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3年,中华海产生物学会资助各大学生物系三年级以上成绩优越学生暑中赴厦门研究海产生物。第一排左一王家楫,第二排左一唐世凤,第三排左四朱树屏
本博主附言:此图承唐世凤儿子唐乐永先生提供
1930年7月14日-8月19日,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和动物学系主任陈子英发起并组织了厦门生物暑期研究会。研究会进行期间酝酿在厦门成立中华海产生物学会。学会以研究海产生物及推广海产生物知识为宗旨。研究会结束后,以通信方式选出了中华海产生物学会1930-1931年度的会长、职员,以及第一届暑期海产生物调查工作计划。第一届暑期海产生物调查工作于1931年7月6-31日在厦门举行。厦门大学提供住宿和采集调查用的汽船,动物、植物两系的实验室与图书室向各地来厦的会员开放使用。与会的生物学家除进行4次集体采集和4次全体讨论会外,每日分头单独进行采集,所得标本甚丰。这次活动结束时,议定以通信方式通过正式会章;选出1931-1932年度的学会会长与职员;通过下一届暑期海产生物调查工作计划以及出版《中华海产生物学会年刊》细则。以后,每年在厦门举行一次暑期海产生物调查工作,出版一期学会年刊,同时以通信方式选出下年度的学会会长与职员。生物学家胡经甫、陈纳逊、王家楫等先后任过会长。海产生物学会得到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和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各资助5000元作为学会经费。
王家楫1928年在美国获博士学位,翌年回国,被聘为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动物学部研究教授,中央大学生物系兼任教授。唐世凤1932年中央大学毕业,朱树屏此时是中央大学生物学学生。
1934年,王家楫出任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所长。唐世凤、朱树屏在动植物研究所任助理员。
1933年太平洋科学协会海洋学会议议决,中国分会由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为主席,负责召集成立中国分会。1935年4月10日,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丁文江在南京主持召开太平洋科学协会海洋学组中国分会成立大会,出席者还有侯朝海、伍献文、陈子英、竺可桢、吕炯、王家楫、曾省、陈谋琅、蒋丙然、叶可松、陆鼎恒。决定将开展三项工作:海道测量;渤海渔业之调查;珊瑚礁之调查。其中渤海渔业之调查推荐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伍献文博士为调查团团长。1934年秋,动植物研究所即开始筹备中国沿海海洋渔业调查计划。经国民政府海军部协助,第三舰队司令谢稚周同意借用定海号军舰协助考察。1935年6月6日,伍献文研究员与气象研究所吕炯研究员、动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唐世凤及练习生共7人乘坐军舰从威海出发,工作区域南起青岛,北抵北戴河,西至大沽,东出庙岛海峡,共设31个工作站,平均每月航程1441海里。工作内容包括海洋学、渔业、气象及海产生物4个方面,具体考察了渤海湾及山东半岛沿岸的渔业资源,对海水的氯化物含量、酸碱度、硅化物含量等都有详细的测定数据和记录,整个工作至当年11月结束。后来因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考察工作未能继续进行,考察资料也未能得到全部整理,仅留下了《渤海湾及山东半岛之海洋与海洋生物之调查:一、通论(王家楫)二、海水之物理性(唐世凤)三、海水之化学性(伍献文、唐世凤)》3篇论文,发表于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丛刊第八卷第一期。这次考察是我国海洋科学研究的重要开端。
国立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丛刊第八卷第一期
封面英文目录,正文英文,封底中文目录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05: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