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中的围城
昨天有上海某top 大学的两位教授来我们中心分别做了一个seminar。这两位教授,先说其中一位A教授,跟我年纪差不多,同一年本科毕业,同一年博士毕业,博士是欧洲名校,两年前海龟上海某牛校,直接搞定了某计划正教授,正是春风得意马蹄急。另外一位B教授年纪稍大,早年毕业于日本名校,并有很长时间国外工作经历,几年前海龟上海,现在已是牛校系主任。这两位教授基本上代表了两代海龟,跟他们的交流,聊天,还是很有感触,让人隐约感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围城。
首先说研究,通过他们的seminar, 通过跟他们的深入探讨问题,再加上之前从网上搜了一下他们的publications,一句话,确实有水平!这也是我这两年越来越强烈的真实感受。这种感受其实并不限于接触的这些海龟,就是那些地地道道的正宗“土博士”朋友的水平也是越来越高.其实这样一个态势不难理解,在我看来,研究有什么呀?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好的图书馆(主要指文献,数据库),先进的试验设备,在加上一个好的研究氛围,就一定能做出好的成果。当然这个过程中主体是人-研究人员。如果一定要区别所谓“海龟”和“土鳖”的质量的话, 整体上来讲,所谓海龟,无非是那几年受到的博士训练的有着相对的优势,然而这种优势,我的感觉也是越来越小。首先,以各种方式出国留学,访问,并回国的人员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国外搞研究的这些理念,套路,也逐渐被国内教授所掌握。别的不说,就拿写SCI论文为例,10年前,我的印象是,在我国内硕士导师那个组,应该说那是一个很优秀的组,但坦率地讲,当时就是副教授,教授这个级别的,要想在本领域的权威国际期刊发表哪怕一篇,都是很不容易,博士生,硕士生就更不用说了。然而10年以后你再看看,随着学生英语水平越来越高,随着国内大学越来越国际化,更重要的是经费越来越充足,现在如果听说某个博士生在本领域top期刊发表了一篇甚至几篇论文,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说实话,国内科研这种突飞猛进,委实让我们海外这些人倍感压力。有压力怎么办啊?没办法,只能转化成动力,加足马力,往前冲,因为不进则退,时不我待。
另外,和这两位教授聊天时我问,像你们这些海龟回国了,在国内是不是跟“坐地户”真得是两个阵营。他们的回答是:NO,没有什么所谓明显的阵营,海龟要想融入大环境,其实是一个个体的问题。后来,我了解到,年纪大点的B教授,他说回国5年了他才拿到一个面上基金。年轻的A教授,高档次的论文一大堆,但面上基金已经被毙了两次了。我正要对他们的“遭遇”表示一下“愤慨”,怎成想他们是这么看待这个问题的:B教授说,这很正常,这是一个 network的问题,不光中国有,全世界都有这个问题。但我相信我的研究还是有点真东西的,被资助是迟早的事。年轻的A教授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没有network那就建立自己的network呗,我想我会很快融入这个network, 因为无论怎样,中国还是需要能干事的人,真正干事情。
当然,再次感受澳洲这种天然氧吧的环境,他们还是很感慨:还是国外好啊,环境又好,工资又高,这才是生活。我们国内那环境,没法比,工资也不高,压力又大,我实在想不出在大学当教授有啥好的!彼时,我插了一句,如果现在国外有机会,你们还会出来吗?他俩一怔,下意识地摇摇头说,不会,虽说生活中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国内也有国内的好处,别的不说,至少心里比较安稳,另外事业上多少还是有些成就感,世界上哪有那么完美的事,还不是出一个围城走进另一个围城,关键是看自己如何去平衡。
说实话,他俩这种平和的心态,让人感受到一种力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8: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