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这本书启发我思考中美研究生教育的区别 精选

已有 9278 次阅读 2024-3-30 21:42 |个人分类:科研教育|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095688-01.jpg

近期工作非常繁忙。首先是校内开会。其次是有的时候,每过几分钟都会收到一个微信短消息。有些微信短消息是没用的,但也有很多有用的信息,以及需要我作决策、答复的,比如是否同意博文被报刊转载。也有的短消息催着我干什么事情。到了周末,我还到学校干活,to-do list上写满了要做的事。

忙中偷闲,浏览了复旦大学樊智强老师翻译的《新型博士:如何构建更好的研究生教育》。

(一)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大学的业内人士,他们指出了美国大学研究生教育的九大挑战。

举几个例子。比如,第一大挑战是很多研究生毕业后其实并不会任教、继续做科研,而在校期间的培养模式却是为了给他们当教授准备的。而且,研究生项目“通常不为在校研究生开展准备谋求职业等方面的培训”。

第二大挑战是招生、辍学和学生支持。美国大学录取研究生的标准是“严重脱离实际的”:一方面依赖GRE成绩,但GRE成绩和大学教授指导研究生做出科研成果没有太多直接的关联。此外,书中说美国研究生招生缺乏“多样性”。

第三大挑战:获得博士学位的用时。

第四大挑战:课程体系和考试。

第五大挑战:导学关系。该书说,理工科研究生读研依赖于导师申请到经费,而且自己的课题是导师课题的一部分,因此缺乏自身的原创性,导师对学生的培养不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是以导师为中心的。导师指导研究生的风格也是五花八门的,而不是步调一致的。

(二)

这本书启发我思考一些问题。

作者说美国的研究生教育事实上是以导师为中心的,原因在于项目是导师申请到的,导师需要催着学生出活来向提供科研资助的机构交账。作者认为,最好是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到学生毕业后多元化的出路,要给他们必要的培训和实习。

我在看书的时候,往往会思考:在中国的情况下,作者说的能否做到?如果为学生进入企业做准备,“以学生为中心”,那会不会耽误科研时间?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当然是一个人有各种各样的经历,人生阅历就更加丰富,对社会“上下文”的认识就更加清楚,但是读研的时间是短暂的。在短暂的时间内,如果“不折腾”,就按照“既定的目标”走,勉强能在时间期限内达到毕业要求。而如果一会儿学这个、一会儿学那个,会不会影响正常的科研进展?

说到“第二大挑战”,作者说多样性是指智力的、种族的、伦理的和社会经济的多样性,意即无论性别、种族、是否有钱、智力高低,都要有读研的权利。但是,作者的这番话提醒我:事实并不是理想化的。读研涉及学费、生活成本、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你会发现:选择读研的人往往有最基本的经济基础,这从他们的服装上可以看出来。

在大学,要提高“多样性”(使得各种各样的人进来),势必要增加对学生资助的力度。但问题是:想得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如何提升资助的力度呢?钱由谁出呢?假设导师每个月需要给博士生4000元资助(含提前给学校、学校再发给学生的钱),那么一年需要近5万元,四年需要20万元。如果课题组有3个博士生,那么导师的经济压力可想而知。这就需要导师不停地去外面拉项目——有把握做出项目,要拉项目;没有把握,也要拉项目。拉了一堆项目,然后让研究生做杂七杂八的课题,这会带来“做的事情无法写入毕业论文”这样的情况。

说到“第三大挑战”(获得博士学位的用时),作者说美国有一半的博士生是拿不到学位的,无论是中途辍学,还是毕业前夕退出。也有很多是6-8年毕业的。让我们想一下:这样的情况在中国“无法想象”。我们的博士生学制是3-4年,直博生学制是5年。我看到周围的博士生绝大多数都能够毕业,而且延期毕业的极限是延两年。如果研究生毕不了业、中途被导师赶走,这在国内会被认为问题很严重。观念上,这不但对学生来说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导师的压力和责任也会很大。

最后,说到“第五大挑战”(导学关系),这个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都是一样的。作者的意思是要多做一些导师培训。我觉得这个很重要。然而,目前国内的培训很少,有些培训师讲一些导师身体保健之类的,有的讲心理健康,有的讲要热爱教育事业,还有的讲研究生院条线具体的规定以及导师管理系统的操作。总体感觉针对性不强。还有的培训师从自己的经验角度出发,讲自己培养了那么多研究生的“轶事”、课题组开组会等基本的做法。但是,很少有培训师能够总结出指导研究生的理论干货。

(三)

中美研究生教育有区别,也有相同之处。

美国研究生教育多强调博士生,而中国的硕士生多(尽管目前有增加博士生招生名额的趋势)。

美国的硕士生以上课为主,为硕士生就业打好铺垫,学制短。而中国的硕士生除了上课,需要做科研,甚至需要发表论文,学制长(三年制);导师招收硕士生,甚至把硕士生当博士生来用,希望他们能够发表科研论文。

美国博士生的毕业率低,而中国博士生的毕业率高,博士生毕不了业会被认为“不正常”。

美国博士生的奖学金相对高(更覆盖学费和生活费),而中国博士生的收入相对低。

美国博士生培养周期长,而中国博士生(在硕士毕业的基础上)培养周期短。

美国更加注重博士生的培养训练,而中国导师培养博士生更注重科研产出。

美国导师专注于学术,也有的比较悠闲;而中国导师更忙,压力大,杂事多。

共同的特点是:研究生都做导师的课题,成为导师课题组的一部分;都有职业发展的需求,但博士生较少有时间开展职业发展。

中美研究生教育都会面临的问题:

1)导师都会面临申请项目、维持课题组的压力。

2)学生都会有科研能力不强、动力不足、心理压力大的问题。

3)科研培训和学生将来的就业关联度不一定很大,即科研培训不是为了学生将来的就业服务的,而更多为了导师的课题进展服务。

和美国相比,中国的导师相对不那么“纯粹”——需要面对各种学科建设、评估、招生的事情,事情杂,任务重,很难集中精力搞科研。2024年第6期《半月谈》里面有篇文章《青年科研人员如何看减负》,就说明了这一点。

我想,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了解美国研究生培养的一个视角,也有助于我们思考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实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427601.html

上一篇:序-书评-《新型博士》译本
下一篇:问题是时代的声音
收藏 IP: 114.86.122.*| 热度|

15 马臻 蔡宁 王从彦 周忠浩 郑永军 吴斌 李陶 信忠保 武夷山 贾玉玺 褚海亮 许培扬 汪运山 夏向阳 徐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0: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