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鼓动课题组硕士生留校读博士:理想和挣扎【已发表】 精选

已有 27935 次阅读 2017-11-9 09:06 |个人分类:研究生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今年的考博报名即将开始!我写了篇文章,由《科技导报》2017年第21期刊登。感谢当事人以及另外两位读者审读原稿,并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

每年7月,送走了课题组的毕业生,在上海一所重点大学任教的A教授都会有点忐忑和期待——明年加入课题组的博士生会是谁?

A在2011年成为硕士生导师,在2012年成为博士生导师。近年来,A独立指导了7名硕士生和6名博士生。课题组有些硕士生只想着毕业后找一份工作,他们的科研能力也不算突出,A就不想留他们读博士。这几年,他倒是“看中”课题组的两名硕士生。

有一位小伙子,笔者称其为小强。小强刚进校时,他的两个比他早一年入学的师姐都还没有开始做实验。小强硬是一边上课,一边抽空做实验,读到研二放寒假时,他的论文就被SCI刊物接收了。小强读完研一时,曾向A咨询毕业后继续读博士的事。可是他在研二发表论文后,热衷于参加各种活动。A为了“求”小强留下来读博士,被迫同意小强参加暑期实习,并说愿意提供出国交流机会。但小强纠结了好一阵之后,表示不愿意继续深造。

还有一位女生,笔者称其为小E。小E刚进课题组时,提出在课余复习托福、GRE,但A否定了她的想法。之后,小E做科研非常努力,经常加班加点。她在办公室里处理数据、写论文时,一坐就是2-3个小时。A还发现小E为人很好,就有意让她继续读博士。A多次找小E谈话,说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博士生毕业后留在上海发展机会多。然而,小E总是说“不清楚自己将来想干什么”或者“我的决定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没有给出干脆的答复。为此,师生彼此纠结了好长一段时间。

这样的纠结不唯独在A的课题组存在。A的一位同事就试图让课题组的两位硕士生留下来读博士,他不但对学生说“走学术这条路好”,还拉着A一起劝说学生。但“纠缠”了多个回合后,这位同事还是没有留住这两位学生。

在强调科教兴国、科技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国家正需要大批高学历人才。高校教师应该成为青年学生的引路人,鼓励优秀学生继续深造,引导他们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国家的发展进程。并且,导师为了课题组的持续发展,当然希望优秀的硕士生能留下来读博士。但很多事情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上述事例就反映了师生各自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挣扎。

导师的纠结就在于“求才若渴却求之不得”。而学生的纠结就在于想不明白“博士毕业后能干什么”、“在大城市成活成本高,毕业后怎么办”。学生的决策往往还受制于他/她的婚恋对象的职业规划和去向。

师生各自的纠结还有可能会“缠结”在一起:学生自己的事情“搞不定”,职业规划不清晰,学业进度不顺畅,就会影响课题组的整体进程(包括招生、科研进展);而导师催促研究生尽早做决定,就有可能使研究生更加慌乱。

针对自己在招博士生中遇到的困惑,A向别人请教。

A的一位同事说,导师要拿出“萧何月下追韩信”的诚意,恳求优秀学生留下来,“学生毕竟不了解做学术这条路,导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爱上科研”。而另一位同事说,他绝不会劝学生读博士,因为“如果学生留下来以后发现出国的同学取得好的发展,就会责怪导师”。

A的一位已经进高校任教的学生则说:“老师您可以给学生建议,不用纠结学生是否采纳您的建议,毕竟他们是成年人了,有自己的想法。您认为的最好的选择,未必是学生的最好选择,因为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处境也不一样。”

不同的说法在A的心中浮浮沉沉。

A分析下来,自己纠结的原因在于他是个“急性子”,在招博士生这件事上想“尽早定下来”。更要紧的,是他把个人喜恶掺入了工作。比如,他认为某个学生是个好人,就想着把招收博士生的名额“给”他/她。当他一再劝说学生而得不到肯定的答案,他有种“仿佛我的货物卖不出去,硬要塞给别人”的感觉。

简而言之,他执著于自己预期的某一个结果,也希望学生能顺着他的心意。但这样反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正如Andrew Matthews的一本书Follow Your Heart所说的,“The moment you get too attached to things, people, money... you screw it up!”

曾有人说:“人生就像放风筝一样,忽左忽右,忽高忽低,各有各的精彩,关键是要有收放自如的心态”。然而,人要做到“收放自如”非常困难。尽管如此,A最终还是走出了纠结。回顾这个过程,他感触最深的有两点。

第一,时间和实践能化解纠结。那一年,小强不准备读博士,A非常遗憾。但后来,联系A读博士事宜的外校考生络绎不绝。他通过面谈选定了一位学生,此前那种“悬而未决”的感觉就像雾一样地散了。使A更高兴的,是他招收的这位学生进校后发表了多篇论文,获得国家奖学金。

第二,师生之间通过互动能增进理解。当小E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时,A非常纠结。后来,A和小E像朋友那样,轻松自然地聊了很多次。小E坦诚地告诉A她对生涯发展的思考和她在那段日子的成长。“人探索过、经历过,才会成长,我不在乎‘浪费’时间去尝试,哪怕别人都不理解。”她说。

“理解是一种舒畅的感觉!”A终于明白,学生有生涯发展的需求,不同学生的“觉悟”也有早有晚,导师应该理解和尊重学生,给他们时间思考和成长。他不再纠结于学生是否留下来跟他读博士,他为学生的成长而感到高兴。

曾有人说,生命是一段旅程,在旅程中遇到的人和事能给你启发、使你成长。A感到,走过这些纠结的“坎”,他自己也成长了……



导师与学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084432.html

上一篇: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前期准备和项目申请书的撰写【已发表】
下一篇:做科研的难点和乐趣【已发表】
收藏 IP: 202.120.224.*| 热度|

29 黄永义 郭战胜 张亮生 李毅伟 郭景涛 陈万浩 王安良 姚伟 张鹰 金义光 蒋敏强 张文超 王从彦 郭新磊 左小超 杨顺华 石磊 张骥 马军 汪啸 周健 杨金波 高绪仁 褚昭明 章成志 许宜平 王德华 李映德 liyou198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