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ojx 学地质,研究地球物理,做教学管理,好高务远。

博文

从汶川地震看地震活动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已有 2882 次阅读 2015-8-25 21:44 |个人分类:科研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汶川地震在龙门山形成了大规模的同震破裂。在同震破裂带附近形成了许多羽状小破裂。这些破裂,会破坏油气藏,会成为油气运移的通道,也会成为油气赋存的空间。这些效应,都会影响到油气的成藏。汶川地震后,在距震中一百多公里的川中新出现了天然气气苗,证明汶川地震引起了很大范围内的油气藏的破坏。

汶川地震后,在面积达上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观测到了地下水位的变化。表明大地震会引起很大范围内的地下流体异常迁移,自然,也会引起地下油气的异常运移,对油气成藏产生影响。

通过对汶川地震前后龙门山前陆盆地同线地震剖面的对比分析,发现汶川地震在龙门山前陆盆地地腹形成了断裂、褶皱等构造变动,这对油气成藏有重要影响。

通过对汶川地震的地下流体和构造效应的分析,认为大地震对极震区和近震区的油气运移与散聚有控制性影响,存在地震诱导的油气运移与聚集成藏机制,我们其称为震控成藏或油气成藏的震控论。

地震控制、影响油气运移成藏的机制包括三类六型。三类分别为:I:同震破裂(包括成震破裂和地震波诱发的微破裂);II:地震波动压;III:孕震地应力;其中前两类属于直接作用,第三类属于相关作用。六型包括:I1:同震破裂成为油气二次运移通道;I2:同震破裂对深部岩石孔隙流体的泵式抽吸与输运(即地震泵的作用机制);II1:地震冲击波在近至中震区启动地腹断层或形成微裂缝,形成流体快速运移通道;II2:地震波动压对岩石孔隙流体渗流的助推作用;III1:孕震动压差增强渗透性;III2:增强的地应力的排液作用。

许多学者都论述过断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断层是地震的历史记录。因此,断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其实是地震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也即断控成藏是震控成藏的表现。

研究认为,区域地震活动性对油气成藏类型有控制作用,油气成藏类型与区域地震活动性存在相关性。依据区域地震活动性,可将油气成藏类型划分为三类:I:稳定地台区近源低丰度聚集岩性油气藏;II:平缓褶皱区孕震应力驱动高丰度聚集背斜油气藏;Ⅲ:地震活动带震控二次运移深生浅储成藏。

运用震控成藏理论,能很好地解释四川龙门山-龙门山前陆盆地系统的油气成藏特征:龙门山地震在龙门山导致油气逸散,在龙门山前陆盆地形成深生浅储的气藏。

震控成藏(震控论)是指导地震带附近前陆盆地油气勘探的新理论。天然地震控制的成藏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相结合、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曹俊兴、刘树根、何晓燕.2014. 震控成藏导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9-915963.html

上一篇:你的好牌是对手抬的
下一篇:断控成藏与震控成藏
收藏 IP: 171.212.141.*| 热度|

2 彭真明 毛宁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 16: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