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虽多,其治一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li2233 公共政策、公共管理、技术创新

博文

半马的半马 精选

已有 13627 次阅读 2015-5-5 03:43 |个人分类:人物纪事|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运动, 长跑

 

 马拉松比赛的规定的长度是42公里195米或26英里385码。所谓半马,就是半个马拉松长度,约21公里。半马的半马,就是大约10公里啦。

我所在的华盛顿州斯波堪市,有一项传统的全民长跑活动,选在每年5月份的第一个礼拜日,叫做“花开日”(bloomsday)。长跑的距离是12公里,合7.5英里,比半马的半马稍长一点。近年来,每年报名参加跑步的选手都在5万名上下。按规模论,在全美类似的活动中,排名第三。斯波堪是个只有20万人口的城市,就算加上接壤的几个城市,其所谓的都市区的规模也不过50万人,能维持在5万人参加的水平,还是相当不容易的。

这里不是要强调当地每10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人参加长跑。事实上,今年是Bloomsday的第39届了,来参加长跑的爱好者,来自美国各地,其中不乏职业运动员中的好手。上周五我在城里开车,发现主要路口有警察维持秩序,多半是因为这个小城市一下子来了很多外地的长跑爱好者。不过,绝大所属参加者,应该来自本地和周边。我认识的好多华人,都参加了这个活动。

今年的Bloomsday,天气很好。地面温度适中,阳光普照,万里无云,是个难得的适合跑步的天气。电视报道里说,历史上还有一届活动,举办的前一天晚上,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雪,第二天上午把主要线路的雪清掉后,爱好者在刺骨的寒风中跑完了全程。斯波堪这个地方的维度比中国的哈尔滨还要高,5月初的天气,冷热都有道理。

Bloomsday长跑成绩统计是按年龄分组的,另外还有特意为残疾人准备的轮椅组。跑步队伍次第出发,起跑顺序则是根据报名成绩确定的,分为7-8组,每一组参加者佩戴不同颜色的号码。最开始是轮椅组,然后是长跑者,成绩最好的组先出发,最慢的最后出发。这些别在衣服上的号码,含有芯片,便于记录参加者开始起跑到结束的时间。活动结束后,每位参加者都可以到活动的网站上查找自己的成绩。

总成绩的前几名有奖金,男女第一名各获得7000美元,轮椅组的男女第一名有2000美元。拿奖金的基本上是职业运动员。对于老百姓而言,他们参与这项活动,不是为了拿奖,而是乐在其中。组织者收取的报名费远远多于这些奖金的支出。收取的费用,除了用于活动组织的花费外,余下的则捐给了慈善机构。比如,今年的收入结余,资助的主要机构里面就有一家为智障儿童设立的学校。

今年的男女冠军,都被从外地赶来的职业选手获得。男冠军的成绩是3420秒,女冠军成为为3927秒。值得一提的,男女组都有90岁以上的爱好者参加,男子90岁以上的最好成绩为2小时24分,女子90岁以上最好成绩则为3小时9分。比较令我吃惊并感到惭愧的是,80-85岁年龄组,男子最快的为1小时14分,女子为1小时45分,而男子的这个成绩,以我现在的体力,肯定达不到。实际上,我的中国朋友中,常年坚持锻炼的一两个人,他们的成绩才跟这个80岁的最好成绩相当,而跟80多岁的人相比,他们在年龄上差了差不多一倍。

我今年没有参加这个活动。去年我到了现场,但没有参加跑步。我看到沿途有很多热心的居民,免费提供饮用水,当然还有掌声和鼓励声,还有女士提供free hug(免费拥抱)的,用以激励爱好者坚持下去,达到目标。

我下了决心,明年争取参加一把,也跑个半马的半马,哪怕半跑半走呢。每年的报名从一月份就开始了,据说报名晚了,还有可能报不上了。希望明年我不要错过报名时间。

下面是从网上下载的照片:

 

等待起跑的队伍

 

浩浩荡荡

 

男子领头部队,全是黑小伙儿

 

 

女子第一方阵,全是黑姑娘

黑小伙黑姑娘都是外地来的,起码是半职业运动员,多半为奖金而来。

 

街头的金属雕塑。

 

 

Bloomsday传统,起跑点附近很多树上挂满了衣服,那是兴奋的爱好者扔上去的。这些衣服成了很多无家可归者的战利品。

 

 

轮椅队风驰电掣。

 

 

 

小英雄。

 

 

盛装。

 

 

蜿蜒。

 .

 

 

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485-887409.html

上一篇:校庆日断想
下一篇:如何获得 MPA 项目的国际认证(之一)
收藏 IP: 146.187.0.*| 热度|

24 王善勇 姬扬 陈小润 武夷山 黄淑芳 李学宽 李土荣 韩玉芬 赵凤光 杨正瓴 石磊 陈安 廖晓琳 袁贤讯 周明明 于仲波 李天成 王桂颖 科苑往事 zjzhaokeqin zhangling shenlu bridgeneer jinchengfeiw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19: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