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风田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ft2000 三农相关政策议题

博文

郑风田:老美哪些地儿值得咱们? 精选

已有 8681 次阅读 2015-2-16 22:19 |个人分类:社会热点问题|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郑风田:老美哪些地儿值得咱们?

 

美国曾掀起一个挺奇怪的运动,那就是向中国学习。美国主流媒体《TIME》,在封面文章中总结出美国应该向中国人学习的五大方面,包括树立长远的规划等。反过来看,美国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的?算一下值得我们学习的还真不少,包括发达的高等教育,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没有人为的等级森严,城乡与地区差距很小等等。但我认为美国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应该是他们所具有的忧患意识、创新压倒一切的思想、提升竞争、善于学习等。

 

忧患意识 惶者生存

美国的许多企业家都忧了一种“忧患症”,忧患是一种饥饿的感觉

微软的总裁比尔.盖茨说,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英特尔总裁葛鲁夫说得更明白,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忧患意识在造就微软、英特尔、戴尔这样世界一流公司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比尔•盖茨有一句名言:“微软永远离破产只有18个月。”戴尔说得更恐惧:“我有的时候半夜会醒,一想起事情就害怕,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你很快就会被别人干掉,因为他如果比你更厉害,比你更害怕得睡不着觉,你就会被他干掉,所以我们有时候要自己创造危机,要创造自己的挑战,即使这个市场没有对手。”英

“惶者生存”,这位97年《时代》风云人物安迪•葛洛夫送给全人类企业家的最好的一个经营理念。这是葛洛夫一生的概括总结,也是英特尔风雨三十年的经验结晶。可惜,由于他的书被硬译为:"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误导了大多数读者,使理念的价值大为受损。其实,无论是"惶者生存",还是战略转折点,都是表明一种危机意识。葛鲁夫先生在一次专题采访中谈及这个问题是仅用了一句话:我每天生活在恐惧之中。好一句酣畅淋漓、快人快语、一针见血的评论!为什么英特尔一直执标准芯片的牛耳几十年而不倒的真谛。特尔前首席执行官葛罗夫曾以惶者生存的名言昭示了美国企业家最摄人魅力的一面。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只有忧患意识,通于挑战自己,才能够战胜对手,成为强者。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类基本生存方式。是一个产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基本精神状态。没有忧患精神,全球信息产业就不可能如此迅猛地发展;没有忧患精神,葛罗夫也不会发出“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的感慨;没有忧患精神,就不可能获得事业发展的主动权,不可能制定合理有效的战略对策,也不可能获得真正平等的竞争地位。不可能赢得高效公平的生存环境。没有忧患精神,就难以避免地神化别人,使自己轻易地认同霸权的游戏规则,成为它的附庸。使自己的力量和基本权利丧失在精神的自我矮化之中。    

 

追求创新 “要么创新,要么灭亡”

最新的一期《新闻周刊》在封面文章讲美国创新能力的下降。美国人对自己国家的创新能力一直极为敏感。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整体国家的反思。对创新的追求几乎成为美国的立国之本。不但企业追求创新,整个国家,创新已经深入到骨髓里去了。也是是不断地追求创新,才使美国在许多方面领先于世界。

无论是HP的创始人,还是仙童的后裔们,抑或英特尔的主管摩尔、格罗夫等等,都极力崇尚创新。正是美国企业家执着的创新精神,才使美国近百年来一直领导着世界发展的潮流,主宰着全球的未来。是什么促使美国商人那么玩命地和创新对着干?  一切都是创造出来,而不是被发现的。而这一切能够成为事实,也是由一小批狂热的"信徒"们义无反顾地开闯出来的。他们不但将产品创造出来,而且创造出新的信仰,并使其成为整个时代的时尚,成为整个社会的"信仰"。于是一个全新的市场成为现实,一场革命也成真实。

 这是企业家生存的最基本的定律。企业家精神中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创新。

 

老虎理论 提倡竞争   

两个人一起到森林中去,看到一只老虎,其中一个人赶紧穿跑鞋。另一个人说:"你别穿了,你跑不过老虎的。"那人说:"我只要跑过你就成了。投身商界,就是这个老虎理论的境地。如果在生意上让竞争对手抢了先,会带来众大的损失。落后者要奋起直追,那么付出的代价将大得多,而且还不一定追得上。同行中生存空间很窄,只有第一为王,其余为寇,十分残酷。因此即便大家都穿了跑鞋,还要比赛谁跑得快。因为越快,被老虎吃掉越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跑得快,让同伴(同行)成为老虎的食粮,而自己能逃出森林,机会还会没有吗?

但现在美国的竞争已经远远地超出了一般意义的竞争,竞争的成功也不再是短兵相接,竞争的规则相对来说也已经改变许多。    

“竞争压力锅”—美国的竞争是残酷的竞争。学会竞争,敢于竞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美国每年有数十万计的企业开张,也有数十万计的企业倒闭,这些基本上都是小企业。在激烈的优胜劣汰的竞争过程中,能够生存下来的小企业都有较强的生命力,并且有一小部分逐渐上升为大企业。以小小的硅谷为例,一块弹丸之地却有几千家的公司,都做信息业,竞争异常激烈。硅谷每年有几百家新的企业出现,但同时也有几百家企业破产、关闭,这就是淘汰机制,这就是市场经济的约束机制。在美国,商业网点早就饱和了,但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仓储式的。书店早就有了,可又出现“亚马逊”。但每一个公司都不是简单的“复制”,而往往在创新的基础上才能生存。竞争背后是供给与需求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的市场经济很有活力的根本原因。

企业家生存的最大武器是竞争,竞争也使许多企业家成为过眼烟云。美国人的竞争意识大概从小就得到各种各样的培养:风靡全国的各种比赛即是他们征战的市场。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纪。竞争的时代,就需要有竞争意识的人,并懂得如何竞争和如何正确对待竞争的结果,通过竞争可以最大可能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潜能,但竞争必须是合理公平的,否则不但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反而会带来许多消极影响,即使是公平合理的竞争,其结果也有成功与失败两种可能,如何看待竞争的结果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为使竞争获胜,从小都得到各式各样的技巧,这也是许多学校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

 美国的世界500强企业特别多,但每一个进入这个圈子里的企业,无一不是在竞争中发展的。它们最初都是小企业,以后之所以变大,是因为它们具有竞争力,不是一时一事的竞争力,而是持续的、比较均衡的竞争力,这种竞争力是在企业参与竞争的过程中,不断强大的。只有勇于竞争才会有发展,害怕竞争,迟早会被竞争的浪潮所淘汰。反观国内的一些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过去主要是靠政府“养”大的,所以不敢竞争。殊不知,当今的市场,世界500强就站在你的身边,难道我们能坐以待毙吗?

现代社会一切都是围绕速度,谁抓着了速度,谁也就抓着了未来。高速度、快节奏是新经济时代的特征之一,速度很自然地成为商界竞争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有速度就能及时满客户之需,有速度就能走在时代的前头,有速度就能创造出高效益。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通过竞争,“看不见的手”会引导经济实现均衡和效率。由于竞争的作用,企业不断创新,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这既降低了产品的价格,又扩大了消费者的选择范围,最终使得消费者的福利得到改善。社会的进步表现为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制度的不断变革,体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福利的改善。竞争是这一切的动力与源泉。

竞争在美国可以起一个双刃剑的作用,在市场经济起基本作用。在资源配置模型里,没有充分竞争就会出现价格扭曲导致效率低下。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一种毁灭性创新。发现新的产品就会有超额回报,这样推动经济发展。竞争和激励与约束是相互作用的。一个公司有一个好产品,但另一个公司却发明更好的,更好的就打败了好的,这样的竞争提供了极大的激励。竞争另一方面也提供约束。如果不好好干,保持现状,以为自己是老大,最终只能被淘汰市场份额。竞争是个非常强的纪律,容不得偷赖。不是赚更多钱的问题,而是落后就会被淘汰出局的问题。竞争又是一种约束。约束也可以被认为是负激励。不好好干就被人吃掉了,结果只能出局。故此,竞争就使得约束更加厉害。

美国联邦快递公司的研究员指出,在许多行业中,仅有3%到5%的时间确实地投入到实际生产工作,而其余时间都在进行所谓的市场调查、研究思路、反复试验、寻找客户以及反馈修改。这恰恰是表现了追求市场变化,以速度取胜的新经济时代的竞争规则。

速度与竞争是密切相关的。美国著名科技营销战略家里吉斯•麦肯纳把这种关联喻为“竞争压力锅”,他指出,能最快地把有生命力的产品推向市场的公司存活的几率最大。有一种管理模式认为,这种压力锅式的环境等同于生态系统,竞争的压力就如同达尔文主义的命令,迫使公司以更快的步伐进化。

麦肯锡咨询公司的咨询合伙人约翰•黑格尔三世说:“以前,你会先制定详细的经营计划或蓝图,现在则不再需要考虑战略,只要确定一套指导行动的基本规则,然后迅速付诸实施,将不会产生巨大成功的规则淘汰掉。”这一过程就是预备、射击、瞄准!而不是预备、瞄准、射击!

 

善于学习 向强者学习

话又说过来了,美国这个民族之所以多年来一直雄居世界第一,最可怕之处就是善于学习。记得上世纪60-70年代,日本制造打造欧美制造,雄居天下。美国人并没有自YUANYI,而是掀起了一场向日本人学习的运动,大量的美国专家学者与平民百姓跑到日本去,回来后大批的向日本学习、总结日本经验的在书店汗牛充栋。包括日本人的团队精神、产品质量改进方法等。而后日本由于泡沫爆破,陷入衰落的十年而不能自拔的时候,美国凭着IT技术、生物技术又重新

 

尊崇企业家、遵崇创业

“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主角在中国已经变换了好几代,50年代最可爱的人是解放军,60年代最可爱的人是工人,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大学生,90年代最可爱的人是大款,而2000年最可爱的人却变成了数字英雄。

把“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位置变换到美国,谁又是主角呢?美国人好象没有我国国家理想观念转变这么大,从美利坚合众国建立的那一天起,最有钱的人应该一直也是最可爱的人。谁最有钱呢当然是手掌造钱机器的企业家。企业家在美利坚的土地上红旗不到200多年,最核心的一点可能是企业家一直都是美国梦的象征。

美国哈佛大学的西尔弗教授在在80年代时给整个美国企业家阶层冠戴了一个新帽子““一个庄重而美好的称号:‘新美国英雄’”。他在《企业家--美国人的英雄》中热切地写道:“美国是一个崇拜英雄的民族,从前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是华盛顿、林肯、惠特曼、马克·吐温这样伟大的政治家和艺术家,现在虽然这些人物仍然作为偶像留存于人们的记忆中,但更真切、更热烈的崇拜却早已转移到更真实的英雄人物——企业家身上。……企业家已成为美国社会新的英雄偶像”。

美国企业咨询专家托马斯·彼德斯在1982年写了一本《追求卓越--美国杰出企业成功的秘诀》,仅在美国就销售了2千多万本,书中的这些企业家英雄也在美国成为家誉户晓的知名人物。雀巢咖啡公司总裁所言:“无论现在还是未来,都需要有胆识、有适应力、有创造力和实干精神的企业家。”在美国,对企业家的崇拜尤其如此。

美国历史学家小桑德伯格,英国文学家伯林和我国著名的陈寅烙教授都对现代历史巨人做过研究,并都以“伟大的英雄人物”相称,他们所作出的“伟大”的定义中,有一个核心内容大同小异,即这些人都解决了一个影响民众的重大问题,如果没有他或她的直接参与,这个问题可能至今尚未解决。美国的企业家又解决了什么问题了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在全球富人排行榜上已停了太久的一个人物,一个让美国人惊心动魄而又令人朝圣的名子:比尔·盖茨。

比尔大二时退学搞起了一个小软件MSDOS,就是这个MSDOS在过去数年里,奠定了个人电脑工业的坚实的基础,其销售量是其他所有软件产品销售总和的10倍。“制订行业标准”一直是这位数字英雄的口头禅。从BASIC语言到MSDOS操作系统,再到Microsoft办公系列软件(Wod  Exce1 Powerpoint,……),直至到WINDOWS95WINDOWS2000,比尔·盖茨已成为不信奉上帝的电脑工业界的福音,比尔的WINDOWS安装在90%以上的个人电脑上,无论在美利坚还是西伯利亚,个人电脑上永远都是比尔的WINDOWS在哪里闪烁。比尔在电脑业是一位令人敬畏的巨人,这位全世界最大的软件王国的灵魂人物,一个才华横溢的技术统治者,一个冷酷的、专制的——甚至有人说是乖僻的商人,一个以令人瞠目的增长速度成为拥有400亿美元的世界上最富有的人物。

比尔·盖茨以美国式的欲望企图主宰世界甚至整个宇宙,在此之前,他已经通过杰出的智慧、无情的管理方式和艰苦的奋斗,几乎控制了信息技术领域中的方方面面,在信息时代实现了亿万富翁的美国梦。比尔·盖茨的魄力,人才、远见以及企业家精神,领导了一个非凡群体,创造了美国商业史上一个伟大的成功故事。比尔·盖茨已成为最受美国人仰慕的当代英雄,并成为全世界广为宣传的英雄人物,盖茨不仅是属于美国的,更是属于全世界的。他所颂导的软件事业,大大推进厂信息革命的步伐,使人类朝着更理想的,更有效率和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对于广大市民公众而言,比尔·盖茨是一个神话,但作为美同企业家群体的一员,盖茨只是秉承了这个英雄群体的精神本质,并使之更大限度地发挥了效能,但他的确成了当代企业家的一面旗帜,成了当代经济英雄特质得以淋漓渲泄的载体,我们在敬仰这个伟大的人物时,应该由此折射出企业家这英雄群体给我们的经济繁荣和生活进步所做出的贡献。

 

人是最重要的

 天才与废物-美国企业家的人才观

每个英雄都以其不可磨灭的个性散发着迷人的魅力。英雄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成功地解决了一个影响民众的重大问题.

天才和废物有时只有一步之遥 .如何造就一批批的天才,是最神奇的事.

摩托罗拉前总裁曾说:我们最大的责任就是保证具有才能的高层领导人的连续性。我们总是尽心尽力,挑选出一些久经考验的候补人,并实施最有效地培训计划。

那个以“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而知名的葛洛夫,贵为大名鼎鼎的英特尔总裁,虽然年老体衰,但他每天早晨却必须早点起床,为了是占公司门口的那个停车位,这样可以少走一点儿路进办公室。他认为,有钱有地位与他占停车位无关,人都应该是平等的,都一样是有价值的,尽管现在可能经验多少不同。一点小事可以折射出对人的观念的极大的不同。国内哪个老板能够做到这一点,哪个老板没有自己的停车位和司机?

人是最重要的

办公司就是办人

微软的用人之道

英特尔:聪明人吸引聪明人

如何铸就斯巴达克方阵

 “天才只是一粒种子,心血才是土壤”

 办公司就是办人

“黄金系千,不如一贤”,对人的重要性,一般人都知道,但我们的企业家是把它写在墙上,而美国的企业家们却把它刻在骨子里。

不论对于哪一个公司来说,人始终是最重要的,只有公司里的人才紊质提高了,公司的发展才大有前途。任何一个有成就的公司企业,其领导无不重视对部属员工的教育培训。员工素质的提高必须跟得上公司的发展进度,如果一个公司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在不断提高,而公司的员工观念依然和以前,一样,知识水平,技术技能也无所更新,那他们必然会落后于形势的发展,公司所取得的成绩也终因没有素质相匹的员工来协力巩固从而迅速消失。

员工的进步会带来公司的发展,而公司的发展更需要员工的进步,不失时机地对员工进行再教育,培训、深造,不要舍不得花钱,总有一天能得到更高额的回报,  

 

如何根据员工的需要,创造这些需求,从而激起员工的极大的工作热情,是一个企业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过去人们的观念里认为美国企业职工滚动率高,职工不大关心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上下级关系缺乏良好的沟通;等级观念森严,少数人进行决策;企业对管理人员有重使用而不重培养的倾向等。然而,那些早已经是老黄历了,在被日本在六十年代痛击之后,美国的企业在人的观念上开始的“日本化”的大变革,"以人为本"“团队观念”已成为压倒性的管理理念,从而使美国的企业重新夺回失去的霸主地位。

微软的用人之道

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伟大公司,微软当然有一套自己详尽的用人准则。

寻找最出色的人

微软公司在招才纳贤时,把寻找最优秀的人才奉为"圣经"微软公司负责招聘工作的戴维•普时查得先生说:微软在吸纳人才方面的目标是,"寻找比我们更为出色的人"

想进微软工作的人实在太多,但微软却还在哀叹没有人才。事情就是这样让人捉摸不透。进入微软公司的每一个人都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微软也因此"封杀" 不知多少人才。因为微软录进每一个新的员工,都要在其层层筛选中过关,而且要表现优秀,对于一般的人才来说,是难以达到的。但微软认为,要做世界上最优秀的公司,就要录进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具体地说,微软给这种人的两个最基本要求是:

创造性:这是微软的选人首要条件,对一家信息产业公司来说,缺乏创造性,甚至哪怕是跟不上产业发展变化都是企业衰亡的先兆。

适应性:这是微软根据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要求提出来的,信息社会对人的学习能力提出空前的高要求,对信息的搜集、整理、应用、淘汰、再搜集构成了人的发展过程中最有效的循环,这种高速的更新相应地要求人的高度适应性。

不间断的培训

微软对员工进行不断的终身培训,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培训方案。培训分为两方面:课堂培训和工作培训。课堂培训的内容很广泛,除技术培训,还有客户服务培训、礼仪培训、电话技巧培训、英语口语培训等。

团队精神

微软提倡个性化的工作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每年两次出游,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这也在员工心中形成很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每年有半休假半培训度假安排,借休假之际进行培训,既充分利用休假时间,又培养了员工团队精神。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骄傲,而且都在不断激发员工的自豪感,让每个员工认为自己所从事的是一项很伟大的工作,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提供最好的办公条件

微软给员工提供最好的办公条件,他们认为,要让员工发挥最大的热情,就要给员工发挥热情的物质基础,这样才能出效率,才能保持微软员工和微软公司的世界第一的地位。微软公司内部有最好的视听设备,有健身房,休息室、浴室。

 充分信任员工

微软的普通程序员都能接触到源代码,这确实不容易。因为源代码就是微软的财富,是微软的商业机密。一旦人才流失,将源代码泄露出去,对微软的打击将是致命的。但微软认为,他招进来的员工,都是最优秀的员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微软始终在同行业中处于有利领先的地位。正是因为微软充分信任员工,员工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微软的人才流失率非常的低,微软才敢于将公司的源代码交给每一个需要使用它的员工。让每一个员工发挥更大的效率。

 

郑风田的微信公众号zhengfengtian

郑风田的微信号zft200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007-868532.html

上一篇:郑风田:如何帮三千万“剩男”找出路?
下一篇:郑风田:日本将军肚为何没中国大?
收藏 IP: 124.126.211.*| 热度|

22 刘兵兵 麻庭光 田云川 李红莉 黄永义 武夷山 王苗 李健 杨远帆 郑新奇 张能立 褚昭明 王勇 shenlu biofans lcy371463420 HLpope zjzhaokeqin Wanmingfu tuner LongLeeLu cly8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1: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