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Y2012

博文

谈谈我对SCI的认识

已有 9423 次阅读 2012-6-7 19:5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style, center

谈谈我对SCI的认识

 

说起我对SCI的认识,首先要追溯到在国内读研究生的阶段。2000年前后,那时学校好像有规定,如果能发表一篇SCI论文,说要奖励几千到一万块钱,以示鼓励。那个时候SCI好像还是新鲜事物,大家对它认识还很神秘,感觉有点高不可攀。我清楚地记得当时师兄们讨论国家基金评审的故事,说如果有两个基金的标书写得水平半斤八两,前一个标书列出来的发表论文有20篇国内核心期刊,后一个只有3SCI期刊。面对这两种情况的PK,评审委员会通常会毫不犹豫地把机会留给后者,可见当时人们对SCI的青睐。有时我在想,国人为什么如此推崇SCI这个国外的舶来品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们对自己当前的科研评价标准仿佛失去了足够的信心,于是只能引进国外的所谓先进标准(尤其是美国),这也算是与国际接轨,说(听)起来也让人信服。

 

后来我去了香港读博士,对SCI的认识愈加深刻。在香港高校,当时SCI似乎早就是香港高校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无论是教授,研究生还是研究助理(RA)更是唯SCI马首是瞻。我记得有一位年轻的助理教授,当时自己虽然还没有拿到基金,但为完成学院的论文指标,当然也是为了自己升职,每个月从自己工资里拿出两万港币请人做研究,其实目的依然是SCI 论文,可见当时的压力之大。说起到香港做RA, 90年代到2000年前后,国内的教授工资普遍还很低,就是当时的长江学者不过一年10万元人民币。而到香港做Research assistant (RA), Research fellow(RF)Visiting professor等的工资也有一个月1-3万,这相当于当时一般普通副教授几乎一年的工资,所以就出现了很多年轻的国内名校的副教授,甚至教授被邀请到香港访问,做研究。当时我们这个圈子流行着最能干的是“西北军”和“东北军”,因为西北高校和东北的高校的老师的工资水平和南方的大学比都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来香港“致富”,是当时很多这些地方的老师梦寐以求的事。当然拿着“高”工资, 是要出活的,其实还是SCI论文。通常,国内一般能被邀请去的,都是有点真功夫的,就研究能力而言,写几篇SCI论文其实绰绰有余,不足的是国内的教授的英文当时要逊色很多,而且国际视野坦率地讲跟香港教授比还有很大差距,但通过这种合作,在与香港教授的反复讨论,修改后,SCI论文很快就出来,研究水平也确实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当然国内访问的学者也很快掌握了发SCI的技巧。香港因为在整个大中华地区的国际化最强,与国内高校的交流也最紧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 SCI 标准是通过香港逐渐影响到大陆高校的, 听起来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再后来去了美国做博士后,当时的教授其实也非常重视SCI,并对影响因子很在意。后来随着交流的深入,我发现那些成名的大教授其实经常投的杂志也就那么十来个,甚至更少,在他们心中对哪些些杂志的水准心里都很有数。当时岩土领域著名的四大杂志就是美国大牛教授告诉我的,说要投就先搞定这几个杂志,其实就影响因子而言,在我们的领域,这四大牛刊并不是前四名,当然它们都是SCI成员。说起圈内认可,首先说这个学术圈子,其实就是放到全世界的范围,每个学术圈子也并不大。尤其那些成名的教授,对他们那个圈子的教授水平,其实心里都有一个评价。我想这些大牛心里的评价不会仅仅是SCI的数量,而是对研究工作独创性的的贡献,得到世界认可的标志性的东西。有趣的是说起香港,大牛说香港的教授有几个是他很不错的朋友,言外之意,香港这些教授的工作在他的心里还是评价不错的。我当时问他,我没有美国的学位要想在美国找正式职位会不会很难?要不要再读个学位?大牛说香港的大学教授的研究和publications都很不错,我们这个领域香港的大学在美国应该是50名左右的水平,再读个学位并不明智。另外他建议说你自己的国家,中国就研究经费,和近几年的研究成果(SCI papers )应该是非常看好的,我最近就审了很多来自中国的论文。我插话问他对我们这个领域中国大陆的研究怎么看,大牛说其实了解并不多,但从近几年越来越多发表高水平的SCI论文看,这是突飞猛进的进步,虽然不少是跟踪性的工作,但重大原创性的东西也需要数量的积累,时间的积累。看来大牛对哲学也很有造诣。

 

到了澳洲以后,发现澳洲也非常重视SCI, 大老板曾无不正式地说SCI papers are money. 在澳洲,除了也重视SCI 和影响因子外,自己另外搞了一套 ”SCI”, 其实就是给这些期刊按各种指标分区。在不同的领域,按照期刊主编的国际学术知名度,编委们的学术影响力等指标,最后通过大量的样本调查反馈信息评出A*, A, B,C 等区。这个分区的好处就是不同领域的老师也能有一个横向的比较,因为不同领域的期刊影响因子差距太大,根本没有可比性。按澳洲这种期刊分区方法,我曾认真研究岩土领域的期刊,可以负责任地说非常靠谱。A, A*区得基本涵盖了本领域圈内认可的所有好的期刊。这里随便提一下,国内办的英文期刊,比如中南大学英文版,浙江大学英文版,其实在国内办的都很不错,但可能还是因为影响力不够等因素,只能委屈在B 区。另外中国岩石力学学会新办的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报英文版(http://www.rockgeotech.org/en/dqml.asp)也办得相当不错,现在虽然还没被SCI收录,甚至还没有出现在澳洲的分区里,但发展势头强劲,收录只是时间的问题,这里做个免费宣传。

 

最后,我想说一下,SCI在国外本是一个很多人都接受的科研评价指标,为什么一到中国就惹出了这么多是非?我想这里面原因一定很多,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清楚,但有一点我觉得应该注意,就是凡是一个任何指标,到了中国,只要跟个人利益挂钩,就会变味,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就会在规则的理解和运用上发挥到极致,直到完全忘记了这个指标最原本的目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2836-579703.html

上一篇:是否该戒掉科学网
下一篇:菜鸟用英文做presentation
收藏 IP: 110.175.166.*| 热度|

37 戴德昌 卢萌盟 武夷山 漆海霞 孙学军 徐明昆 陆俊茜 张红光 王加升 刘进平 张军鹏 翟远征 曹聪 林松清 陈志刚 申艳军 田丰 郑永军 侯雄坡 喻海良 鲍永利 牛文鑫 邢富强 达虎 李世辉 崔全顺 朱钢添 王恪铭 石锋 司黎明 龚健 zhouguanghui lilianchong neilchau qznuliws louiexp biofans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3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5: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