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出版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odl 西安交通大学期刊中心赵大良:不求改变现实,但求面向未来,未来给我带来愉悦,也许会给现实带来希望!

博文

科学概念表达混乱一例 精选

已有 7644 次阅读 2014-7-16 09:43 |个人分类:编辑出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技论文的作者,特别是年轻作者,在科研成果报道中不自觉地习惯于使用一些生僻的专业词汇,特别是一些行业内由西语缩写过来的缩写词来表达一种概念。似乎这样做有以下理由:

一是,我们行业内都这样使用,如果我不这样使用就担心别人不理解,所谓的行业业内的语言来表达。这是一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初听来似乎有道理:同行交流当让应该用同行能够理解的语言和概念!但当你细追究下去,就不一定是那么回事。我常常问:我们的论文是写给谁看的?同行。同行里边的那一类人?一般来说,论文是写给比自己资历、水平浅的读者阅读的,而很难指望比我们水平高的人能来阅读我们的文章。阅读是为了获取自己所不了解的信息,进而提升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所以,我定义为:论文是写给新手或外行看的,也就是我的打油诗所说:“新手外行才阅读”。那么,这些新手和外行,自然并没有接受或建立起行业老手所建立的“语言习惯和规则”,自然这样就无意中增加了读者的阅读门槛,不利于自己的学术成果和学术观点的传播。

二是,科技论文追求简洁,所以科学语言更多的是采用符号语言,这样不仅是可以简化表达,也有利于体现科学的逻辑性。数学,就是一种科学表达的语言。这一点,也似乎是有道理,但是大家忽略了科学语言的另外一个属性:确定或者说明确。科学语言的表达不是为了简洁而简洁,简洁是建立在表达明确的基础之上。科学语言的简洁本身也是为了避免自然语言的“主观性”而建立的。数学,就是一种最严谨、最适合表达科学的一种语言。那么,简洁一旦损害甚至是有可能损害科学表达的确定性,那么就违背了科学语言建立的初衷。如果一个概念或者是符号,不能确定地向人表达其所要表达的含义,那么就可能造成人们理解的歧义或者是理解的困难,损害科学表达的效果。

三是,大家不一定承认但事实的确存在,在科研成果表达的“竞争中”,人们总是或多或少地在模仿着“科学”的样子。而这种表达上的晦涩和枯燥,似乎就是一种学术范——以次来代表“学术本来就是一般人看不懂的。”这种现象,一是人们的社会心理的驱使,也是科学研究范式的模仿结果。科学成果的表达——论文写作的过程,往往是一种阅读后的模仿,特别是结构和语言。

无论是什么原因,现今的学术研究已经不是过去的学术研究——象牙塔中的学术,如今已经入俗——科学研究已经成为社会分工的一种——职业化。职业化的科学研究更加看重的是个人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籍此得到同行的认可,从而获得满意的岗位和地位,因而科研成果的传播效果就十分重要。在海量信息、快速变化的环境里,社会的阅读趋于浅显和快速,如果不能让人理解包括快速理解,就可能被人们遗忘,那么也就难以体现出期望的评价效果。

我们一方面在追求创新,我们另一方面又抱怨评价的不科学和不公平,但是就没有思考自己在为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传播方面做了什么努力?有时不仅没有努力,反倒是为读者的阅读设置了重重障碍——语言的晦涩和表达的抽象和歧义,就是最普遍的一种现象。

下面是我最近审查录用论文时遇到的一个案例。文章开篇、在摘要的开篇,甚至是在篇名中就使用了一个缩写词“LNT”,你明白是什么意思?我不明白,所以我要理解就需要花功夫学习。我只好上网搜索。

百度显示在第一条的是:登山环保守则—LNT,也叫无痕旅游(Leave No Trace,LNT)七大环保法则。显然这不是一篇动力工程方面论文要表达的意思。lnt在数学里表示不定积分,显然也不对。那么在往后看,才找到与发动机燃相关的文献中出现的这个缩写词,但也没有给出全称和含义。那么,使用谷歌学术搜索试试,出现在前面的都是作者的姓名“LNT Yeung”   “LNT PACHMAN”, 在后边才出现在篇名里:“ The LNT model is  the best we can do— today” 。 LNT模型是我们今天所能做的最好的!我不用阅读全文,可以判断,这也应该是与旅游环保有关。

经过深入的查找,才找到相关文献给出的解释:稀燃氮氧化物捕集器(LNT)、稀薄氮氧化物捕集技术(LNT)。但是,这给出的小量解释,也是不确定的两个词性,是稀薄氮氧化物捕集技术(LNT),还是稀薄氮氧化物捕集(催化)器?因为这一概念的混乱,在不同文章中有不同的使用。这样还罢了,在我这篇文章中,同一个LNT两个含义同时使用:“对LNT转化效率的...;为LNT入口边界条件”,这里似乎是作为“稀薄氮氧化物捕集(催化)器”来使用;“不同还原剂对LNT催化器的...”,如果还是包含“器”,那么是不是概念重复——“稀薄氮氧化物捕集器催化器”似乎应该是一种技术“稀薄氮氧化物捕集催化器”?“并不影响LNT的再生..”这里又是是什么意思?“催化器”再生还是“技术再生"?

可见,科学语言的简洁和词汇的缩写,造成的科学概念的混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721-812067.html

上一篇:七绝-七一随想
下一篇:纠错启事!
收藏 IP: 117.32.153.*| 热度|

25 肖建华 蔡小宁 赵凤光 黄永义 文克玲 孙学军 闵应骅 董侠 吴桂生 郑小康 任胜利 谢蜀生 李宇斌 武夷山 陈苏华 李三钱 徐耀 张云扬 葛兆斌 shenlu hkcpvli wlmcgyxxzt DXY1234 Vetaren11 NoteFirst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4: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