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沉睡在我电脑里的思想的火花 精选

已有 7632 次阅读 2024-5-4 21:36 |个人分类:科研教育|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微信图片_20240504213252.jpg

在我的一个WORD文档中,有很多思想的火花。本来想着以后用来发《文汇报》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录的东西越来越多,也不看见这些东西整理成文。所以,我决定陆陆续续把这些思想的火花扩写一下。

(一)研究生就业,导师能做什么?

北京林业大学信忠保教授曾在一篇博文里提到,很多研究生的通病就是要么什么都不想做,要么什么都不想做。“什么都不想做”,就是“佛系”“躺平”。而“什么都想做”,就是心很活,一会儿想考证,一会而想从事专业培养计划外的实习。无论是“什么都不想做”,还是“什么都想做”,最终结果不会太好。

在这两个极端之间,研究生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业。特别是硕士生,他们很多人找工作与所学专业不一致。或者盲目应聘,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坐在教室里听课的那些研一学生,心中也充满迷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对于做科研的博士生来说,核心竞争力当然是科研。毕业后去企业做研发,比一般工人更有优势。但硕士生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缺乏外显与发现的过程。

那么,导师在研究生就业或者职业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做什么呢?

我觉得,导师首先要给研究生一个正面的引导。就是在刚开学的时候,跟学生说清楚:首先要以学业为准,在能够确保自己能够完成学业的前提下,再去考虑实习、找工作等事宜。

其次,导师对学生完成学业的进度以及实习、找工作的进度也要做到心中有数。比如:学生研一时,导师不要搪塞学生,让学生一味地看文献或者盲目地尝试一些没有价值的点子而不给予指导。要人为地把控好完成学业的进度。

再次,导师可以给学生(并不仅限于本课题组的学生)介绍工作机会。

导师还可以跟学生讨论,启发学生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弱项,进而推导出适合自己的工作。

(二)研究生毕业是否需要发文章

只是写出毕业论文和写得好有很大区别。院系如果不规定文章要求的话,那么就把矛盾推给导师。到时候研究生因为导师“卡”而毕不了业,会怪导师。反之,导师可以说院系要求发文章,你没有达标。不要求发表文章的话,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走捷径、放水。有的专业可以不用文章,但如果强行要求每个专业都不用文章,那就走极端了。那么,要文章会不会催生学术造假?我的回答是:一码是一码,高压线本来就是不能触碰的。如果不达标,那就延期毕业,或者考虑自己是否适合读博士,中途退出也行。就像做生意、投资失败一样,退学也没有什么丢人的。如果每个人都能读满三年正常毕业,那就太松了,反倒不正常。那么有没有可能正常毕业?本专业是有可能的,但是时间紧,本系变成要求6.0分。不唯文章并非不要文章。谁都知道,专利、报告的含金量和论文的含金量完全不同,有的专利甚至是编造的。

微信图片_20240504213301.jpg

(三)从事行政工作要有四个东西

我曾经在校报发了篇文章,里面提到写作要有四个注意:要有通透感,要有立体感,要胸怀天下,要接地气。

其实,从事行政工作也要有这四个东西。通透感就是不能只是满足于表面上把工作做完,还要参加学校里的各种会议(比如座谈会、工作推进会、招生培训会)、和同事交谈、做研究生教育督导、看书、调查研究、听培训网课等,使自己对教育事业和行政管理认识更加深刻,厚积而薄发。

所谓立体感,就是院系的教学不仅仅涉及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具有多样性,比如有教学成果奖,有教学论文,有教材,有课程思政项目,有教师参加教学比赛获奖等。要形成体系和框架。

所谓胸怀天下,就是目光不要只是局限于自己周围的“一亩田三分地”,而要明白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国家教育事业的趋势和规律。

所谓接地气,就是不要只是想一些空的、宏大的东西,而要做的事情、说的话接地气,符合客观的情况,符合基层的情况,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

(四)要通过调查研究和一线实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曾经在学校里参加民主党派培训,一位老师在给我们培训时说了他们党派面临的一些问题。他说的这些东西,用英文来说称为issues。我听了这些情况,感到特别感兴趣。虽然我不会把这些东西在网络上、文章里写出来,但是我就像记者一样,具有记者一样的“审美”。好的文章,不是为本单位写表扬信,而是真的找出一些问题,并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的方法。

在教育界,实际上有很多问题的存在。比如平时大家都很忙,忙于各种各样的事情,而去外地招生也是任务。如何让教师在平时以及招生季节都投入自己的精力,以达到好的效果?比如说,平时有时候有社会机构组织的中学巡展活动,这时候找老师去参加巡展,老师说没空;而组织培训,也难找到公共的时间;到了招生季节,有的老师有家庭的困难,需要在家里带小孩,有的老师没有全力以赴,还有些老师有经验不丰富、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这些都是问题,都需要通过调研和实践找出这些问题,分析问题,并加以改进。

好了,今天的交流就到这里。在科学网发表这些之后,我的电脑WORD文档里的相关文字就删除了。我要“轻装上阵”,以后把更好的文章献给广大读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432650.html

上一篇:写出和报刊记者报道不一样的文章
下一篇:导师和研究生的“必答题”
收藏 IP: 114.84.62.*| 热度|

12 乔中东 马臻 杨正瓴 汪运山 王从彦 郑永军 孙颉 徐芳 张学文 卫文强 王德华 ScyR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1: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