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Y2012

博文

打扑克-投稿-审稿 精选

已有 25102 次阅读 2012-11-25 08:59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投稿, 扑克


打扑克-投稿-审稿

 

我估计上过大学的人,对打扑克肯定都很亲切。东北很流行一种打法(升级),这里玩的规则不做解释,因为公理无需证明。我这里想说是一种感觉,通常扑克水平高的人,抓的牌未必都很好。相反水平不怎么样的人,经常会抓一副好牌。在无数次的激战中,我们又总结出一个经验,那就是技术水平相当的双方(四个人,两两一对),如果一个人(或一方)在游戏过程中,本来是一副好牌,但打的过程中出现出牌或配合失误而导致最后失败,那么,下次抓好牌的运气会受到很大影响,通常会经过至少4轮才能重新找回好运气(抓到好牌)。我没有认真研究过这规律是否真得有什么科学(统计)依据,但我们确实有过这种强烈的感觉。

 

最近跟一位朋友聊天,说起论文投稿。他说他刚写了一篇论文自我感觉写得非常好,但内容是学科交叉,也就是说不是他最擅长的那个领域。他投到了另外一个领域的一个顶级期刊。审稿的结果是其中一个审稿人评价非常高,直接接受,另外一个提了很多尖锐的问题,建议拒掉。主编权衡再三说再给我这位朋友一次修改的机会,主要是针对第二个审稿人的意见进行修改或辩解。论文按照第二个修改意见做了大量的修改,论文质量也确实提高很多,然后重新投回。再审的结果,第二审稿人虽然承认作者已经回复了大部分问题,但有个重要问题仍然不满意,主编最后不得不还是把这篇文章给拒了。拒了就拒了吧,这篇杂志不收,就再投别的。这时,有意思的事情出现了,他告诉我,他连续投了34个那个领域的非常好的期刊,得到的结果是,这几个期刊主编连审稿的机会都没有给他,理由是不适合该期刊。朋友百思不得其解,按理说排名第一的杂志就差一点就接受了,只是运气不好而已,那么投一个差一点的杂志,接受的可能性更大才对,然而结果却让他非常困惑,难道真的是跟打扑克一样占上了坏运气?后来朋友跟他的老板讨论这个事,老板意味深长地说,即使在全世界范围内学术这个圈子也很小,审稿能否公正独立,就事论事太重要了。最后朋友把这篇文章投到相近一个领域也是很好的一个杂志,很快接受发表。

 

半年前,我接受审了一个还不错的英文期刊的稿件,是国内一个大学的文章。说实话文章写的谈不上有多少创新性,英文描述,分析有着明显的中文论文的风格。前前后后我用了一周的时间从论文的逻辑,新的创新点的提示,甚至文章的英文语法,常见错误,包括参考文献的格式,洋洋洒洒写了三页。我基本是按照给我自己的学生改论文的标准来审(改)这篇稿。我希望我的意见能对这位年轻的博士生的提高有所帮助,因为我非常了他们的状况,毕竟也是从这个阶段走过来的。评审的最后结论是大修。几天以后,当我再查了一下这篇文章的状态,发现期刊主编最后把这篇文章给拒了。我是能看到另外一个审稿人的意见的,很干脆,没几句话就给拒了,理由是水平不足以发在这个期刊上。惋惜之余,我还是希望这位博士生能认真看看我的评审建议,认真修改,提高,还是有希望发表的。如果粗枝大叶地改改就重新投其他杂志,我估计最后结果还是很快被拒,这个圈子真得很小!我以为这件事,就此也就打住了,没想到前两天,QQ上一位老兄,不容分说给我一顿“臭骂”,说我太不够意思,我是他专门推荐的审稿人,最后还是把文章给拒了。我一下给“骂”糊涂了,说你怎么知道我审的稿?你推荐我审稿,主编也未必就一定采纳啊,你这下可把我给冤枉了!看我的“无辜状”,哥们又赶紧道歉,说学生写篇英文SCI也不容易,大伙压力都很大。。。我也只好附和着,这事还真没法解释!

 

科学网上有一位神秘的游客(AISTguest),感觉是一位很有水平的评论者,他在我的一篇博文后曾经有过这样留言:“澳洲的研究过于academic, 而不是工业界牵头的。这样的结果是,教授们在大学里面拼论文,而工业界不认为这些文章有用,因为没有解决任何的实际问题。所以呼吁教授们走到企业去,或者说,博士毕业了走去校门,不要局限于大学。到企业,到任何真正创造价值的地方。中国可能和澳洲相似,或者说更离谱。学者们之间的过渡竞争让人无法继续为了兴趣而工作,而仅仅是追逐金钱以及文章,名利。”我觉得AISTguest 的科研体会还是蛮有道理的。论文固然重要,但不是科研的全部。我们做科研到底为了什么?确实值得我们深思,这个问题不只在中国存在。



投稿与审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2836-635959.html

上一篇:剑走偏锋---科研-兴趣-叛逆
下一篇: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也谈基金申请
收藏 IP: 110.175.166.*| 热度|

94 郭维 陈小润 齐国臣 李学宽 许培扬 汪梦雅 李本先 贾伟 刘艳红 卢萌盟 陆俊茜 余帆 翟自洋 王芳 赵斌 许有瑞 张启峰 朱志敏 王康建 王宇飞 熊李虎 吕乃基 陈万浩 喻海良 曹贺贺 梁建华 房治 曹聪 杨月琴 李双双 丁国如 徐耀 王红磊 赵美娣 袁伟 高清松 张钰 陈智文 吴旭峰 温世正 张玉秀 王恪铭 李宇斌 王云才 赖波 王萌杰 刘凡丰 任胜利 杨建军 吴桂生 柳顺义 孙秀柱 侯勤福 高岩辉 马兆武 王志杰 刘全慧 曹建军 李天成 崔庆彬 刘瑞亭 刘淼 陈国文 庄世宇 陈萍萍 尧中华 罗松 田丰 朱钢添 林松清 卫奇 韩一波 孔晓飞 赵金伟 吴定心 强涛 张彦虎 邵明飞 曹凯 颜健 fansg zzjtcm syjjliu68 renemengfei scienceak47 wm694005136 geohunting Simon Jasion xuqingzheng xuyiganghz dai__dai ainy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8: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