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风田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ft2000 三农相关政策议题

博文

郑风田:嘉兴死猪投江案的六点反思

已有 4212 次阅读 2013-3-22 09:36 |个人分类:社会热点问题|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嘉兴

郑风田:嘉兴死猪投江案的六点反思

其一相关部门大力提倡推广的家庭高密度养殖模式宣告破产?其二人口高密集区该不该搞大规模养殖业?其三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式的养殖业该不该集中到养殖小区去?其四死猪交易打击一下就从江中冒出这么多死猪,地下死猪肉市场的水究竟该有多深?其五保护大都市的水源地上下游该如何协同?其六声势浩大的耳标工程为何关键时刻掉链子不起作用?

 

上海江中捞起10950头漂浮死猪、嘉兴年产生猪780万头、13万养殖户、3%自然死亡率,这些数字不但恶心了全国第一大都市上海居民的胃,也震惊了世界、震怒了国人。到目前为止,既没人为此负责,更没有相关部门被问责,上海水务部门宣称水没问题,嘉兴宣称猪系自然死亡,一万多头死猪是怎么跑到江中去?并且为何在水里泡了那么久?有网友甚至建议发布数据的相关部门应该配上集体舀碗一江水一饮而尽的照片以示饮水安全。

这次事件又有哪些教训该吸取该反思?

 

其一是家庭规模高密度养殖问题大。

规模养殖近年来一直被主管部门大力提倡并且给予补贴扶持,家庭散养是有问题,但目前这种家庭型的高密度规模养殖问题更惊人。传统农民一户养殖几头猪供自己吃并卖点零花钱,这种模式存在几千年,近年一直被相关部门丑化。把问题都归之为家庭散养,其实差也。家庭低密度散养比目前的规模高密度养殖好出不少,家庭散养猪的成长空间大,主要吃剩饭而不是饲料,无形中符合目前全球提倡的动物福利、无抗生素残留。而家庭高密度规模养殖,养殖量的猛增,人畜高密度混居,猪和人的居住环境都急骤下降,不但污染水源,而且粪便、死猪都难处理,更要命的是为了防猪生病免不了用抗生素,残留是个隐形炸弹。所以从长远来看,未来的养殖业只能走要么家庭低密度散养几头猪但高价卖,要么实行现代化的工厂化规模养殖。处于中间型的家庭高密度规模养殖真的不应该被扶植,而是应该被淘汰。

 

其二人口高密集区不该搞大规模养殖业。

养殖业是高污染产业,而浙江嘉兴年出栏生猪出近800万头,嘉兴处在什么位置呢?网上的介绍称嘉兴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带,处于江、海、湖、河交会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与沪、杭、苏、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处在人间天堂苏杭之间。从市区出发,在100公里的范围内有上海浦东、虹桥和杭州萧山三个国际机场,一小时左右车程均可到达。如此人口稠密区却长出这么一个巨型污染产业,产业布局也太失当了。

养猪业属于高污染产业,美国的养猪业由于污染问题不但从人口高密度地区撤出,并且全国也只允许集中在有限的几个区域里进行现代化工厂饲养,不能四处开花,前几名的养猪企业更是占国整个猪肉的80%以上。我国的珠三角因为空间小人口密度大也在早些年对养猪业下了禁令,从这次长三角的死猪投江恶性事件来看珠三角的做法是相当明智的。浙江人均几分地,寸土寸金,在这么一个人口密度极高、土地空间极狭小的地区,搞如此海量的养猪业,真的是不可想象。再者其实浙江几乎不产玉米,远离猪饲料产地,又地处上海的水源地,该不该发展养猪业真的是一个大问题。既污染水乡又远离饲料源,产业布局太失当了。记得在一次京、津、冀养殖业大会上,我提了一个观点,那就是:北京、天津未来的养猪业只能是死路一条!因为如此高密度人口区,高污染的养猪业没有别的选择,只能选择退出。从产业发展规律来看,养猪业迟早要退出长三角,越早越好。向饲料源产地集中、向大企业集中看来应该是未来养猪业的一个没有办法的选择方向。

 

其三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式的养殖业如何处置?

记得刚改革开放时,我国农村乡镇企业异常兴旺,家家点火,户户冒烟,但后来的结果却是不但产值没上去,污染却陡升。后来只能改建工业园区,先建好各种污水处理管道设施,再把工厂都迁到工业小区去。先污染后治理,人类的记性就是这么健忘。后来的奶牛养殖也是因为挤奶及防疫问题,只能在村庄设置奶牛养殖小区,养殖户把奶牛都放在养殖小区里饲养,既可以解决污染问题,也能够让家庭避免整日处在人畜混居的污染之中影响健康。其实短期来看,嘉兴的养殖再也不能家家点火户户养猪了,应该进行整体规则,把猪都集中到村中专门的养殖小区去,统一处理粪便、统一防疫、统一灭尸。过去政府搞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其实也应该包括死猪处理,不能再仅仅是代收代种之类。养殖数量多了,对于农户来讲,死猪处理可能就是一个大问题。记得德国巴伐利亚在中国山东一个村搞的城乡等值项目,最大的亮点就是对村庄进行功能分区,生活区、商业区、生产区都是分开的。而我国的村庄过去大多是人畜混居,生产生活混在一起,这个格局如果农户搞高密度家庭养殖基本上就无法支撑了,还是应该划功能区为佳。

 

其四打击一下就从江中冒出这么多死猪,地下死猪肉市场水究竟该有多深?

网上有一个段子,讲的是:嘉兴一名养猪户讲道:死猪都去上海以前“坐车”这次漂。养殖户讲到,直到最近两年,河道里的死猪才渐渐增多。过去死猪有人收,没人会丢到河里。死猪最后都去了上海,区别是这次是漂下去,以前是“坐车”。

这次二师兄投江事件,有一个惊人巧合,那就是大批二师兄怒投黄浦江跟之前浙江大力打击死猪肉之间惊人地呈现先后关系。一般的逻辑推理就是:抓了那些收死猪的贩子,死掉的二师兄就只好投江了。浙江嘉兴号称年出栏生猪近800万头,如果假定当地官方所宣称3%的正常死亡率,每年应该24万头,这次上海只打捞上来1万头左右,那23万头二师兄都跑到哪里去了?全国目前年生猪出栏近7亿头,如果也按这个自然死亡率来推算,2100万头死猪又都跑到哪了?目前的死猪池容量又是多少?多少跑到我们的火腿肠中、饺子里、馅餐桌上呢?相关部门是不是该给一个说法?

死猪肉交易其实并不是一两天的事了,据一位朋友讲,他老家县就有一个,每天都是在天亮之前完成交易,很隐密,但当地人都知道。如何保证死猪肉不进入市场,工作的确很难做,但缺乏打击以及地方保护应该主因。网上也经常有某某地破获的死猪交易市场,但与数量庞大的死猪比率相比,究竟破获了多少,显然还是一个大问号。

 

其五保护大都市的水源地上下游如何协同?

一个近三千万的大都市,不能仅仅在江中安几个所谓的检测点,告诉市民水是安全的就了事,还必须对上游的水源地进行保护。当然如果不想让嘉兴的农民养猪了,上海市还是该做点什么,比如花钱买安全进行点补偿。这也是世界通行的规律,不能讲浙江上游不能养猪,至少上海应该拿出些银子帮助嘉兴农民建些火化爈或者搞一些更高级的技术项目以处理如此庞大的死猪。更长远来看,如果不让嘉兴养猪了,如何该帮助嘉兴农民转业转岗?这不但是浙江嘉兴的事,也应该是上海的事。加强水源地上下游的协同很重要。

 

其六声势浩大的耳标工程为何不起作用?

过去相关部门兴师动众建的耳标工程,上马时称如果建立了这个耳标追踪管理系统,就可对动物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全程跟踪,有效降低疾病与疫情的爆发,使损失降到最低。但这次关键时刻,耳标究竟起没起作用?目前打捞上来的死猪又有多少靠耳标可以追溯到责任人?如此浩大的追溯工程估计也花了中央不少的银子,关键时刻掉链子,就如长春耗资亿元建的天网工程到关键时刻却在40小时内抓不住一个偷车贼,眼睁睁看着幼童被害。目前各种部门大工程,上马要钱时把重要性说得神乎其神,但建了后究竟在关键时刻管不管用,就没人追踪了,这是否又是另外的一个中国国情?是否应该建立第三方的巡查,不时检验一下这些工作能不能用。

 

转:

《哭师兄》二师兄啊你死好惨啊。全国人民喜迎春节,你却在温暖南方活活冻死,一死就上万遍啊;二师兄啊你死好惨啊,死了不能入土,横尸流沙河一月才被发现啊;二师兄啊你死好惨啊,死了人家还不承认籍贯,让你无法魂归故里啊;二师兄啊你死好惨啊,原来你每年都冻死。二师兄啊,你原来是职业冻死君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007-672759.html

上一篇:郑风田:华西村为何惹来那么大争议?
下一篇:郑风田:“自我剖腹”悲剧有没有解?
收藏 IP: 123.118.212.*| 热度|

7 吕喆 叶威源 张忆文 徐迎晓 徐大彬 周华 anran12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9 20: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