。有个单词叫“工分”,就是说,你做了有些事情“算”的,而你做了别的花花草草的事情“不算”。我不提倡“为了工分而工分”,也不把工分当做自己的追求目标。我之所以提到“工分”这个概念,就是想提醒注意哪些事情是没有价值的!比如说,有的刚入职的教师,把时间花在接待本科生、整理各种表格、整理以前的文章(以前的单位是署名单位)上,如果年底没有没有正规的教学、署现单位地址的文章、科研项目,那么工分就是零!就等于你忙了一年,什么都没干!
关于“以前的文章”,做科研总有些旧的数据没有整理,等到入职后才开始整理。这件事情本身是“中性”的,没有错的。你爱署以前单位的地址就以前单位的地址,愿意给现在单位加个第二单位也没有错,前提是和以前的导师说好,得到人家的许可(哪怕加上第二单位用处也不大)。关于“以前的文章”,我是这样理解的:入职三年考核时,如果你只有“以前的文章”,而没有“现单位的文章”,这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只有坏处,别人会说你拿着现单位的工资帮别的单位做事,还会说你“没用”。而如果你有“现单位的文章”,就把“以前的文章”也“救活”了。别人会说你三年还是干了不少事,接下去的三年应该能出更多“现单位的文章”。
最后,想说一说一个规律:刚开始的时候,压力非常大,做什么事情都花很多时间。比如上一门课,每周除了上课以外,几乎都在备课。当时还不知道时间的运作,做了很多审稿、各种活动的事。特别是遇上小孩出生、小孩经常生病、送小孩去幼儿园的事,就更加“雪上加霜”了。但后来,入职3年后,就“熟门熟路”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7 12: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