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主按:一年一度考博报名即将截止。今年,申请-考核制大大“扩张”。为增进大学生对此项改革的了解,《大学生》杂志编辑邀请我写了一篇文章,已经由《大学生》2019年第1期刊发。]
两年前的一天,我遇到学校其他学院的一位博导。他忧心忡忡地告诉我,他没有招到博士生——虽然有三个学生报考,但无一人通过专业课笔试。而自从我们系2010年起招收博士生实行申请-考核制,每年我都早早地“预定”了下一年入学的博士生。可以说,申请-考核制让我找到了真正需要的学生。
我这样招博士生
2012年初,我被批准成为博导,心中有些忐忑——能招到学生吗?5月12日,我收到一封电子邮件。来信人小孟告诉我,3月他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硕士毕业后,在上海一个研究所做技术员,但他想读博士。
莫非他是2011年6月,我去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作报告时,遇到的那个矮矮的、笑眯眯的男生?于是,我请他到我们学校来面谈,我们一见如故。
在接下去半年多时间里,小孟按照要求准备申请材料、复习专业英语。2013年,他通过了我们系统一组织的专业英语笔试和面试。使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几个老师对一个考生的面试现场,有老师问他:“现在很多博士生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你有什么想法?”小孟回答:“我只管把眼前的事情做好,自然就能找到自己的路。”
最终,小孟以他的行动“杀出一条血路”——他在我这儿发表多篇SCI论文,获得国家奖学金,在上海找到了教职。
小孟之后,我的每一个博士生都是这样招进来的。有的,是我以前做博士后期间的同事推荐给我的;有的,是报考其他老师被告知名额已满,转而“投奔”我的;也有的,是慕名而来,直接和我联系的。他们不需要参加专业课笔试,只需要递交申请材料,并参加专业英语笔试(英译中)和面试。
也许大家会好奇,我在面试之前的预筛选过程中,究竟会看什么呢?
打开考生的简历,我首先会看他/她的专业背景。好比说我是研究环境催化的,而有的考生是研究污泥处理或者污染物排放清单的,那我会认为明显不合适。遇到不对路的简历,企业HR会直接把电子邮件删掉,我也会当场发电子邮件“秒拒”,以免耽误别人前程。
其次,我会看他们在什么学术刊物发表了几篇论文。一个学生作为第一作者,在业内知名SCI刊物发表3篇论文,而另一位在国产学报发表1篇论文,自然高下立现。如果在读的学生什么论文都没发表过,我就会有顾虑——他毕业时能拿到学位证吗?如果没有学位证,即便考上了博士,开学报到的时候也是会被“退回”的。
当我对学生有进一步了解的兴趣后,就会主动加学生微信。被对方“接受”的一刹那,我会马上看他/她的微信朋友圈,想知道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长什么样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他/她平时喜欢干什么?是经常发一些和专业无关的理财信息,经常发一些外出旅游、吃喝的照片,还是转发一些专业进展,秀一些“在实验室工作到深夜”的照片,并配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表情符号?
通过更深入的电话联系,还能了解到更多信息。到这个阶段,我就会采用“排除法”把考生“删掉”。比如,有的人考博的动机就是找个“避风港”,还有的人只是把我当“备用轮胎”。我曾问过一个外地考生:“你到我们这边读博士,和你的女朋友两地分居,会不会影响学习?”该生只是傻笑:“我相信这对我们来说不是问题。”我顿时就“闪”了。我很害怕学生因为处理不好婚恋的事情而影响学业。我希望听到的回答是:“我们读大学期间不但没影响学习,还相互促进。我女朋友也考上了你们那儿的博士。”
一旦通过电话交流觉得合适,我会马上请学生到学校面谈。通常,学生会带上手提电脑,给我讲讲他/她读硕士期间做了什么。只要他/她能有条有理地讲清楚,我就会觉得OK。在下半场面试中,我会问学生他们所在的课题组是怎么管理的,每星期工作多少时间。我还会旁敲侧击地说我们组每星期工作6天,但系里还是有很多博士生无法按时毕业,然后看看学生的反应。一旦学生流露出对现任导师严格管理的不满,或者对认真做科研没有决心,我就会不动声色地听完,然后很快结束这场对话。
如果在面谈中觉得合适,我便邀请他/她到我们学校旁边商厦里吃饭。一边吃,一边进行各种交流。饭毕,我会明确表示,愿意收他/她为徒,请回去考虑好以后告诉我。一旦决定,我就不再招收其他考生了,因为我们系每个博导原则上每年只能招一名博士生。
利远远大于弊
如今,实行申请-考核制,在我国高校有推广的趋势。本文开头的那个苦命的导师,他们学院在2017年就开展了申请-考核制改革。在我看来,这是件好事儿,因为申请-考核制的利远远大于弊。
首先,这方便导师和考生在报考之前充分接触、了解对方,实现双方性格脾气的相容。在实践中我发现,性格脾气、做事风格的匹配对于师生双方来说都非常重要。如果不匹配的话,师生双方在相处的几年中都会非常痛苦。
其次,导师招学生过来是来做科研的,不是仅仅来修读课程的。会考试的学生不一定擅长做科研,而擅长做科研的学生也不一定擅长专业课笔试。因此,实行申请-考核制,能更精准地找出擅长、喜欢做科研的学生。
再次,实行申请-考核制,有利于学科交叉。有些学生是从外专业报考的,比如化工、材料专业的报考环境专业博士。我们课题组就有好几位这样的博士生。他们进校后完全能通过环境专业课程学习,但如果当初硬是要他们参加环境专业笔试,那就勉为其难了。
还有,实行申请-考核制,能降低师生双方的“不确定度”,即一旦师生双方在报考之前谈妥,接下去就按部就班走流程了,这可以节约学生大量时间,也使导师“定心”——又有一个学生要进组了。有的导师甚至会在确定人选后,提前让考生进实验室开展研究,这样一来,进校之前的实验结果也可以用于撰写博士论文。
当然,有人担心实行申请-考核制可能会导致徇私舞弊——招收亲朋好友或者企业干部读博士,有利益输送(比如企业干部以项目的形式给导师一笔钱),博士生不需要干什么活也能毕业。
不能排除这种现象发生在少数素质不高的导师身上,但至少在我周围,这种现象几乎不存在。原因在于,课题组开在这儿,就是要发表论文、申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如果一个学生进课题组不干活,那怎么毕业,课题组又怎么发展?每个老师都希望招来的学生能“骁勇善战”,没人愿意招学生给自己添堵。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对于今后有可能考虑读博的学生来说,我刚才这番话有什么启发呢?
我的真心感受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子吃”。近年来,每年都有20多个考生联系我读博。网上正式报名的截止日期是12月底,有学生在5月就联系我了,也有很多学生到12月才联系我。对于后者,我就会想,这样的学生要么没有早早地想好要读博士,要么就是别的老师都不收,他/她是“病急乱投医”吧。
每个老师都希望能有学生来“毛遂自荐”,进而一起讨论学术、做事方式和职业规划。并且,老师往往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势,即心中确定了满意的学生,就不会再花时间“四处撒网”了。因此,学生一定要把握先机。万一考生在联系的过程中发现心仪的导师已经“心有所属”,那么还可以及时找别的导师。
当然,也有老师在收到学生的电子邮件之后,一律回复“欢迎报考”“应该没问题的”,结果考生到了正式面试现场,才发现自己成了“群众演员”。在这个时候,学生已经准备了好长时间了,工作也没有找,顿时有种被“忽悠”的感觉。所以,考生事先得多方打听目标导师的人品,而且,哪怕是坐一天的火车,也要提前和导师见上一面,看看彼此是不是“相见恨晚”啊!只要吃到了“定心丸”,自己旅途再辛苦,总比准备了大半年还被无良导师“忽悠”好。
除了以上这些,学生还应该多想一想自己为什么要考博士、考上后会以怎样的面貌做科研、毕业后想干什么。只有想清楚、弄明白后,才会坚定自己的选择,以后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坚强面对。更重要的是,这能让你在和导师面谈时大大加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2: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