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许是现在信息传递越来越便捷了,经常能听到学生自杀的消息,从小学生到中学生到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而每每看到这样的新闻,总会有一种心痛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有这样的统计数字,每年究竟有多少自杀的学生?我没有找到权威的数据。其实我们看到被披露的自杀事件只是一小部分,许多这样的信息还是被出事的学校封锁了。有报道称,数据显示,中国每年至少有20-30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而大学生自杀率则为同龄人的2-4倍,是大学生死亡的主要原因。细究自杀原因,往往又分为压力、心理、情感三大诱因。(http://china.cnr.cn/yxw/20150504/t20150504_518455015.shtml )
5月18日,28岁的中南大学研三学生姜东身从学校图书馆六楼跳楼身亡。该学生死前在网上留下五千字遗书,称因论文答辩遭导师为难无法通过。科网上已经有博主转了这份遗书,我想此前学校大概也不想让这个消息传出来的,所以整个事件好像是在今天突然被捅破窗户纸的,当遗书在微信被疯转的时候,开始并没有在媒体被报道,不过晚上还是由澎湃新闻报道了这个消息,可惜并没有关于导师、学校的更多信息,但至少此事中南大学是捂不住了(见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34415 )。
当我们还没有看到更多信息的时候,我不想贸然评价老师和学生在这件事情上的谁是谁非,或许站在不同人的不同立场,他们都有各自的理由、各自的不当、各自的委屈,但无论如何,我们看到一个年轻鲜活的生命离去,那种痛惜都难以挥去。特别是如姜东身的家庭,初三时父亲因肝癌病逝,由哥哥辍学打工,与务农的母亲一起供他读书,读完本科工作两年后再考研入学,这样的学生可说是整个家族的希望所在,他的离去对亲人的打击可想而知。
分析一下被报道过的学生自杀的原因,学业压力、家庭问题、同学关系、青春期情感大概是主要的原因。其实对大学生来说,社会大环境形成的过度鼓励竞争攀比,就业的压力、父母的期望,让他们感受到巨大的身心压力,而抗压能力却是这一代学生特别弱的,在面对困难、挫折、失败时极易丧失自信,有些人就会选择轻生作为解脱的方式。而学校和老师,在对学生的关心、爱护方面也做得远远不够。学校往往是在出事以后才开展应急处理,此前的防范措施却是通过和学生签订《学生管理与学生自律协议书》来规避自己的责任,规定学生本人对自杀、自伤引起的后果要承担全部的责任。其实学校更应该做的是平时能更多关心学生,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悲剧的发生。而对于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而选择轻生的学生来说,其实大多数时候那些挫折、困难往往都被自己放大了,与其有勇气选择死,何不鼓起勇气生?
晚上,看到科学网博客中关于这事的博文已经有好几篇了,相关的评论更多。从博文和评论可以看到,对这个事情的看法分歧还是比较大的,但基本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谴责老师的,一类是指责学生的。不同的人用自己的经验或感同身受的遭遇来看待此事件,但要我说在高校中,其实奇葩导师和奇葩学生都是存在的,可特别的奇葩所占比例并不高。只是从目前的博文和评论看,导师和学生间存在各种矛盾、相处不太和谐却比较普遍,互相看不顺眼大概是个不争的事实。学生觉得导师没尽到指导的责任,却要求学生干这干那的,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论文生产机器。导师则觉得现在的学生娇气、不刻苦努力,眼高手低,把自己的学业当儿戏当任务,自我中心不懂感恩。从古至今,师生关系一直被看做是人与人之间最亲密的关系之一,为什么现在却会变的如此紧张呢?恐怕这才是更值得我们反思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