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P15即将来临,在昆明在云南在中国,激起了不小的热浪。身处这一社会正向潮流中,很多人都坐不住了。我也尝试着,走下大学的殿堂,步入小学的校园,融汇到科普宣讲的潮流中。
在云南省科技厅的号召下,4月23号,冒着摄氏32度的高温,我从春城的东南角,来到昆明的西北方,红旗小学明苑校区,用“黑颈鹤的故事”这种没有多少科学高度的话语,“煽动”小学生,邀请他们的父母,抽时间,向北130千米,去看看我们昆明的黑颈鹤。
云南省科技厅科普进校园活动的组织者,只告诉我,到一个小学里做一次科普讲座。到了教室,才发现,是红旗小学教育集团的现场直播。昆明五华区红旗小学成立于1961年,在省内国内有相当的知名度。到了2005年,开始与相关小学进行整合重组兴建,发展为教育集团,至2020年,有7个校区110多个教学班5500在校学生。老师告诉我,今天的讲座,是学校主动融入生物多样性COP15的一个片段,围绕着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黑颈鹤,教授与娃娃一起分享。
老师要求娃娃们称我为老师,我更正说,叫爷爷更适合一些。在洁白的屏幕上,我打出竖排的三个字:黑,颈,鹤,问台下的娃娃会不会读,每一个字,都是什么意思?结果,学生还真的说出了“黑脖子大鸟”,这样的文字组合。
进了我的圈套,我心想。放出灰鹤的照片,“是这个大鸟吗?”“是!”又放出赤颈鹤,“是这个吗?”“是,”声音小了一些。几秒钟后,我说“不是”!再放出丹顶鹤,“是这个吗?”几乎没有了声音。但是,于无深处胜有声,娃娃们聚精会神,似乎在想:错在哪里?
放出黑颈鹤的照片,我说,“这才是黑脖子大鸟:黑,颈,鹤!”停顿了一下,告诉他们,要仔细观察“黑脖子”。再重复一遍,仔细观察,观察羽毛的颜色和黑羽毛着生的位置。提醒他们,仔细观察,是读书学习、做科学家必须具备的素养和能力。哇,以后要认真仔细了!娃娃们喘了口气。
接着,我逐一讲了黑颈鹤的7个故事: 黑颈鹤的大家庭、南来北往话迁徙、黑颈鹤的小家庭、黑颈鹤偏爱的栖息小环境、黑颈鹤的一天一年一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鹤鸟、昆明的黑颈鹤。
我说,在当今世界上活着的15种鹤类里,黑颈鹤是高原鹤,分布在2500到5000米的海拔范围内。
什么叫“海拔”?如果大海水面0米,升高升高再升高。昆明是2000米,再升高,2500,3000,5000,8000……高大的椅子里,躺坐着160多个小娃娃,静悄悄的,孩子们憋住了呼吸,8000米,好冷呀!
这个时候,老师示意我停一下,说有个校区的网络有问题。
为了圆场,我说,古代文人最喜欢鹤鸟了,崔颢有一首古诗:“黄鹤楼”。话刚说完,有学生举手,站起来,一口气背诵出来。太厉害了。
此时,传来了一个信息:有5个校区110个教学班的5167位师生在听讲座。这么多人听讲!我一激动,话多起来了。讲了65分钟,累着孩子们了。
还好,有我在野外拍摄的视频,松了一口气。特别是中国科学院的刘玉洪研究员,带来了精美的植物标本,摆放在教室里,娃娃们雀跃着,认真地观赏。
提问的环节到了。
一小女生竟然记得,一开始,我在世界地图上展示,在南极洲、南美洲,都没有发现当今活着的15种鹤鸟的任何种类。为什么?要我解答这个问题。
还有,黑颈鹤是分布海拔最高的鹤类,到了5000米,为什么就不再飞得更高一点?
大学生,肯定不会提这样的问题,因为大学生已经被灌输了特定的思维方式,提这样的问题,必然被认为是愚蠢的。在双一流的大学讲台上,我用“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这样玄乎的主题,呼吁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主动融入生物多样性保护这个当代正向潮流,修身养性,平步青云,周全一生。提问的不多。验证了一些人的说辞“大学课堂里,台上,教授一厢情愿地高谈阔论;台下,学生聚精会神地玩弄手机。”
小学课堂里,讲者、听者,都有眼神、心灵的交流。只有这些单纯的娃娃,才会创造性的提出这样显露独特的问题。可见,我说从海平面,升高再升高,越高越冷,刺激了孩子。记着了,要搞个明白,黑颈鹤为什么不怕冷?提问的话题,也就来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今日小学里幸福读书学习的祖国花朵,就是明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坚强栋梁。感谢红旗小学,给了我这个机会,走下大学神坛,把自己的知识传送给这些娃娃,在小学校园里,托起洁白的月亮。
开车返回昆明的东南角,夫人说我讲课时有点激动,蛊惑人心。我说“看着死咩羊眼(无精打采)的听众,自己都想瞌睡了。面对这些娃娃,好玩,就多玩一会。自娱自乐!”
致谢:本文得到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任鸟飞民间网络项目支持,具体工作中得到云南省科技厅、(昆明)红旗小学明苑校区的鼎力支持。特别致谢刘玉洪先生、王艺馨女士、沈聪女士、高凌志女士、徐丰爱女士的热心协助。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3: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