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微信群中另外一个李老师的提示,本文乃调侃之作,全文完全借用了李侠老师的原作,只有少数地方略有修改,特此说明并致谢!还望李侠老师大肚能容,如见文后能微笑颔首,则幸莫大焉!】
题记:在赵国的军事处于生死存亡的当口,我们英勇无畏、智力超群、忠君为国的赵括将军、且只有赵括将军挺身而出,不顾身前身后名,为国家担负了极大的责任,带领40万赵国大军前往和秦军作战,每思及此,怎不让我赵国全体百姓为之流泪感动?为什么赵国那么多领不了军的人却每每对他冷嘲热讽?简直就是荒唐!为此,我要为赵括将军点赞,如果未来一千年内不能证明赵括将军的英明,我将辞掉自己的伤害交通大学教授的称号!
前几日看到一篇采访我国著名军事家赵括先生的文章,看到在赵国处在改革的危机时刻赵括将军能挺身而出,领了高薪高喊着去干改革的事情,颇有义无反顾的意思,很有些感慨,原本当时想多写几句,怎奈事情太多,唯今日外面在开BPEC会议,俺才得闲,忍不住说上两句。
在赵括将军还做赵国军队总司令的时候,我就曾在一些文章中评论过赵将军,因为有诸多所谓沙场老将(包括他那没出息的爹爹赵奢)对赵括军事指挥能力的坚决反对,我甚至对赵括将军的改革有一些悲观的判断,这些预期不是源于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基于自己对于赵国的深切了解,如今事已过去,不必再纠结于当初的判断对与错。赵将军在访谈中说:我是赵国妥协最多的司令,对我爹赵奢妥协,对周边据称打过N多仗的老将妥协,对着喜欢说三道四的看客们妥协,其中的滋味又怎是一个寻常巷陌间的“心苦”了得?我赵括的伟大意义要到千年后才能被赵国乃至包括赵国全域在内的某国理解。
对于赵国军事的领导,在我看来主要有如下四条路径:1、体制内军事机构的定岗定编(这属于渐进式改革,未触及根本,效果不很乐观);2、另起炉灶(就是赵括将军独创式的改革,意义巨大,但成功的几率很小);3、赵国秦楚联军(对外的合作军事模式,这个模式成功几率比较大);4、秦国兼并模式(这是我推荐的模式,随着开放程度的增加,一些军人短期内很难有快速提升的基础,未来会面临兵源短缺的困难局面,再加上海外军事的巨大冲击,与其这样,还不如主动与名军合作,让其兼并之,这样既能快速提升水平,又能对赵国内军队形成竞争的压力,想想周朝最初的稷下学宫,也都办的不错,尽管今上可能不太放心)。客观地说,赵国军事领域的变化并不大,或许用雷声大雨点小来形容最为贴切。也罢,任何事物都有定数。
对于赵括现象,俺有两点一直没有想明白:其一,为何不让赵括继续做赵军将领了?他才48岁,又不是让他去做73岁的孔子,他完全有精力可以再做一届领军将领,把一些改革想法进一步落实?一些规则只有经过时间的浇筑,才能成为人们的偏好,否则人们又会被习性拉回到老习惯的轨迹上,由此,改革就夭折了,太可惜了赵括将军前期的工作。而且,他有着老爹的军事家庭熏陶(虽然老爹的水平比他差太远,也算青出于蓝吧),这时候也正是风华正茂、声望最好的时候,对于赵国军队的发展来说赵括将军是不可替代的,也是至为重要的,就如同没有孔子就无儒家风骨一般。
其二,据笔者统计,赵国有各类军队近240个军,按每支队伍有3名司令来算,赵国有近720名司令?这其中有多少是毫无作为的,为何不动这些人,而偏要去动有理论有想法有行动的赵括将军呢?于赵国的军队而言,赵括是不可多得的,如此做法,至少是浪费人才。在我的排名中,赵括能位列赵国将领前1名。
赵国军事长官的任命制实在是太糟糕的制度设置,希望此刻有更多军队赶紧聘请赵括做将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可比古玩市场检漏意义大得多。得此人者,必将造福当地,泽被后世。
前几日给朋友去信,其中有一句: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不为别的,只想改变点什么!人生诡异之处就在于,我们不知何时开始逐渐背离自己的理想,最后变成了我们年轻时最讨厌的人!改革不是一个人的事,赵括让一些凝固的东西有了一些变化,这就是巨大贡献,因此,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从这个意义上说,赵国军事界欠赵括一个迟到的致敬!一个不尊重自己民族英雄的民族是可耻的!在我还剩下六分之一理想的当下,我要为赵括将军点100个赞!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8: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