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州交通大学有学生给校长和教务长写信,认为“部分课程考试题型单一、试题过于简单”“考题与往年重复率高”“部分学生考前突击得高分影响公平”(见http://zqb.cyol.com/html/2016-05/23/nw.D110000zgqnb_20160523_1-05.htm )。此事引起较大反响,当然会有不同的声音,有赞成的更有反对的。站在不同的立场肯定会有不同的看法,无论是教师和学生,也都有支持或反对的理由,但从中我们却可以分析一下高校教学、考试、学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考试题过于简单的问题是否存在?当然存在。虽然不少学生表示他们的考试一点都不简单,挂科率很高,也有不少教师表示不会在考试上刻意“放水”,出试题也在难度、重复率等方面有相关要求,认真听讲的学生都会得分,而仅靠突击的学生,想得优良几乎没有可能。或许不同的课程、不同的教师,在出题的难易上会有比较大的差别,但从总的倾向上看,学生是更欢迎简单的题还是难的题?无疑绝大多数学生都希望考题简单一点,容易一点,所以往往是经常放水的教师受到学生的欢迎。那么教师呢?且不说出题难一些其实也意味着前期的讲课需要更多东西来支撑,而学生因基础不同在教学上也有困难,便是那些不肯放水的老师在评教中往往获得低分的结果就足以打消教师在考试上加大难度的念头,让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过关,是一件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为什么不呢?所以从大概率上看,考试题过于简单的情况是存在的。
其次,部分学生考前突击得高分的问题是否存在?当然也存在。其实考前突击这个情况已经不是部分学生,几乎是所有学生都会有考前突击,更有许多学生希望在考前得到老师的“重点辅导”,划出考试范围和复习重点,甚至到老师那里“套取”考题,这些都考试过关的必备攻略。而高校的确有些课程学与不学没什么区别,只要考试能过关拿到学分就OK了。所以便有一些学生平时不投入也能过关、甚至得了高分,而有些学生平时上课很认真,但考试却没高出多少的情况,难免会有心理不平衡的感觉。特别是,考试成绩往往是学生评奖学金和其他先进和优秀的主要依据,看见学习没自己认真的同学反倒获奖,这种不公平的感觉会更明显。难怪写信的学生在信里说:考试试题简单,让原本能够拉开差距的考试,出现“人人都是90多分”的结果。“比别人多学的50%的知识好像白学了。”
问题是,这样的问题,是通过考试命题、考试要求能解决的吗?回答是否定的。看到报道说,兰州交大教务处在第一时间发布了相关整改通知,要求各教学单位根据学生反映的问题,组织教师研讨和开展课程结课考试试题对照自查工作,加强考试试卷命题及审核环节的监督与检查,加强课程教学环节的全面考核。不觉对兰州交大的老师生出些许同情。对教学、考试之类的管理各高校其实都有,某些特定的时候还非常严格,弄得教师不胜其烦。记得曾经还有要求控制课程考试成绩的优秀和不及格的比例,优秀不能超过多少百分比,不及格不能低于多少百分比。对这种规定我一直觉得就是给教师加上了不必要的束缚,完全违反教育的基本原则。而学生评教给要求严格的教师造成的困扰学校似乎也没有相应的对策,教师在各种规定、要求中,其实也失去了对教学的热情,只求应付各种检查,达到各种要求,而真正该教给学生一些什么、怎么去教反倒变得无关紧要了。
从学生的角度,从信中反映的情绪看也很让人感叹,我们的孩子从小学一路过来,分数好像就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一直到大学,这种追求仍然未变,而学习真正的目的:学知识、学思考、学做事做人却被忽略了。说起来,考试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无非是用来检验教和学的成效而已,也给学生一个系统整理复习所学知识的抓手。信里的一句话:“比别人多学的50%的知识好像白学了”,看了感觉很刺眼。如果就因为考试分数没比别人高,就认为多学的知识是白学了,这境界实在让人汗颜。如果你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知识,即便没在考试中体现出来,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一定会有受益的时候,这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这知识本就是无用的知识,要我说那多学的这50%的知识,不学也罢。
其实,从学生的普遍情况看,无论是简单的考题还是很难的考题,分数总会拉开一定的距离,大体上,得高分的还是属于学习比较认真努力的学生,个别学习不认真却能得高分的学生,也必定属于很聪明的学生,除非他是通过歪门邪道获得的高分。所以,如果真的有学生非常努力却得不了高分,其自身一定在学习方法或智力上有什么问题。我们需要改革的,或许不仅仅是考试的命题或形式或监管,更应该改变过分看重考试分数这样的一种观念。最近,“公平”这个词被频频提到,高考减招风波中最被人关注的就是公平问题,“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个观念很是深入人心。但是,究竟怎样的一种考试考出来的分数能对所有人都公平呢?几乎不可能,学习上的付出如果只看到在分数上的体现,也未免过于短视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3: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