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M19880124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ZM19880124

博文

一位传奇的科学伟人,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已有 16475 次阅读 2018-7-27 13:46 |个人分类:博物馆纪念馆|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走访钱学森图书馆有感


1.jpg

       暑假空闲,带着好奇心去武康路附近探寻名人故居,无意间被华山路边的一座华美建筑所吸引,走近一看,原来是“钱学森图书馆”,仰慕钱老的盛名已久,便欣然探访。关于钱老的诸多传奇,至今在脑中萦绕,难以释怀,下笔留念。


6.jpg


       钱学森图书馆位于徐汇区华山路1800号,坐落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是在钱老诞辰100周年之际建成对外开放的,以弘扬钱老爱国、创新、奉献的业绩与精神。图书馆总用地面积93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188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三层,陈展面积约3000余平方米。


8.jpg

       与其说是“图书馆”,不如说是“纪念馆”,馆藏钱学森珍贵文献、手稿和书籍76000余份,珍贵图片1500余张,实物700余件。 展览分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科学技术前沿的开拓者、人民科学家风范和战略科学家的成功之道四个部分。

12.jpg

19.jpg

2 (2).jpg

17.jpg

       钱学森图书馆带给你的精神震撼确实超乎想象,这里是接受科学精神教育、党性教育不错的地方,建议大家有时间不妨来这走走。




     钱学森的伟大是今天的我们难以企及的 

       

      钱学森是国内屈指可数的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钱学森对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近五十年内,国内还没有哪位科学家的名气和地位能和钱学森匹敌。他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25.jpg



       美国人曾评价他一个人能顶五个师,而毛泽东说他比五个师还要强。美国火箭专家克拉克评价:中国归国学人当中,无人重要性能出钱学森其右。克拉克所言不虚。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23.jpg



       如果不是钱学森这样的专家当好奠基人,我国导弹技术、航天技术绝没有今天这样的水平。1960年,钱学森回国后五年,我国第一枚仿制型导弹“东风1号”发射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邓稼先主要是在制造原子弹、氢弹上有功,而钱学森的主要贡献在于运载火箭上。没了运载火箭,原子弹和氢弹的威慑力将大大折扣。如今美俄中的军事强国地位,很大程度上是由强大的洲际弹道导弹做支撑的。


timg (12).jpg


       在美国,钱学森也做出了不少贡献,有人评价他“使美国成为世界一流军事强国的科学家之一”。他曾经撰写出美国首部全面系统论述喷气推进原理和导弹性能的长篇报告《喷气推进》,后来这篇报告成为美国空气动力学研究生和军事工程师必读的教材,在美军内部被奉为经典。当年,美国海军部次长听闻钱学森要回国的消息后,恶狠狠地说:“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


timg11.jpg

      钱学森当年真是牛上天的人物,自由出入美国五角大楼。这张照片里,有三个著名的科学家,左一为钱学森的师祖普朗特,后来为希特勒效力;右为钱学森的老师冯卡门,为美国效力;中为钱学森,后来为中国效力。二战后,钱学森和冯卡门审讯他们的师祖普朗特。


92391443926181.jpg

    他曾是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一论人生追求,何为名利?       

       钱学森曾说:“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工作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奖赏。

29.png

30.png

31.png

32.png

       钱学森晚年做人有七条原则:不题词;不为人写序;不参加任何科技成果评审会;不出席“应景”活动;不兼荣誉性职务;不接受媒体采访;不出国访问。


微信图片_20180724222830.jpg

钱学森家中客厅照片


       他几次将国家奖励的巨额款项捐献出去,几十年如一日住破房子、用破提包、穿旧衣服。他曾说:“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对于名利,敢问当下的“官老爷”,当下的“有钱人”,你们有何感受?鄙人不才,虽不曾拥有,不妨揣测,无非两种感受“身体累、心里累”,不免身心俱疲,一则美名曰“奉献”,二则美名曰“勤奋”。

        由此,方知,钱老的大智慧。

      “名”是担当,是约束。

      “利”是负担,亦是责任。



二论科学研究,我们到底欠缺什么?       

       经常听到现在很多“教授”在科研时抱怨,实验室设备不够先进,办公室太小,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影响科研成果。经常看到这种知名不知名的教授,顶着各种国内国外的“头衔”“光环”四处讲座、访学、论道,打着所谓“世界领先”“国内首创”的成果换取名利。热热闹闹过后,又如何呢?模仿的多,跟风的多罢了。原创性的研究,颠覆性的研究,依然寥寥无几。

      有些时候想想,我们在科学上差的还真不是“硬件”条件,欠缺的是“科学”精神,忘我的投入。


       不信,历史早已经给出过答案。

       钱老是一例,西南联大也是一例。

37.jpg

36.jpg

       想当初,战火纷飞的年代诞生的西南联大,仅存八年,却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得主,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元勋,8位党和国家领导人,174位两院院士,100多位人文学者。我们现在的外界条件,哪一点不如当年?


35.jpg


timg (1).jpg


       西南联大的教授团也是相当震撼,中国文学系教授朱自清、闻一多,外文系的吴宓、钱钟书、朱光潜,历史系的陈寅恪、傅斯年,算学系的陈省身、华罗庚,今日之教授有几人能与他们齐名?


timg (3).jpg


       西南联大的学生们千里跋涉,冒着枪林弹雨,在低矮茅舍中坚定求学报国之志,学习不需要督促,爱国不需要教育,今日之大学生有几人可以敢拍着胸脯去比?




再论钱学森之问,我们何时有解?       





16.jpg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2009年10月31日,随着钱老的离开,留下一片遗憾。

       敢问世人,何时解题?可有期限?


       不过,钱学森生前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钱老已故多年,而我们的教育办学模式有半点的改变么?民国时期我们培养出那么多的科学家,他们出国深造后冒死也要回国、宁肯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也愿意呆在条件艰苦的国内搞科研,而我们现在呢?


        离开钱学森图书馆,带着诸多疑问,内心无限感慨。

        你可以说时代不同了。

        或许这也是时代使然吧。

        期盼“科学精神”早日回归。

15.jpg



回顾生平,钱学森何许人也?


3_副本.jpg

名门之后,名校折桂


       钱学森是我国知识分子的光辉典范,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对中国及世界科学技术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赢得了国内外的普遍赞誉。




      钱学森是辛亥革命那年出生的。钱学森三岁随父母进京,接受正规的现代教育。


       父亲钱均夫曾留学日本,民国时期在教育部任职,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妻子蒋英是音乐家,其父亲是蒋百里,国民党陆军上将。


微信图片_20180724222454.jpg


       1929年,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取了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


       193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

       1955年,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争取下回到中国。

       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科技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等重要职务。

 


钱学森涉足的主要学科领域及其时间顺序

1932年 铁道机械工程

1934年 航空工程

1936年 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

1939年 弹性薄壳理论

1942年 火箭技术

1946年 核动力理论

1949年 航天工程

1950年 工程控制论

1953年 物理力学

1956年 运筹学、系统工程

1978年 系统科学

1980年 科学技术体系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1982年 思维科学、人体科学、行为科学、地球科学

1988年 社会形态、社会科学、

1990年 建筑科学

1991年 文艺理论、教育学、沙草产业


THE  END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7328-1126189.html

上一篇:网络圈层化导致认知变得极端和封闭
下一篇:警惕“精致利己主义者”和“圆滑世故学生官”
收藏 IP: 58.39.109.*| 热度|

22 范振英 刘全慧 吴嗣泽 柳林涛 张家峰 尹庭昌 徐义贤 孙颉 黄永义 杨小军 冯玉磊 周健 郑俊 苏德辰 史晓雷 李毅伟 李帮建 杨金波 郭胜锋 崔锦华 吕洪波 ljx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30 0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