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zh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zhao

博文

也谈快乐学习 精选

已有 8783 次阅读 2015-6-16 15:27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快乐, 学习

       看到徐耀博主的博文“欣赏与练习的同步就是快乐学习”,深有同感,也和一篇,给他加加温。

       说到学习,在我的印象里一直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即便有考试,我印象中的考试也是快乐的,因为考试成绩不差,考完总能得到表扬或同学的羡慕,很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但我也一直认为自己是幸运的,晚几年高考,如我这样的学习或许就考不上大学了,我甚至认为,自己高考还是参加晚了,要是早一年就去考,没准就考上了更好的学校。工作后才知道许多地方都让提前高考的,而上海根本就没提这个茬,也许是当时的应届生已经很多了,而且上海还有一大批下过乡的老三届历届生要高考,便剥夺了其他人的机会,而按照当时的学制,我们其实是应该在前一年就毕业的。

      我原来的学习可以说是比较随心所欲的,喜欢什么就多学点,不喜欢的就扔一边。比如我讨厌死记硬背,而且自己也觉得记忆力不是特别好,对许多数字、公式记不住,所以明知道有些东西应该记,却自己就把它放弃了,不想多花时间在这上面,而且自己说,这样的东西不见得会考,真的运气不好考到了,这个分就不拿了。因为我觉得这种数据查一下资料就知道了,何必去背?

       但很快随着高考的制度化程式化,像我这样的学习就完全属于被淘汰的节奏了。我妹妹比我晚两年参加高考,当时就有许多材料要求背,我偶然翻了下,觉得比我们那时候不仅增加许多内容,而且有更多细节性的东西。当时我还告诉她自己的方法,说是有些分可以放弃,结果被妹妹说了一通,说就这些东西是最容易拿分的,怎么能放弃?我自己觉得妹妹比我用功多了,当年妹妹高考的分数几乎与我一样,但录取的学校却低了好几个档次,可见那时的高考分数早已经水涨船高比我们那年高了许多。所以如果我在那年高考大概都不一定能考上大学了。我只能说,自己还是很幸运的。

       等到自己女儿上学以后,才又开始关心教育,发现无论小学还是中学,与我以前的概念完全不同了,最明显的一点是,自己没法辅导女儿的学习,经常与老师所讲有冲突。所以到初中以后我就完全放弃对女儿功课的关注,但有一点,自己不给女儿加压,只做减压的事情,比如一些抄写、背诵之类的,自己觉得没什么意义,老师要求家长在手册上签字,我都痛快签上已抄写、已背诵却放任女儿偷懒,而对女儿喜欢的东西也尽可能不干涉,比如上网、玩游戏、写作之类的,以至于女儿的同学都会羡慕地对她说:你妈妈真好啊!而我觉得,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即便玩也能从玩的过程中学到东西,有所收获。女儿在家里花在做这些事情上的时间绝对多于她在家做作业的时间,要说这对她的考试没有影响是不可能的,最终她也没能考上她最想上的学校,但我觉得后来女儿选专业而且对专业也能保持兴趣,和这些经历是一定有关系的,这未必比放弃这些快乐而只是上个好学校失去的多。可怜现在许多学生的学习却难以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生生把一件完全可以是快乐的事情变成了痛苦。这种痛苦从小学到初中、高中逐渐加强,以至于到大学、研究生的阶段也没法扭转。

      徐耀博主认为:欣赏与练习的同步就是快乐学习,我觉得可以把它更简单直观的表达为:真心喜欢或给人成就感的学习就能带来快乐,也就是说,一是学的东西是自己感兴趣的、喜欢的,二是在学习中能给人成就感的,比如攻下难题后的快乐,完成某个创作做出一个作品的快乐。而我们现在教育最大的失败是,往往把学生原来喜欢的、感兴趣的东西生生给弄成兴味索然的东西。以艺术教育为例,我一直认为每个人都有着对艺术热爱的天性,与此相关的诸如唱歌、弹琴、绘画、舞蹈等等,总有几个是喜欢的,或许小时候也表现出这样的喜爱和天分。可许多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某种喜爱和天分的时候,就直接冲着功利的目标而去,希望要拿个证书之类的为以后的升学加分,让本来孩子喜欢的学习变成了枯燥的为了考级而进行的练习,直到练到对它深恶痛绝为止,那个时候,即便钢琴考到10级,他也未必就喜欢弹琴,因为那是个剥夺了探索别的他感兴趣的东西的时间的一种负担了。

        以前自己曾经写过一篇博文“你有过那做题的快乐吗?”,因为记忆中即便是很让人头疼的解题,其实也是能获得成就感并得到快乐的。可惜,现在的学生大概已经很难体会这样的快乐了。其实快乐学习不是表扬和鼓励式教育,不是单纯的减负,记得曾经在中小学推行过这些举措,但收效甚微。要说减负,我们的大学阶段应该是已经做到减负了,但学生学得快乐吗?正如徐耀博主所说:“一代代不会快乐学习的父母强制一代代孩子不快乐地学习,结果我们中国人的文明水平只能越来越差。” 可是,如何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这个问题有解吗?我真的不敢乐观。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474-898431.html

上一篇:为什么会掉进同一个坑里?
下一篇:百度搜索与骗子网站之初步调查
收藏 IP: 210.32.190.*| 热度|

36 曹聪 韩玉芬 朱晓刚 姬扬 冯大诚 鲍海飞 胡业生 徐耀 杨正瓴 陈小润 陈楷翰 李宇斌 张忆文 黄永义 刘光银 王春艳 李竞 李卓亭 杨晓慧 张云扬 陆俊茜 刘晓锋 钟炳 汪晓军 王小平 金耀初 zy00chen yhq220 aniuaniu hheq peosim wangqinling biofans zhyzh dulizhi95 luxiaobing12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23: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