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信源于公平
最近有好几个国内的学生联系我要申请国家CSC资助来澳洲我所在的大学访问交流,为期一到两年不等。首先感谢一下国家CSC的这项政策,让成千上万的莘莘学子完成了出国留学的梦想。也让国外的导师省下了一大笔经费也能招到不错的学生,实在是两全齐美的事情。
老实讲,我并不缺学生,也不想招太多的学生,主要是精力,能力有限,招太多的学生担心带不过来,辜负了学生的一腔热情。所以,对于联系我的学生,我都反复斟酌是否合适。然而,最近有一两个感觉确实很有潜力,研究方向也很符合,双方一拍即合,一切手续都按计划进行。然而,也就在前几天,我连续收到了他们的邮件问我,目前坊间流传这样一种说法,说CSC资助选择导师的时候最好选择老外,最好不要选择华人,理由是华人多数和国内有合作,可能会经常回国,没时间带你们云云。说白了,选华人为合作导师,命中率相比选老外会降低。看到学生这样的担心,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当然,我首先要感谢这两个学生的坦诚,直来直去告诉我真实的想法,总比脚踏几只船,最后放你鸽子的强很多。但我这里更担心的是,类似这种传言,当然是传言,因为我没看到任何正式的文件,要求选CSC资助选导师的时候要老外优先。然而即使是传言,在华人社会里,传言的杀伤力很多时候比正式文件还大。我就搞不懂,为什么我们潜意识里就认定老外就比中国人强,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就算是传言,说老外导师优先,无非是认为老外水平更高,更守规矩,更能把学生带好,将来报效祖国。相比之下,华人导师总是让人不那么放心。这到底是什么心态?这是自信的表现吗?
以我有限的了解,但凡能在海外挣得一席之地的华人学者,都是有两把刷子的,难能可贵。之所以说难,是因为无论哪里的文明社会,都是法律政策上的平等。华人要想在自己的领域出人头地要付出更多的心血。他们只有比同级别的当地人更加优秀,几倍的努力,才有机会跟人家一起喝咖啡,因为你作为一个外来人是在和人家抢工作机会,抢饭吃。所以,当跟我联系的一个学生跟我说,王老师我非常想跟您一起学习,加入您的团队,但考虑到选华人导师可能的风险,您看这样行不行?您跟您的一个老外同事好好解释一下,把我挂在他的名下,但实际上我加入您的团队。当时,隔着屏幕我差点没哭了,心里跟这个学生讲:同学,你让我怎么跟我的老外同事解释?老外肯定会非常奇怪,为什幺要这样?我能告诉他我的国家不相信我,因为我来自这个国家,更相信你们这些外国人吗?你让我这老脸往哪搁?因为,前几天,我还在跟他辩论我们中国的制度是如何优越,中国人越来越团结,全面超越你们只是时间问题。。。。。。
说一千,道一万,这只是基于一个传言发了一通感慨。我相信这只是一个传言,绝大多数同学还是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的。但这里我想说的是,传言也好,事实也罢,任何一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最重要的就是公平,平等。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千万不要人为地给一个群体打上一个特殊的标签。这样很容易陷双方于不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