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昨天的博文后,郭战胜博友贴了一段钱江晚报的评论:“家长的反对也只是表面原因,深层次原因仍在于高考的指挥棒岿然不动。只要还以成绩论成败,一茬茬的学生每年仍要过高考的独木桥,应试教育就难以发生大的改观,任何单兵突进的教改也只能是小打小闹。岂不见,应试教育近年来已经变本加厉、愈演愈烈?原来许多家长到了高中才开始给孩子上课外补习班,现在连幼儿园都开始上学前班了!但你能说这些家长错了吗?” 说得很对。可见大家其实都认同,高考指挥棒下,那些点缀式的素质教育改革都难以取得成功。
恰好又看到一条消息:“要在中高考中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内容”,那是中国教育报的消息,“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为推动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提高法治教育的系统化、科学化水平,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近日发布《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要将必要的法律常识纳入不同阶段学生学业评价范畴,在中、高考中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内容,将法治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实在的,加强法制教育的确很重要,特别是在近年来校园暴力案件频发,青少年犯罪增加的情况下,普法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而在我们国家,某种知识要被重视,把它纳入中高考的内容中去大概算是最高等级了,也一定是最有效的手段,至少考试的学生一定会把那些东西背出来。由此也可见,教育主管部门是深知高考指挥棒的作用,而且经常会动用这根指挥棒。
想起几年前,相关部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探索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的做法,推进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建设,有效发挥其对增强学生体质的引导作用。” 此后开展过一系列体育是否作为高考科目的讨论,其中也是认为只要成为高考科目,学生一定会大大加强对体育的重视并积极进行锻炼。回想一下这些年,好像不少需要重视的知识曾有过要纳入中高考的动议,比如体育、足球、国学、信息技术等等,其中有些已经实行了,有些则还在探讨中。而一旦某个内容从中高考的选拔考试中排除或从加分体系中剔除,则相应的培训也一定大幅萎缩,如奥数。可见中高考对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所发挥的作用相当大。所以,争取把某个内容纳入中高考便经常成为热议的话题,曾经看到要把书法、禁毒、民族团结、艺术等内容放到中高考的讨论或报道。有的时候就会想,那么多内容都成为考试的内容,孩子们真的要累死了。
昨天马红孺老师在我的博文后有更精彩的评论:“愚以为,最大的问题是高考承担的太重太多。一次考试,就要把人正确分类,这实在太难太难。其实,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像北大清华中科大南大交大复旦浙大......这些学校,把淘汰率放到30%--15%,几年下来,也许很多问题都能解决。本人这些年来上过的课,考试都是比较容易的(学生似乎有不同看法),改考卷也放得很松(学生似乎是认可的)。不及格的,大致5%到10%。如果按照我自己理解的课程要求出考卷,按照严格要求批改考卷,估计不及格率会达到50%-60%, 当然,90分以上的估计也还是会有几个的,如3%--5%。所有的课如果都按照这个学校的课程应有的标准严格要求, 30%的淘汰率实际上非常合适。倘若家长们意识到拼命考进去了不能正常出来, 可能就会开始关注怎样的基础教育才能不仅能进好大学,还能从好大学正常出来。同样,也就可能正确评估自己的孩子,把入学的目标定的合理一点。现在的大学,特别是所谓985大学,对于本科教学或者不重视,或者完全重视不到点子上,与基础教育相比,差距太大,再加上严进包出,把高考的重要性抬得是在是太高了。家长们为了高考多几分不惜一切代价,无疑是最正确的选择。”
正如马红孺老师所说的,现在的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强调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就是因为高考似乎是把人分类最关键的一次考试,所以从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习所奔的就是考个好大学这个目标,而只要考上了,毕业则基本不用担心,大学是严进包出,但如果没考上好大学,则即便研究生能考个好大学,似乎都打上了“考研基地”、“二本”等记号。所以,高考的重要性被越抬越高,现在真的已经是不堪重负了!
但高考指挥棒虽然看似很灵,却往往也产生许多负面的作用,比如学生学什么,不学什么,学校教什么、训练什么,基本都是围绕着考试,考试要考的东西,哪怕不感兴趣也必须学,必须背,考试不考的东西,就可以不学,即便喜欢也会因为占用了正常学习时间而忍痛割爱。但学生学到的许多知识是割裂的、死板的,是标准答案式的。所以,我对把某个知识纳入高考内容而显示对其的特别重视这样的举措是持保留态度的。不堪重负的高考是应该好好给它减负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0: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