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沟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卢沟桥建亭刻碑,将乾隆帝手书“卢沟晓月”四字刻碑立于桥头。
【宋末元初】尹廷高《卢沟晓月》:阑干滉漾晨霜薄,马度石桥人未觉。滔滔流水去无声,月轮正挂天西角。千村万落荒鸡鸣,大车小车相间行。停鞭立尽杨柳影,孤鸿灭没青山横。
清朝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李鸿章21岁,其年入选优贡,奉父亲李文安之命,自老家安徽入京,以应翌年顺天乡试。和所有读书人一样,以诗明志,李鸿章入京时作《入都》诗十首,充分显示了李的胸魄气略,其中第一首最为世人称道——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笑指卢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卢沟桥头的二十九军士兵,持枪瞄准前方,身背大刀。原载1937年7月《良友》杂志,方大曾摄影。1937年7月7日日本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1937年7月7日当天,守在 “卢沟晓月”碑石边上的第29军士兵。
日军攻占卢沟桥
张采庵《<七七>一周年作于香岛》:检点新仇与旧仇,长桥晓月吊卢沟。酷怜战火灰文物,难托征鸿付绿邮。雪耻当掀南海浪,移家莫补贾生忧。献金好快登台去,不买欢娱买贼头。
张采庵(1904-1991年),名建白,号采庵,以号行,广东番禺紫坭人。毕业于广东大学中文系。工诗古文辞,曾与柳亚子等名流唱和,为南粤著名诗人,有《春树人家诗词抄》。张采庵此诗作于1938年7月7日,“献金好快登台去,不买欢娱买贼头。”请看下图——
1938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的周年纪念日。由各党各派及国民政府各部门组成的武汉抗战建国周年纪念会,发起了献金运动,旨在帮助抗日军属、伤残战士和救济难民。为方便群众献金,武汉三镇设了六座献金台。中共代表李克农当众宣读公开信:“顷奉朱总司令自山西来电,嘱将八路军在‘七七’抗战建国周年纪念日素食所节省的全军菜费共一千元,代献作慰问抗战军人家属及救济被难同胞之用,因八路军已在敌人后方作战,故电由此地代献此金也。”
民国34年10月,回驻卢沟桥的中国士兵
这一组邮票中均有“卢沟晓月”碑亭
1966年大串联红卫兵走过卢沟桥,翁乃强摄 细观,图中“卢沟晓月”碑上写有“誓死保卫……”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3: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