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个图书馆工作者,当然希望需要我们提供的各项服务的人越多越好,其中包括查新服务。查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看作是图书馆提供的高层次服务的主要形式之一,当然直到现在这还是图书馆的高层次服务,只是近年来似乎那些学科服务、数据挖掘分析等等新的服务形式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而查新则开始式微,比如多年前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就不需要提供查新报告了,后来省自然科学基金也不需要查新报告了。我一直觉得,查新报告不再是申报项目或项目结题时的必要条件,才是正常的情况。其实,老师们在申报项目和结题的时候难道不需要查文献吗?他自己的项目对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和关键文献都不知道的话,还申请什么项目呢?所以查新报告这个东西大概一开始便主要是管理者提出的要求,觉得申报者要是自己做查新报告的话,难免不出现自我拔高、隐瞒重要相关文献等情况,需要有个第三方机构来提供一个相对客观的检索报告。只是等老师们知道了查新的套路以后,其实是很容易得到一个有“未见”结论的查新报告的,所以查新这个事情到后来经常就变成一种玩弄概念的文字游戏了。
以前每当基金申报的日子,老师们紧张忙碌,图书馆其实比老师还忙,因为许多老师都先把精力放在写本子上,等好不容易把申请书写好,才发现少了图书馆的查新报告还是不能申报,便火烧火燎到图书馆,恨不得当场便把那查新报告拿到手。但你想,做一个科研项目的查新,即便只是国内查新,从查文献到看检索结果,筛选整理相关文献,这过程没个一天两天的怎么行呢,更何况大多数查新是要求做国内外查新。但要是那些老师因为没有图书馆的查新报告而连申报的机会都失去的话,也实在说不过去,看那些老师软磨硬泡不断催促,图书馆几乎能做查新的老师是全体总动员,加班加点赶查新报告,那个累只有经过的人才知道。当查新报告不是必要条件的时候,图书馆顿时压力大减,当然也有人担心查新业务会萎缩,事实上也确实有这个趋势,所以继科技部停止设立新的查新中心后,教育部也不再进行新的查新站的申报审批了。而即便查新报告不是必要条件,其实还是有不少老师在申报课题或项目结题的时候会到图书馆来做查新,他们觉得有这样一份查新报告是可以为他的项目申请成功或顺利结题增加份量的,不过每当看到这样的委托,其实我是觉得蛮高兴的,毕竟这才更能体现我们做查新的价值。
只是似乎还是有一些部门把查新报告作为项目申请和结题的必要条件的,还不管是什么项目,包括社科类项目,我一直认为社科类项目做查新根本没什么必要性,因为许多社科方面的研究并不能以是不是“新”来判断其价值和意义的,但你怎么与委托者解释也不管用,因为没有这个查新报告他或者没有申请的资格,或者就结不了题,这个时候老师和查新人员其实都非常无奈。而前两天竟然还遇到一个文学类的项目也要求做查新。接受查新的老师被那委托者央求得不忍心了,据说那老师去了好几个有查新的单位都被拒绝了,人家告诉她只有我们学校能做,但接下了这个查新以后,辛辛苦苦做出来,负责审核的老师觉得没法审,说是让我给看看。我看了下题目就感觉发晕。“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亭”的文化内涵及在古诗词中的审美意蕴研究”,这样的题怎么做查新?其中关于古诗词,选了宋代蒋捷的《贺新郎》和元朝汪元量的《水龙吟 》,那么多的古诗词,怎么可能每首都有人写过文章,何况还是与“亭”有关的文章?从另一个角度看,好的诗词才可能让许多人去研究啊,没人写的或许便是大家都觉得不值得写呢?我与那做查新的老师交流了一下,她也认为这个题做的查新,包括所下的结论都很勉强,说是情愿白做这个查新把题给推了吧。没想第二天那查新委托者电话就打到我这里,说了许多她的苦衷,说是我们说的那些道理她都认可,只是课题结题一定要求有查新报告,否则就结不了题,而她还要靠这个项目去申报职称晋升等等,最后说无论如何只要有查新报告就行,无论如何来找这个创新点都可以。
想来许多老师在强势的管理者面前,对任何明显无理的要求也只有接受的份,根本没有什么回旋的余地,更别指望给你弄个特例。当然从图书馆的角度,还是可以拒绝这个查新的,但最后还是被那老师说得心软了,从她的报告中挖空心思找了一个还说得过去的新颖点,完成了这个查新报告。回头想想,类似此类明显不合理却不得不按所谓规定去做的事情其实还真不少。我一直觉得,在那么多人都认为查新报告不怎么靠谱的情况下,大概许多时候查新报告就是个摆设了吧?不过据说,有的时候还真不是这样,比如项目结题的时候,一批专家拿了人评审费也被好好招待以后,就可以拿着下了“未见”结论的查新报告而放水了,尽管我们其实做查新的时候,一般是会列出相关的关键文献的,指望专家看了这些论文应该可以判断,查新结论中的“未见”是有许多定语的,谁想许多东西却是可以视而不见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4: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