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良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iaoliang

博文

清代王士祯笔下的中华白海豚形象

已有 1156 次阅读 2024-5-24 06:02 |个人分类:水生生物|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王士祯(1634-1711),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新城(今山东淄博市桓台县)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康熙四十三年官刑部尚书。康熙二十三年,王士祯任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奉命祭告南海,因缀其道途所经之地,搜采故事,撰成《皇华纪闻》四卷。卷三有《海猪》一篇。

1.jpg

海猪  康熙癸丑六月,三水有大鱼浮西南沙滩,长七尺余,遍体花白无鳞,有两翅一尾,喙长尺许,利齿如锯。居人获之,剖视其肉,与豕不异。腹中孕小鱼,亦类豕形。人以为海猪云。

康熙癸丑:康熙十二年。三水县,明嘉靖五年置,因县治所在地河口控西、北、绥三江汇流,取“三水合流”之意,定县名为三水(今为广东佛山市三水区)。海猪,即海豚。这头搁浅海豚“长七尺余,遍体花白无鳞,有两翅一尾,喙长尺许……”应该是中华白海豚,而且还是头怀孕母豚。我国广东、福建、广西、海南沿海都有中华白海豚分布,有时也游入内河。中华白海豚幼体时为暗灰色,随年龄增长变浅,亚成体灰色和粉红色相杂,成体纯白色。成熟个体体长2.0-2.5米。“剖视其肉,与豕不异。腹中孕小鱼,亦类豕形”。海豚肉与猪肉类似、海豚的胎生幼崽也与猪类似。故当地人称之为“海猪”。

这只海豚不幸搁浅,为当时人近距离了解海豚提供了机会,而王士祯这则记录也为今人了解海豚得名“海猪”提供了参照。

2.jpg

中华白海豚的幼豚和成年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8326-1435378.html

上一篇:案置种鱼经(千载种鱼忆范蠡之三十四)
下一篇:科学画画师邬华根(水生所所史拾零三十八)
收藏 IP: 27.17.245.*| 热度|

14 宁利中 郑永军 池德龙 王从彦 孙颉 尤明庆 杨正瓴 许培扬 杨卫东 刘钢 刘炜 刘跃 马鸣 韩玉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0: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