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SC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ESC

博文

我对微单将最终取代数码单反机的看法

已有 3405 次阅读 2015-8-24 16:31 |个人分类:杂谈心得|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数码单反, 松下, 奥林巴斯, 适马镜头, 尼康相机

       我购买并使用过的相机有近30台,品牌包括宾得、尼康、松下、索尼、奥林巴斯及理光等,国产品牌有海鸥、明佳及甘光。镜头的品牌除原厂家外,还有适马和腾龙等。购买的尼康相机有12台,除微单外几乎涵盖了尼康相机的所有大类。我使用的第一台胶卷单反机是明佳MCK1000套机,它是引进的宾得长寿机—K1000的改进机型。正是由于MCK1000的使用效果,诱使我定购了宾得MZ-10套机以及F100-300镜头。宾得MZ-10是我拍照次数最多的胶卷相机,效果不错;但装上镜头F100-300手执所拍的照片大部分是虚的。当时使用MZ-10也就是拍拍家庭照、旅游照而已,加上当时经济条件有限、宾得的器材很难购买等因素,再也没有添置其它宾得胶卷相机。
       后来登上尼康的“贼船”,主要是受朋友影响、仰慕其镜头成像锐利;首先购买了尼康F80及28-105mmf/3.5-4.5镜头。使用效果确实很不错,又为它配上了适马镜头70-200f/2.8、2倍增距镜及15-30f/3.5-4.5。这些镜头的画质都很好,直到现在仍然使用着。只不过它们都不能防抖,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淡用了。购买尼康F75作配机,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未拍几个胶卷,其肩屏已看不清字迹!这些相机都还没有来得及充分发挥作用,数码时代已经到来了!
       我使用的第一台数码相机是松下FZ-1,只有200万像素,但成像质量胜过以前所拍的绝大多数胶卷照片,扩印到7吋仍然非常满意。因此,我再也没有使用过胶卷相机。我购买的第一台数码单反机是宾得K100D,带有机身防抖功能。原以为宾得F100-300买亏了,但装上K100D所拍照片的画质,好得出乎我的意料!这是我又购买了宾得K7的主要原因,当然其价格低也是一个原因。K7的画质更好,至今仍然不时使用它。
       尼康D80是我购买的第二台数码单反机,其价格高、没有机身防抖功能。购买它,实在是受原有多个画质很好的尼康口镜头的左右;不过其画质确实好过宾得K7。镜头对单反机的制约极大,其画质越好,就越能促进对机身的购买欲;我后来又购买了尼康D7000、D7100及D800。各大厂家的专业镜头的风格虽然不同,但画质都很好;我在挑选机身品牌时,最看重其普通镜头的画质及做工,这也是我当初转到尼康品牌的原因。所拥有的镜头越完整、画质越好,就越难于转换品牌;真所谓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我一直不买尼康的微单,是因为其CMOS太小,原有镜头不能直接使用,其转接头又贵、又笨。我喜欢索尼的微单,但却无法下决心购买它。
       其实我早就认为:微单是数码单反机的发展方向,索尼是这种发展趋势的真正先行者、开拓者!取代的关键在于:微单与单反机的功能完全相同,只在实现这些功能的方式有所差异。微单电子化程度高、结构简单,没有反光镜产生的那种震动,它取代单反机是必然的。微单的CMOS最终会选择全幅、APS-C这两种尺寸;4/3及其以下尺寸的CMOS,会留给轻便数码相机使用。这一发展趋势,应该是数码相机发展的第二波。正像“数码相机替代胶卷相机”的第一波一样,也会淘汰一些厂家出局。坦率地说:我最担心的是尼康,因为其发展一直停滞在没有前途的1吋CMOS微单上。人们所看重的是尼康的镜头及其完整的体系,不能直接安装在尼康微单上使用,必然会使老用户伤心,使潜在的用户裹足不敢再进入尼康的用户群体。微单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设计思路受单反技术的制约很大,无论在制造技术、画质、成本、价格等方面都没有成熟,还不能与数码单反机比一日之短长。但微单全面超越单反机的过程,决不会太久!
       经历第一波后,尼康的地位从“老大”变成了“老二”。这一波又将如何?我所拥有的镜头大部分是尼康口的,最希望尼康尽速开发全幅及APS-C幅的微单,最不希望的是尼康在第二波中被淘汰。尼康只要能够奋起猛追索尼,起码能保住即将到来的、微单时代的“老三”地位。如果考虑到尼康的光学及单反技术积淀,重新夺回“老大”的地位,也还是有很大希望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8426-915583.html

上一篇:希望松下FZ300轻便相机发表前作一些改进
下一篇:我对轻型数码相机发展的看法
收藏 IP: 113.140.68.*| 热度|

1 吕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7: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