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序-书评-《新型博士》译本 精选

已有 8323 次阅读 2024-3-28 20:05 |个人分类:开卷有益|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一)

前一阵子,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里面说有的作者把序和跋收集起来后,编撰成册。这也是一种雅趣。

在报纸上,有时我还能看到报纸编辑把别的书的序转载过来。

我平时看书,看到序,会稍稍认真读一下。

有的书籍作者写的自序介绍本书编写的来龙去脉;有的他人写的序介绍他人和书籍作者的渊源,概括这本书的特点,甚至还会提出自己的理论、概括。

总之,序能够使读者更能够了解这本书,也可以提供不一样的视角。

当然,也有的关于时间管理、自我帮助的书,在序里面首先讲了当代人的焦虑,然后说别的一些书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们这本书能够解决问题。

(二)

我自己也写过序。曾经为科学网博主李东风的《学海拾贝》(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写过序。那时候,李教授把他的书稿发给我,我打印出来,从头到尾看好后,写了个序《一位长者提供的了解学界生态的样本》。最近,科学网博主张军平也写了本书,他把书稿发过来,我在一天内就看完这本书,并写了个序。

为别人的书籍写序需要缘分。缘分就是写序的人和书籍作者最好要认识,在生活上存在着交集,比如都是科学网博主、在同一所大学工作、是业界的同行、是朋友等等。

写序还需要心情,而心情和这本书的质量、这本书是否能够吸引到潜在的写序的人相关。有的时候,眼前的书籍和被请的写序的人没有什么关系,或者没有引起他的兴趣,那么他也无法提笔写序。

(三)

我还写过书评,曾经在《中国科学报》发表过4篇书评。第一篇书评是一篇短评,就是介绍我“最近”看了一本什么样的书,那是一本关于导师和研究生的书。第二篇书评关于《慢教授》。第三篇书评涉及诸大建教授写的一本关于大学教师职业发展的书。第四篇书评涉及张军平教授写的一本读研的书。

写能够发在报刊的书评,都不可能随意。我买到书,或者把作者提供给我的清样打印下来,反复阅读。一边读,一边在书上写下自己的感想。我还会用荧光笔把一些关键的句子highlight一下。

等看完书,我可以把写在书上的零碎的感想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串起来,再扩充一下,就有了书评的骨干。

当然,我并非看到什么书都写书评。写能够在报刊发表的书评必须针对好的书、值得推荐的书,而不能推荐没有意思的书。

这儿再提一下:写能够发表的书评,可不是写读后感。写书评有方法。我曾经听过一个周刊的撰稿人开的网课,感到他讲得很玄乎。我也粗粗浏览过一本关于写书评的书。这儿不多展开。反正,每个人的风格不同。有的人会脱离了这本书去讲一些背景,讲一些学术,让读者感到这个人知识面很开阔。也有的人会讲这本书分为那几部分,对读者有什么启发,这本书和别的书有什么区别。

(四)

谈到书,我不由得想到一件事。

前几天,在路上见到了一个略显矮胖的老师,他的名字叫樊智强。他是我校研究生院的一位工作人员。他说他最近翻译了一本关于研究生教育的书,想送给我看看。

第二天,在开大会的会场,樊老师把书装在牛皮纸大信封里,送给了我。书的扉页还有他的签名。

095688-01.jpg

《新型博士:如何构建更好的研究生教育》是两位美国教授写的,2024年3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翻开此书,首先看到的是本书的原作者写的序,以及两位中国教育专家写的序。

王战军教授是研究生教育领域赫赫有名的专家。

他的序《加快推进博士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首先提及了写序的缘由。

接着,他谈到和本书原作者(老外)的渊源、本书原作者以前出版的一本书。

第三,他概括出本书的特点:系统性、创新性、实用性。

第四,他介绍了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特点以及本书对中国研究生教育可能的启发。

第五,他介绍了樊智强的背景。

最后,并希望本书“能为加快推进我国博士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新时代中国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一个有用的视角”。

王战军教授写的序符合他本人的特点,就是高屋建瓴、铿锵有力。

第二位出场的中国教育专家是复旦大学高教所的熊庆年教授。他写的序《且喜往年开新面》,使这本书的译者樊智强的形象跃然纸上,也符合熊庆年教授的性格特点、文风。

他首先写了写这篇序的缘由。

然后写了自己和译者樊智强的渊源。他用自己曾经计划翻译书但一直没有时间作为例子,反衬出樊智强翻译书籍的不容易。

最后,他讲了樊智强在翻译路上的执着和豁达。

两位老外作者也写了序。他们首先提到这本书翻译的缘由,并提到译者樊智强的资质以及樊智强在翻译过程中求教老外作者的故事。接着,他们介绍了这本书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最后,他们总结说“希望能为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开启关于如何更好地提升研究生教育的对话”。

(五)

这本书介绍了美国研究生教育面临的困境,包括招收的博士生只有50%能毕业、读研时间明显超过五年(达到七八年)、教职不好找、很少有学生能够去和自己学校同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任教、课题组导师对学生的培训私人化、院系缺乏对导师的统一培训等等。洋洋洒洒四十万字。老外作者提出,博士生招生要有多样性,博士生的培训要有多样性(考虑到博士生就业路径的多样性),对研究生要提供支持,完善课程体系和评估考试,对导师也要开展培训。这本书有助于读者了解美国的研究生教育。

在这本书“结束”之前,有一篇“译者后记”,使我们更了解译者翻译这版书的来龙去脉。简而言之,这是一段艰难的旅程。这本书原先是清华大学出版社邀请樊智强和其他一位翻译工作者合作翻译的。这位翻译工作者翻译出了部分章节的初稿,但因为忙于出国进修等事宜,出版社就把此项翻译工作全部委托给樊智强了。

樊智强在参加本职工作和借调工作之余,花了四年时间翻译了这本40万字的书籍。在“译者后记”,他感谢了提供帮助的亲朋好友,特别提到自己在翻译期间需要安静的环境,有亲戚帮助他陪伴孩子,“在家乡的田间打闹嬉戏”。

读完这本书,了解到这个翻译的故事,我不由得想起,大约一年前,也有一家出版社的编辑问我愿不愿意翻译一本关于科技写作的“大部头”作品。当时,我觉得没有时间,也“无利可图”(译者“不算”自己的作品),而没有承接这样的任务。对我来说,这是一个“理性”的选择。这也使我更加钦佩樊智强,能下决心、花时间把这本和别的书籍翻译出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427311.html

上一篇:纸上谈兵,还是金科玉律?读《跟着南方周末写出好文章》
下一篇:这本书启发我思考中美研究生教育的区别
收藏 IP: 202.120.235.*| 热度|

11 周忠浩 孙南屏 武夷山 张俊鹏 王安良 郑永军 谢煜 杜学领 马臻 刘钢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9: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