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问题
有人问我,现阶段,观鸟爱鸟的人越来越多,成为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根本原因是什么?我无法回答。前几天,到云南东北部大山里参加了在马树中学的一次爱鸟周活动,得到一些启发,分享如下。
黑颈鹤是现存15种鹤类中分布海拔最高的种类,被誉为高原精灵,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强有力的保护。它们每年的南北迁徙路线分为西、中、东3条线。在东线,南迁的黑颈鹤到了云南东北部的大山包越冬,其中,有一部分向东飞到贵州的威宁草海,有一部分向南飞到云南中部的会泽、寻甸。这些有名气的黑颈鹤越冬地,基本都建立了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获得一定的管护建设投资,科技援助和经济发展机会。仙鹤名气,助推社会经济发展,成为一种时尚。
还有数量不多的一部分黑颈鹤,无规无矩,在大山包附近分散到隶属昭通市的永善、鲁甸、巧家等地,开始了漫长的艰辛的越冬生活。这些不听话的黑颈鹤,不在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内过冬,就与源自政府投入的优惠待遇失之交臂。同时,生活在这里的农村人,也就几乎没有机会与专业科技人员接触,更谈不上靠仙鹤名气助推新型经济发展。
可是,黑颈鹤的重要性和保护级别没有变,保护黑颈鹤的重担,就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本就贫困的当地农民身上。
2.爱鸟周自然教育
有那么一部分昭通人,即便生活不怎么富裕,却格外地喜欢黑颈鹤。组建昭通市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开展民间护鹤活动。他们不是什么经过专业训练的鸟类专家,他们除了在黑颈鹤越冬地做护鹤宣传外,致力于培养当地农民爱鹤护鹤社会意识。
说来也巧,SEE任鸟飞“云南寻甸与马树黑颈鹤越冬地鸟类及其栖息地调查监测”项目,虽然重点在于黑颈鹤越冬地的所有鸟类及其栖息地,但也是民间保护网络的一个部分,关注黑颈鹤的保护与当地农民的发展。
这两股力量,2021年4月8号,汇集到有悠久办学历史的马树中学,开展了独特的爱鸟周活动,助推黑颈鹤保护。
马树中学,又名红十字会博爱学校。校长邓成祥介绍,马树是山区,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家庭,都把孩子送到县市城镇读书去了。这是初级中学,在校学生1200多人,来自马树镇各个村寨。尽管是义务教育,无须缴纳学费和基本生活费,但是,生活贫困依然困扰学生。
昭通市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的“妙舍助学基金”,每年在马树中学选择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微薄的现金奖励。在协会秘书长王兴鹏主持下,为50名获奖学生每人发放200元的助学金。这真的算不上什么“物质奖励”,但获奖学生十分自豪,因为,他们的努力学习,得到了学校以外的爱心人士的认可。
接着,我用SEE任鸟飞项目成果,以《高原精灵黑颈鹤》为题,图文并茂地讲解了黑颈鹤的故事和黑颈鹤的保护。 从马树地名说起,讲述了鹤鸟大家族15种鹤鸟的特点和分布,在马树越冬黑颈鹤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黑颈鹤的小家庭,研究黑颈鹤迁徙的环志方法及GPS跟踪技术,黑颈鹤喜欢什么样的环境,以及黑颈鹤夜宿湿地昼出觅食的日常活动规律。
在互动过程中,我发现,这些学生很聪明,一些基本的科技知识也能准确把握。例如,海拔这个概念,回答很准确。就研究鸟类迁徙的环志方法和GPS跟踪技术,掌握的也八九不离十。我呼吁他们积极参与黑颈鹤保护,做到不惊扰、不丢垃圾、多宣传,但最主要的精力,应该放在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上。此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不是我讲得多动听,而是我讲到了他们的心坎上。很多自然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融入大自然,美名曰“减负”。可是,班主任、校长、父母却一个劲地灌输,“好好考试,走出大山!”
学生的另外一次热烈掌声,是送给云南大学青年教师昆明鸟类协会秘书长赵雪冰博士的。赵老师讲话说,缺乏知识和技能,谈何保护黑颈鹤。希望同学们努力拼搏,用学习改变命运,迈向上大学之路;长大后成为国家栋梁,服务家乡建设,贡献社会,反哺黑颈鹤保护。
3.感悟
大山里的早春,已经很暖和了。山风一吹,还是那样的寒冷,衣物单薄的孩子们,有点卷缩。按常规,要合影留念。一位一直没有说话却安静听讲的小女生,跑上来,要站在我的身边。我抚摸了一下她凌乱的头发,心说“精灵!”
后来,邓校长说,因为黑颈鹤,马树渐渐有了名气,学生平时也很积极地开展黑颈鹤保护的宣传。学生的课外活动,更多的是学习劳动技能,以求生存,劳动致富。很多学生没有去过昭通城,对昆明那样的省会大城市没有多少印象,更不要说什么京、沪、深、广大都市了。心里,却有个梦,白天,夜晚,都一直向往着山外面的广阔天地。
城镇人生活水平提高了,到乡下放飞自我,爱鸟观鸟拍鸟。而天天与鸟为伴的乡下人,却与躲避天寒地冻的越冬黑颈鹤一样,有着自己的向往。有那么一天,不分城乡,每颗心都有了归宿,每个人都实现了追求,每顿饭都有了足够的食物,爱鸟观鸟拍鸟,就会成为生活的日常。
致谢:本文得到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任鸟飞民间网络项目支持,具体工作中得到马树中学、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和当地居民的鼎力协助。部分图片来自参会人员的自媒体。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0: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