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催化文章Results部分的写作技巧

已有 7259 次阅读 2008-9-5 03:57 |个人分类:科研论文|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Results部分其实可以反映做实验人做实验有没有章法,是浮躁还是严谨的。所以写好Results的前提条件是做实验的人在做实验的时候就要设计好!设计实验的时候要有文章的框架在脑子里面:我要研究什么东西?如果这个做出来了,可不可以发表?什么杂志?然后思考:为了达到发表的要求,我要用什么仪器手段?我要研究什么因素的影响?要做什么对照实验?最后做到什么程度了,才算做出来了,或者可以发表了?

做实验的时候如果脑子里有一个文章的框架,那么做的实验就有条理性,数据完整,写文章的时候就好写,因为写文章的时候也是围绕着仪器手段和条件实验的。反之,如果做实验的时候就没有思考好,东打一枪、西打一炮,实验条件没有固定好,或者死钻牛角尖,做了很多最后“不要”的东西(“不要”的东西就是指最后无法写进文章里去的东西,比如买了商品化的催化剂,却测了这些催化剂的密度、电阻,显然这些东西也是数据,但是和催化课题毫无关系),那么到写文章的时候就会觉得很困难。

好,现在假设实验数据都齐全了,在写文章之前还有个重要的事情是要确定投什么杂志。只有确定了投什么杂志,才能更有效地写文章。不同的杂志有很多细微的差别,懂行的人能判断很准,投文章百发百中;而同样是篇好文章,投错了地方就不会中。一篇Applied Catalysis A上的文章投送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不一定能中;反之,一篇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上的文章投Applied Catalysis A也不一定能中,关键要看文章质量和适合程度。写文章的人在写文章的时候一定要分析清楚,衡量实验数据的质量和意义,衡量适合程度,想清楚这篇文章适合发表在什么杂志上。只有有了这种微妙的感觉和心灵感应,才能为这个选准的杂志“度身定做”适合审稿人和读者口味的文章。那么,怎么判断很准呢?这个就很难用几句话描述,具体情况可以看我的文章
催化类杂志的个人解读 http://zhenmafudan.ycool.com/post.2752398.html并且多读催化类杂志的每一期的文章、做催化杂志的审稿人。

在明确目标以后,开始写文章。每篇催化文章都有一个“故事”,比如:用旧的催化剂催化新的反应;用新的催化剂催化旧的反应;别人用普通方法合成这个催化剂,现在用改良的方法,发现催化效果比普通方法好;别人研究一种催化剂,现在在催化剂里面加不同添加剂,发现效果改进了;或者别人合成了MCM-41,现在在里面加入不同氧化物,引入酸功能或者氧化功能;别人做了反应,但是机理不清楚,现在要详细研究反应机理;别人做了反应,但是很简略,现在要重复别人的实验,进一步做反应条件的影响;别人合成某种纳米晶体,现在要看看它有没有催化效果。

知道了文章的“故事”以后,写Results有两种基本格式:(1)催化剂表征==>催化效果;(2)催化效果==>催化剂表征。这里面还有很多变体,如:(3)用方法A合成的催化剂的表征==>用方法B合成的催化剂的表征==>A和B的催化效果(包括大量条件实验);(4)A催化剂的催化效果==>A催化剂的表征==>简单陈述其它催化剂的效果(往往是不太好的效果,所以略写)。

其中写作方法(1)适用于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第一类文章(纳米材料文章),其要点是主要着重点是先说自己合成了一种特殊的、吸引眼球的材料,如纳米花,做了大量表征,最后蜻蜓点水似地做一个反应,就一张图或者一个表,说催化效果很好。该写作方法适用于写其它材料催化的文章,如把Al掺到MCM-41里面,花了很多笔墨描述怎么证明Al进去了,Al进去了对材料的物理性质和酸性有什么影响,最后做几个反应初步证明这种材料是有用的,酸性提高了。

写作方法(2)适合于写“加了东西以后发现催化效果提高了”类型的文章。当发现效果提高了,而反应是这篇文章强调对象的话,那么就首先要把这种“惊人的”催化效果呈现给审稿人看。审稿人看了以后,就会想:“为什么效果提高了?”于是,你就制造一个口袋阵让审稿人来钻:你接着把你的相关的表征数据罗列出来,解释为什么效果提高了。反之,如果催化剂效果不好,不适合用写作方法(2),因为一上来审稿人就没有兴趣再读下去了。

以上两种只是基本打法。其实我最喜欢用的是一种“混合打法”,就是首先把文章的Results部分分为几个小部分,如不同制备方法的影响、温度的影响、金含量的影响、失活和再生等。然后,在每一个小部分里面先报催化数据,然后再用有限的表征或者对照实验初步说明为什么催化效果会有区别。这样写,审稿人就会感到条理清楚、逻辑性强、带着某种目的来做实验和思考,能抓住“要点”,能及时地在各个小部分解决审稿人的疑问。在这里,我要推荐两篇我根据第一作者的大部分数据和自己少量数据撰写的第二作者文章,里面把这种“混合打法”发挥出来了:

http://dx.doi.org/10.1016/j.apcata.2007.04.004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g81727p87611622r/fulltext.pdf

那么,什么是我所说的“要点”呢?大家知道,做催化的人有一种固定的语言,看到这种语言,审稿人就会觉得很“对路子”,心情非常舒畅。很显然,做催化的人未必擅长写纳米(或者电子显微镜)文章,做纳米(或者电子显微镜)的人也未必擅长写催化文章。使催化审稿人产生感觉的单词包括:promotion, modification, promotional effect, promoter, dopant, effect of xx loading, effect of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pretreatment condition, effect of pH value, deactivation, poison, storage, regeneration, the nature of active sites, control experiments。写小标题的时候如果能出现几个这样的词就如虎添翼了。

在格式和文字表达方面,在Discussion里面加上小标题可以使审稿人快速扫描文章结构,结构清楚,一目了然。每一段第一句话是一个总起句:Figure x shows the XRD results of ...; In order to determine whether..., we did HRTEM experiments (Fig. x); It may be argued that..., so we did further control experiments by...。每一段话表达一个意思,即:两种表征方法的结果不能在一段话里面介绍。每段话8-15行达到最佳视觉效果,如果是2行或者60行,就会影响审稿。

结论:以上主要是针对写一般的催化长文章,包括Catalysis Letters的文章。在确定具体的打法之前,先画好图,把图放在桌子上进行排兵部阵,看看什么图先什么图后,哪种表达次序最好。同样是表征部分,先报XRD还是先报XPS是有讲究的。确立了顺序以后,就一路写下去。再次说明不同的杂志有微妙的甚至巨大的差别。以上的方法基本不适合写两页快报,也不适用于反应机理文章。欢迎大家补充写作方法和投稿经验。


论文写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37689.html

上一篇:我写催化文章Introduction的体会【发表素材】
下一篇:我写催化文章Discussion部分的体会
收藏 IP: 202.120.224.*| 热度|

1 wangmeibn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5: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